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最新心得體會5篇_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有感5篇

  他,是中科院原資深院士,曾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副主任。他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帶領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他就是“時代楷模”盧永根,永葆初心、矢志奮鬥的布衣院士!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時代楷模盧永根的學習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更多時代楷模盧永根學習心得內容推薦***點選進入↓↓***

向時代楷模盧永根學習最新心得體會範文5篇

2019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精選

2019時代楷模盧永根最新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時代楷模盧永根最新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範文5篇

最新時代楷模盧永根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範文精選

2019時代楷模釋出廳盧永根觀後感心得5篇

時代楷模釋出廳盧永根觀後感學習心得大全

  2019時代楷模盧永根事蹟學習

  “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做最後的貢獻。”因患重病,87歲的中科院院士盧永根感覺自己時日無多,在與自己夫人徐雪賓商量後,決定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無償捐獻給教育事業。

  盧永根祖籍廣東花都,1930年生於香港,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受派遣回到廣州。從此,他在教育領域開始了一輩子的堅守。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放棄安逸的生活回到內地呢?盧永根的回答簡單而真摯,“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我要為祖國復興效力。”正是帶著這份愛國的赤子之心,盧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僅為科研奉獻了一切,也為廣大學子點燃了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這份真摯的愛國熱情不僅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盧永根,用堅定的愛國信念來武裝自己。從年輕時放棄安逸生活回到內地,到後來在教育領域的一輩子堅守,這其中始終支撐盧永根的便是他堅定的愛國信念。盧永根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

  學習盧永根,用嚴謹的工作作風來塑造自己。“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這是盧永根經常用來自勉的四個“一點”。而“先黨員,後校長”則是他的口頭禪,他認為當好校長的前提是先當好一名黨員。在工作上,盧永根對人對己都十分嚴格,不搞一點特殊,即使到後來身患重病,也依然堅持不搞特殊化。

  學習盧永根,用樸實的生活態度來修飾自己。盧永根夫婦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而盧永根自己的生活非常樸實,有人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他的家,從中可見其生活簡樸。破舊的家,簡單的飯,一點一滴都昭顯著這位老人骨子裡的淳樸。

  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就是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學習,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坦蕩胸懷,我們要向這位中華民族的楷模學習,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

  2019時代楷模盧永根事蹟心得

  感動中國中,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裡,說的便是盧永根教授。

  2017年3月,盧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攙扶下來到銀行,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盧永根夫婦一共捐出8809446元,這是他們畢生的積蓄,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盧永根沒有將財產留給唯一的女兒,他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盧永根的祕書趙杏娟說:“錢都是老兩口一點一點省下來的,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錢。”盧永根院士已經87歲高齡,而這也不是他心血來潮的決定。

  在水稻遺傳研究領域,他提出的水稻“特異親和基因”新學術觀點,對水稻育種實踐產出了重要作用。在1949年,他從香港來到了嶺南大學農學院,並從此紮根廣州,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的家國情懷影響了很多人,很多年輕人也正是在盧永根的感召下,學成歸國,這種愛國精神將持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盧永根院士的一生中,一直堅定為國奉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每一名《感動中國》的觀眾,點燃了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踐行初心的生動示範。

  2019時代楷模盧永根事蹟體會

  2017年3月21日,華南農業大學盧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賓教授鄭重地在捐贈協議上籤下名字,兩人共捐贈畢生積蓄合計880萬餘元給華南農業大學,成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

  這是華農校史上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當時盧永根已生病住院,為此次捐贈,特意從醫院來到銀行。僅在其中一家銀行,轉賬業務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徐雪賓教授回憶夫妻二人商量捐款的經過:盧永根身患重病住院,徐教授聊天時問起身後對存款如何處置,盧永根只說了一個字“捐”;徐雪賓心領神會,馬上回答:“好!”——兩個字的簡單交流,畢生積蓄處置完畢,夫婦倆偉大的精神和人格充盈其間。

  捐贈時的慷慨與老兩口平時生活的節儉恰成鮮明對照。

  “很多人不知道,在盧老慷慨捐贈的背後是近乎苛刻的節約。”盧永根的學生、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劉桂富說,盧永根夫婦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傢俱,幾乎沒有值錢的電器,還在用老式收音機、檯燈。在他們家房子裡,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傢俱,鐵架子床鏽跡斑斑,掛蚊帳用的是竹竿,幾張椅子,用鐵絲綁了又綁,這些簡易的家當,已經陪伴他們半個多世紀了。“不捨得扔,這些東西沒有用爛,還能用,物還沒有盡其用。我認為生活過得好,不是單純地追求所謂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種比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萬事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盧永根說。

  在入院治療前,年過八旬的盧永根夫婦家裡沒有全職保姆,都是自己打飯或做飯。盧永根幾乎每天都到辦公室,忙碌地回覆郵件,拿起放大鏡讀書、看論文。一到中午,他就拎著一個鐵飯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園飯堂,和學生一起排隊,打上兩份飯。每份飯有一個葷菜、一個素菜和二兩飯。在飯堂吃完,盧永根再將剩下的一份飯帶回家給老伴徐雪賓。

  對祖國深沉的愛,貫穿盧永根的一生。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他曾三次到國外探親和訪學,在異國豐厚的物質生活面前,他選擇學成歸國。

  改革開放後,盧永根到美國探望病重的母親,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留學。在美期間,美國的親人竭力說服他留下來,但被他堅決地拒絕了。眾人百思不得其解,詢問他不選擇國外優越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的原因,盧永根堅定地說,“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他曾公開發表文章說,“真正愛國的青年科學家都應紮根祖國。外國實驗室再先進,也不過是替人家幹活。”

  盧永根的導師丁穎教授被譽為“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之父”,1955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而盧永根的學生劉耀光也在2017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一門三院士”,傳為佳話。

  從1983年開始,盧永根擔任了13年華農校長。藉助國外學習的知識和經驗,盧永根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推動了華農的跨越式發展。

  對即將出國深造的每一位教師,盧校長都要與他促膝談心,勉勵他們早日學成歸國。“學成報國,學成歸國,這是最根本的”。

  追憶

  他的房間裡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傢俱

  “很多人不知道,在盧老慷慨捐贈的背後是近乎苛刻的節約。”盧永根的學生、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劉桂富說,盧永根夫婦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傢俱,幾乎沒有值錢的電器,還在用老式收音機、檯燈。在他們家房子裡,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傢俱,鐵架子床鏽跡斑斑,掛蚊帳用的是竹竿,幾張椅子,用鐵絲綁了又綁,這些簡易的家當,已經陪伴他們半個多世紀了。

  盧永根院士夫人徐雪賓教授昨日表示:感謝黨七十多年的教育,使盧永根院士從一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把一切獻給黨的共產主義戰士。使他永遠活在他的親人學生和朋友的心中。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詢問他不選擇國外優越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的原因,盧永根堅定地說,“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他曾公開發表文章說,“真正愛國的青年科學家都應紮根祖國。外國實驗室再先進,也不過是替人家幹活。”

更多內容請點選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