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養護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愛車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出一些小問題,這都是我們平時不注意一些小細節導致的。那麼在養護汽車的時候有哪些細節需要我們注意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汽車養護需要注意的細節

  1、定期檢查制動液高度

  出現的狀況:若制動液液量不足會使空氣進入,制動會變得不靈敏。因此,最好每月定期檢查制動液液麵高度,注意制動液液麵是否出現明顯下降,品質是否變差,如果是就應及時新增或更換。

  解決辦法:制動液的收納罐為半透明樹脂制,罐子如果髒汙只需用布擦拭,就可以進行簡單的目視檢查。制動液應達到收納罐的基準線,若制動液比前一次檢查大量減少時,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發生漏液。同時,手動擋車裝有離合器,這也需要注意其液量,如果液量減少而進入空氣,就不能有效制動。

  2、每一萬公里檢查一次制動液

  出現狀況:制動蹄片和制動碟是有使用壽命的,當它們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更換。一般在城市行車中,制動碟的壽命大約是50000公里,制動蹄片的壽命在30000公里左右,但是具體情況還要看車主的操作情況。

  解決辦法:制動蹄片最好是每10000公里檢查一次。制動液一般是每行駛50000公里就應更換一次,若長期在潮溼地區行駛,換油週期要適當縮短。

  3、異常情況仔細查

  出現狀況:在車輛拖底時很有可能會碰到制動液管;制動時汽車明顯向左或向右跑偏;將制動踏板踩到底,但制動效果不明顯,並且連續踩制動踏板效果也無改善。

  解決辦法:車輛拖底後踩幾腳制動,下車檢查一下油管有沒有變形或者漏油;汽車跑偏是前輪制動不同步所致,極易因制動搶左而發生事故,特別是在高速行駛時,必須馬上到修理廠進行制動調校;制動效果很弱有可能是因為制動系統內混有了氣體,需要到專業的維修站修理;如出現踏板過軟、行程過長等問題,也要注意到維修點進行檢查。

  此外,長途行車後,應該對制動系統進行仔細檢查,檢查制動管路是否有磕碰、損傷和洩漏情況,因為車輛在高速行駛時,飛濺起的石子打到底盤的制動液管上,會導致制動液洩漏或制動失靈,如制動液管被磕扁後還會導致單個車輪制動失靈。

  錯誤的汽車養護方法

  一、圓圈方式打蠟

  效果差很多人給車身打蠟都習慣性地以圓圈方式進行,這是不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打蠟方式是以直線方式,橫豎線交替進行,再按雨水流動的方向上最後一道,這樣才能達到減少車漆表面產生同心圓狀光環的效果。

  二、機油太多

  出故障當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不足時,軸承與軸頸等摩擦會因機油的量少二潤滑不良,加劇磨損程度,甚至引發燒瓦軸事故。但是,如果機油太多,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桿大端會產生劇烈的攪動,不僅增加了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而且還會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排機油故障。因此,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應控制在機油尺上、下刻線之間為好。

  三、螺栓過緊

  永久變形汽車上用螺栓、螺母連線的緊韌體很多,應保證其有足夠的預緊力,但也不能擰得過緊,一方面將使連線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另一方面將使螺栓產生拉伸永久變形,預緊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斷現象。

  四、風扇皮帶太緊

  軸承負荷大夏季氣溫過高,有的司機認為提高風扇皮帶的緊度,造成風扇皮帶過緊,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風扇皮帶應該保持鬆緊適當,因為過緊會使軸承負荷過大,磨損加劇,功率消耗增加,同時也會使水泵軸彎曲,皮帶拉長變形,壽命縮短。

  五、新蓄電池不充電

  縮短壽命蓄電池的首次充電稱為初次充電,初次充電對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有極大的影響。若不充電,即加“水”直接使用,蓄電池的容量不高,壽命將縮短;若直接充電,也會縮短壽命。通常蓄電池的初次充電是在加註完電解液後,用小電流充電大約1小時左右即可安裝使用。

  六、車內裝置隨意加

  影響行車安全私人轎車是車主移動的家,追求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一些車主自己動手在車內加裝各種裝置,這種改裝,如果處理不妥當,對汽車效能及操縱的方便和可靠性往往帶來不利影響,易留下後遺症或影響行車安全。

  七、冷卻水溫度太低

  磨損發動機夏季天氣炎熱,有的司機為了防止發動機溫度過高,一味要求冷卻水溫度儘可能的低;有的司機為了達到降溫的目的,乾脆把節溫器拆去,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

  汽車發動機既怕熱又怕冷,如果冷卻水溫度過低,會使燃油燃燒惡化,油耗增加,加劇磨損,機油黏度增加,發動機功率降低。試驗表明,汽車行駛時冷卻水溫度為40~50攝氏度時,發動機磨損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發動機冷卻水的溫度並非越低越好,一般應控制在80~90攝氏度之間。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