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通縱向議論文

  人活在世上,不是要墨守陳規、渾渾噩噩度日,而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變通能力,靈活處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倘若一堆石子壓在你的身上,你會做何選擇?是用盡蠻力抵抗,還是自暴自棄,忍受其重,或者,像小草一樣選擇彎曲,選擇變通,選擇示弱,鑄就別樣成功?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像小草一樣,學習它的彎曲,變通,示弱,最終成功。小草的選擇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大智,一種走向成功必然之路。

  選擇彎曲,越王勾踐重拾帝國之夢。

  臥薪嚐膽二十幾年,他選擇了彎曲;忍辱負重二十幾載,他選擇了彎曲;山河破碎又二十幾春,他仍舊選擇了彎曲。這不是他膽怯,不是他懦弱,而是他實現復國之夢的必然選擇。二十幾年的寄人籬下讓他備受折磨,可他堅持自己的選擇,最終完成了復國大業。勾踐是英勇的,有謀略的,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明智的。試想,如果越王勾踐選擇奮起抵抗,那麼,歷史也許只會留給他一個亡國之君的稱號罷了。

  是選擇彎曲,鑄就了勾踐的成功。

  選擇變通,楊振寧奪得物理獎桂冠。

  他對化學情有獨鍾,曾在大學實驗室裡瘋狂研究。每次實驗室裡發出爆鳴聲,大家都會笑著說:準時楊振寧在做實驗呢。在教授的勸導下,他選擇了變通,轉而從事物理研究,最終取得豐碩成果,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假如沒有當初的放棄,假如他當時沒有選擇變通,那麼諾貝爾物理學獎又不知花落誰家了。

  是選擇變通,鑄就了楊振寧的成功。

  選擇示弱,李宇春展示別樣風采。

  在眾多歌星躋身演藝事業時,她選擇了示弱,避開演藝圈,堅持唱歌;在眾多藝人包裝自己時,她選擇了示弱,堅持一身隨意的中性裝扮。她選擇示弱並不是選擇逃避與放棄,而是選擇了一種與世無爭的處世之態,這種處世之態塑造了她獨特的個性,使她在歌唱的舞臺上熠熠生輝。

  是選擇示弱,鑄就了李宇春的成功。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這個時代,很多人選擇奮進,選擇一往無前,選擇迎難而上,這無可厚非。但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保持一種低姿態,改變一種思維模式,或許能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因此,選擇彎曲,選擇變通,選擇示弱,給自己一些別樣的選擇,鑄就別樣的成功。

  篇2

  人活在世上,不是要墨守陳規、渾渾噩噩度日,而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變通能力,靈活處世。

  司湯達曾言:“一個真正的天才,絕不遵循常人的思想途徑。”公元前233年冬天,亞歷山大大帝進軍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遇到了著名的戈迪亞斯繩結。據說誰能解開它,誰就能成為亞細亞之王,可是幾百年來許多武士與王子都未能破解。當亞歷山大面對這個神祕之結時,他思考片刻,拔出劍將結劈成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年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被輕易解開了。看來,一些事情看似複雜,只需適當變通,就能解決。

  世界五彩斑斕,年年均有四季交替,月月盡有花開花落。繽紛的世界一直處在變化之中,它不會給循規蹈矩的人留下退路,只有知曉事理、善於變通的人才能於其中求得發展。

  馬雲藉助網際網路在中國首創網上商城,開創了屬於他的商業帝國。上個世紀的中國與外界的開放水平遠遠不及如今,當馬雲登臨美國大陸時他才第一次接觸到網際網路,於是他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在網際網路方面的不足。當他返回中國時,建立了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轉變思路,尋找網際網路在中的發展機遇,巧妙地將資訊科技和商業貿易整合起來,劍指大多數人遵循傳統的商業模式,馬雲的成功之路是艱難的。然而,他憑藉著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變通能創造的電子商務的神話,成為中國首富。

  變通,可謂先變後通,變才能通,改變常規做法,打破常規思維。當鑽石這一物品未在歐洲盛行時,沒有誰會意識到一個用來切玻璃的石頭會變成價值連城的珠寶,奧本海默家族便早早嗅到了其中的商業氣味,他們藉助戴比爾斯公司對市場的壟斷,採用攻心戰術,把鑽石與愛情捆綁,在消費觀念中植入“鑽石恆永遠,一顆永相傳”的概念,世人由此便對鑽石趨之若鶩,奧本海默家族也因此牟取了巨利。

  知變通,方能靈活處世,識世間永珍,贏得最後的成功。

  篇3

  穿梭於塵世間,我們需要堅守住一片理想的天空,去維持著它的清澈與開闊。然而,我們又終究逃離不開腳下的土地,一塊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收穫互系的土地。

  我們既要在世間做事,又要穿行、擁有天空。我們既要在複雜多變的事物面前擁有一種變通、智慧的能力,我們還要在誘惑、挫折、不公面前堅守住內心的理想、信仰與真性情。

  劉墉先生曾這樣描述過他的理想人生:“需要有一雙很冷的眼,一顆很熱的心和一雙很勤的手。”有人是用冷眼去面對黑暗現實或是不公待遇的,就像魯迅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他的“冷對”並非面對惡勢力的妥協與膽怯,他的“冷對”是一種變通,是為了那張“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信條的更好堅守。

  可見堅守與變通並非對立或者排斥的。一味堅守而不知變通,便會四處碰壁,難於前行;於是才有了韓信胯下受辱,才有了勾踐臥薪嚐膽。其實,當他們“變通”地接受現實的時候,並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內心的堅守,他們只是換了種方式,為堅守默默積蓄力量。

  我們個人需要堅守讓我們的人生有所追求,有所信仰,又需要變通為我們的堅守鋪平道路。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又何嘗不是呢?

  曾經的我們,高呼著“抵制日貨”這樣“振聾發聵”的口號,我們滿以為這樣便可以堅守住對正義的支援,對祖國的熱愛。於是我們拒絕有關日本的資訊,排斥日本的產品。漸漸地我們對日本這個迅速崛起的國家越來越缺乏瞭解。終於,中央電視臺《巖鬆看日本》劇組喊著“在愛恨之前,先去了解”的口號來到日本,對日本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當我們瞭解到日本報紙每天都會用三四個版面的篇幅報道中國動向的時候,我們猛地意識到我們是否應該用另一種方式去堅守?我們是否能夠不再盲目激進地去一味排斥,而是變通一下,換一種方式,就像白巖鬆所說“就算日本只剩下一個優點,我們也要把它學來”。一個大國只有有了這樣的心態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更好的發展自己,為日後中國的再次崛起與騰飛堅守著。

  擁有堅守和變通,我們不僅能做社會道德下的磊落君子,更能做個人心靈下的快樂生命;擁有堅守和變通,我們的國家不僅能夠煥發出強烈的民族凝聚力,更能承擔起新時期民族振興的偉大使命。

  讓我們從大地出發,讓執著與夢想飛揚在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