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

  我知道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朝,至南北朝時期已相當精熟,然而真正繁盛是在清朝中期以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欣賞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1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2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3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4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5

  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1

  剪紙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剪紙。

  剪紙不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還體現了他們的心靈手巧,剪紙到現在已經是一門民間藝術了。

  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副剪紙:一位姑娘二十來歲,眉清目秀,身材苗條。穿著一身豔麗的蒙古服裝,上面的花紋很精緻。那位姑娘脖子上有一串銀光閃閃的項鍊,手上戴著一對金手鐲,腰間圍著幾條彩色絲綢,頭上還頂了三隻瓷碗。

  看著看著,我的心似乎飛到了那個地方……

  我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那裡的村民告訴我,這個美若天仙的女孩叫金飛,她是一個善良可愛的人,她的舞藝高超,在村裡是一個鼎鼎有名的“舞蹈家”,她還經常幫助貧困人家,不求回報。

  這次演出會,是她為了幫助5個失學兒童特地舉行的。

  金飛遇到這五個孩子的時候,他們蓬頭垢面,衣衫不整,身上還不時發出一陣陣惡臭味。而金飛沒有多想,不顧家人反對,堅持將他們帶回自己乾乾淨淨的住所,給他們燒水,洗澡……過了一會,展現在金飛面前的是五個同樣純真孩子。

  當金飛得知這五個年幼的孩子失學後,立即找道具,說要開義務演出會,幫這五個純真的孩子湊齊學費,供他們上學。家人極力反對,可金飛不管,她覺得這五個孩子太可憐了,她一定要幫他們!因為她有這個能力!

  義務演出會受到村民的支援,演出會開了不到半小時,捐款箱就裝滿了,五個孩子的學費也湊齊了。

  我突然醒了,這原來是一場夢啊。但金飛那助人為樂的品質依然在我的腦海裡閃現著。

  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2

  中國茶文化

  中國人有“關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相傳神龍氏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普照的某一天,帶著妻子兒女去爬山,突然覺得口渴,就在那時侯,忽然有一片樹葉飄至眼前,撿起來一看,用手一揉,覺得汁液潤滑,用舌頭一舔,苦澀的不得了,神龍氏就憑著豐富的經驗。知道這是一種能止渴,提神的藥,當然大家聽聽就把它當成一個神話故事,用不著去考證它的真實性。但是也因為如此“茶”漸漸被大家所熟知,許多人便一再改良,而有我們今天所嘗的茶滋味。所以說,茶能有現今的風味是一代代努力的結果。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我國第一位著《茶經》而將茶藝巨集揚光大的人,是唐朝的陸羽,後來經營茶藝的人,都供奉他為“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