關於綠色生活的高考作文

  所謂綠色生活,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寫關於綠色生活的高考作文怎樣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每每煩躁不安時,低頭不語,我就能想起那座橋,那橋下的流水,那流水裡融進的我兒時的歡笑……

  初春,正所謂乍暖還寒時候,我們便會溜出家門,不理會屋後未化的雪與缸裡飄著的塊塊冰碴子,我們眼裡,只有破凍的潺潺流水與水面上不怕冷的野鴨子。嬉笑著,追逐著,瘋玩在河邊油油的麥田裡。有時,牽著心愛的風箏與那頑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會功課的煩惱,更不曾因全球變暖而擔憂,心裡只漾著笑,如同河面只漾著野鴨子的叫聲那般。

  待春暖花開已成了夜裡的夢,我們幾個孩子便相伴漫步在河岸,希望看到有人下河游泳。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來了。我們從不拘泥於日曆表的規定。直到夏天真的走近,卻仍未見有人下河時,我們捺不住了,相約脫了衣服,喊著一、二、三,跳,可嘴裡喊著,身子卻往後縮。誰縮得厲害就把誰扔下河裡,那進去的扎一個猛子,再探出頭來,不冷,不冷!又在不經意間抓把泥巴扔在另幾個人身上。無奈,只好咬著牙,學就義的烈士那般,奮勇地鑽進水裡,進了水,才發現河水真的已經暖了。

  我們在水裡笑了一茬又一茬,水流了一撥又一撥,於是,夏天的暖就被流走了,隨水飄來的是清涼的秋。秋天的河儼然成了亭亭少女,端莊,嫻靜,偶爾被空中的青鳥親吻一下,便羞得滿臉紅暈。可是,她卻不會拒絕與我們這群孩子親密接觸,我們也會做些有詩意的事。撐一枝長蒿,向蘆葦更深處漫溯;拎一窩鴨蛋,舉著鴨蛋放歌直到夕陽用餘輝與河水吻別,我們才依依不捨上了岸,摸摸口袋,卻發現鴨蛋已丟,只剩個破洞,懊悔不已,便想著回家補口袋,可蹦著蹦著就忘了。於是,漏掉的就不只鴨蛋,還有整個秋天。

  漏掉了秋,就真的只剩冬了。凜冽的北風狂妄地叫著,企圖把我們困在屋裡。可我們不怕,我們衝出家門,依然奔向河岸,又跑到冰上飛來飛去,別提有多快活了。只是嚇得大人在岸上大叫,卻又不敢下去抓,不知是冰太薄還是他們的心太厚

  是的,我的小河和幼時的我,有段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滿是歡笑,還有無盡的綠色。可現在呢?只剩下回憶了,橋還是那座橋,河水卻變成了黑色,麥田被改成了磚廠,偶爾還能見到野鴨子,卻是漂在水上的屍體

  綠色生活,如今只能回憶了。誰能告訴我,我該去哪兒尋找?

  範文二

  燕草如“碧”絲,春風又“綠”江南岸,映階“碧”草自春色,春來江水“綠”如藍……在這些千古流傳的詩句中總隱隱約約的點綴了一個字――綠。綠字似乎帶著一股旋律飄進春,伴著一縷縷清香,然而卻虛無縹緲,這就是綠的原汁。

  在我兒時的童話故事幻想中,“綠色生活”是――在一片茂密的樹木叢中,綠影婆娑,芳草菲菲,在灌木叢中有一個簡陋的小木屋,木屋似貪婪的吸取著綠的原汁,它被綠所包圍,它被綠所填充,處處瀰漫著綠的清香。這令人賞心悅目的綠佔據了我幼小的幻想,這生機勃勃的綠融入了我天真的夢想。大自然給予人類最美好的點綴莫過於“綠”了!可是畢竟“流水落花春也去”,幻想終究是兒時天真的表現,終不是現實,抬起頭來,天依然泛著嫋嫋青煙,水依然湧動著層層泥沙,地依然顯示著處處斷痕……現代化的科技使我們的城市變化很大,在巨集偉壯觀的小區規模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綠的身影,可是你是否在賞綠的過程中感受到它旋律的清香?畢竟這些都是人工化的規模設計,終是沒有大自然中的好,細細體會近些年的變化,綠色似已經初步涉及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這是綠色生活嗎?我不以為然,以下是近些年的城市變化的代價:

  1.姓名:長江

  症狀:曾經年產量高達160萬公斤的鰣魚如今已難在長江流域覓見蹤跡,全江已基本捕不到鰣魚。

  病因:由於長江水體汙染日趨嚴重,捕撈強度過大等原因,長江鰣魚資源嚴重衰退,趨於滅絕。

  2。姓名:黃河

  症狀:水量顯著減少,導致下游河道的萎縮。

  病因:氣候整體轉暖和生態持續惡化。

  這些聳人聽聞的訊息,不由得使我質問:我們的“綠色生活”呢?真的,我們是否應該去深深反思一下,我們換來的經濟發展,初步涉及的綠色生活家園的代價是我們人類的生存基礎!

  還是回到我兒時的幻想中較好,藍瑩瑩的天,綠瑩瑩的水,一切都散發著一種清香,我珍惜這一切的綠,欣賞著這一切的綠,真的它們都是使人能淨化靈魂的氣息,純潔無瑕,讓人在其中進化,這是夢,不過更準確的說這是未來的景象,因為我相信夢定會“夢想成真”!

  綠色的大手扼制了刀斧的匆忙旺盛的生命,馴服了山洪的肆掠,綠色的世界裡迴盪著歡快的笑聲構建著文明社會的家園綠色的天地中跳躍著青春洋溢的身影……讓我們一起惜綠賞綠!

  範文三

  地球,這個美麗的家園。作為這個家園的主人,就應該好好保護它。現在城市倡導低碳生活,只要不浪費地球的資源,學會保護環境就能讓城市變得更綠色,變得更美麗!有想法就該有行動,於是,我的家庭開始了一段低碳生活。

  清晨,媽媽準備去超市買菜。我見她兩手空空的樣子,才瞭解到母親去買東西都是用塑料袋的。我急忙對她說:“少用一個塑料袋,就能減排二氧化碳0.1克啊!多使用環保袋,也能做到環保啊!”媽媽點點頭說:“寶貝,你長大了!看來我也應該少用塑料袋了。”在超市裡,媽媽只買了少許的生活用品,我立刻說:“購物太少不太好,儘可能地一次性購足,就少了幾次購物,也就省了車油。真是省時又省力啊!”從此,我家節約了不少。

  夏日炎炎,太陽似乎要把大地烤熟。因此,怕熱的爸爸只好把空調調的低低的,甚至到了20度以下。我看在眼裡,只好對爸爸說:“爸爸,你這樣會產生許多二氧化碳啊!夏季空調調高1℃,平均每臺每天可以減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了。爸爸聽了,拍了拍我的頭說:“女兒,你懂得去保護環境了。你說的對,我聽你的。”說完,就把空調調高了。我也會心地笑了。

  養花是媽媽的愛好。家裡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裡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眼,真是一舉兩得啊!

  事實上,每一個普通公民在舉手投足之間就可盡享“低碳生活”。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環保網站“網際網路森林”的首頁上列出的平易近人的幾件減排案例就生動有趣:5層以下,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每次平均可減排二氧化碳600克;選擇應季蔬菜水果,每千克減排二氧化碳400克;一棵樹,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這些告訴我們,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裝修中少用裝飾燈、選用節能燈管,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同學們,朋友們,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

  指導老師:蘇巧娟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