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留學何時申請及截止時間

  現在很多學生都會想要前往美國留學,那麼就要掌握好申請時間及截止時間了,不要錯過了最佳時期。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美國留學申請時間限制,歡迎大家閱讀!

  美國留學申請時間

  美國大學申請一般為兩次,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但有些學校只有秋季入學。一般都選擇申請秋季入學,只有沒有辦法才申請春季入學。因為不是所有學校所有專業都接受春季入學,而且春季入學在招生數量、專業的選擇、獎學金的申請等方面都有很大限制。

  美國的四年制大學秋季入學申請的截止日期,一般是上一年的11月底截止。就是說,如果你要申請2018年秋季開學的學校,就要在2017年的11月31日前把申請工作做完。

  美國大學具體申請時間因學校不同,主要分兩個檔期每一個檔期對應的是不同的學校越好的學校截止的時間越早。

  1、美國前50名大學申請截止時間在11月30日和1月15日之間。其中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截止時間為 2月1日,Vanderbilt University 截止時間為3月1日。

  2、第二檔在2月之前提交,入學通知書在3月之前可以拿到。

  而最好的一檔在4月前遞交,入學通知書會在6月之前拿到

  美國留學申請截止時間

  在查詢美國各個大學的截止日期時,一般會有四種情況:

  1、ED 全稱early decision,意思是隻能申請一所,而且錄了就一定要去。有少部分學校還有ED2,申請截止日期會稍微晚點。

  2、EA 全稱early action ,有兩種情況:一種要求只能申請一所,另一種是可以申請多所。它和ED最大的區別是錄取了可以不一定去。

  目前美國實施early decision或early action方案的大專校院仍有四百餘所。

  ED和EA統稱提前申請,提前申請的截止時間一般是11月1日,有的學校是11月15日,還有少數學校有不同規定;提前申請釋出結果的時間一般是12月15日;有的學校會早幾日、有的學校會晚幾日。

  ED/EA,這兩種途徑適合申請美國排名前五十的大學的學生,如果通過RD申請美國前五十名的學校,要求要比ED和EA高。比如,在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申請Early Decision 的學生佔了申請總數多過45 的比重。 Early Decision的錄取率是30。而普通錄取的錄取率則是17。大部分頂尖的大學在提前申請的時候,就已經錄取了當年錄取總數的25到50的人數;近年來,常春藤盟校有40的學生是提前申請時就被錄取了。

  3、RD 全稱regular decison。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申請,可以同時申請多個學校。截止日期一般是在一月、二月。

  4、RO: 全稱rolling 即學校沒有固定的截止日期,滾動錄取。

  許多美國大學採用滾動錄取的政策招收本科新生,但很少有頂級名***如常青藤大學***採用這個政策。這種方式讓申請者有很長的時間申請接受滾動錄取的美國大學。滾動錄取一般在收到申請表後幾周內給申請者答覆,同時只要有錄取名額,大學一直都會接受申請表。

  但申請者要意識到,不要以為沒有截止日期就可以不著急遞交申請表。大多數情況下,越早申請,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因為雖然遞交申請表沒有截止日期,但獎學金.助學金和宿舍安排的申請卻有截止日期。

  以下是部分採用滾動錄取的大學的招生政策:

  1. 明尼蘇達大學:從9月15號開始審讀申請表,優先錄取權截止日期為12月15日。12月15日之後的申請表只有在有空位的情況下才錄取。

  2. Rutgers大學:12月1日為優先錄取截止日期,之後的申請表只有在有空位的情況下才錄取.2月28日為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截止日期,可以在5月1日以前回復是否就讀該校。

  3.印第安納大學:11月1日為榮譽獎學金申請截止日期,2月1日為優先錄取權截止日期。4月1日前,要求學生回覆是否就讀該校。

  4.賓州大學:11月30日為優先錄取權截止日期。

  5.匹茲堡大學:招滿學生為止,1月15日為獎學金申請截止日期。

  結論:不管選擇哪種申請方式,早點申請是王道。哪怕是沒到截止日期, 學校招滿了, 那就只有下回請早了。

  美國留學申請注意事項

  第一,在校GPA是很關鍵

  GPA是很關鍵的。同學們高中階段的GPA表現了自己高中階段的整體水平,招生官們對GPA非常重視,甚至比SAT和托福考試都重要,因此大家高中階段的整體水平決定了你能申請到怎樣的大學。

  第二,語言成績是敲門磚

  大家在進行美國大學申請時首先靠的是語言成績,也就是SAT、ACT、託福,雅思這四種語言考試,這是進入美國院校的敲門磚,一般大家在申請美國大學時需要提供SAT和託福成績,SAT是標準化考試,相當於我國的高考,托福考試就是針對我們的英語能力進行考察,這兩項考試很重要,但是考好不容易,同學們在國內學習的英語與美國托福考試英語考題的出入較大,因此很多地方我們要重新開始。所以想要衝刺名校,甚至有“野心”進入常青藤、十大聯盟的同學們,從一開始就努力吧。

  第三,文書和在校成績同等重要

  如果說美國本科gpa是你的學習證明,那麼文書就是你的個人證明,來向學校評審委員會展示你的才情,你的品質,你的個性。申請文書包括個人介紹和推薦信,好的文書會通過一兩件事把學生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招生官面前,這既考驗寫作功底,又考驗英語水平。人介紹是自己介紹自己,推薦信是他人介紹自己,招生官需要從多方面去了解你。

  第四,選校要綜合自身條件

  選擇美國大學時,所選的大學排名不能太集中。一般學生會申請10所左右的學校,全部申請排名前30的學校是不合理的。學生可根據意向學校的錄取要求形成合理的階梯,如排名前10至20的選擇2所,前20至50的選擇3所,前100的選擇2所,既有可衝刺的名校,也有保底的學校。

  學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學校選擇的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地理位置意味著生活費用、打工機會、畢業後的就業機會等。學生還要結合自己家庭經濟狀況,根據選出的意向學校,查詢每所學校的具體費用,最終選擇合適的學校來申請。

  第五,課外活動尤為重要

  金東方美國留學專家張偉用老師指出:美國留學課外活動的“質”更為重要。參加課外活動的數量多,只會讓美國名校覺得你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但卻不能令人印象深刻,放在一大堆申請材料中也很難快速被找出。如果把一個個活動比作珍珠,那麼,我們要學會將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鍊。也就是說,要對已有活動進行梳理,將某一個或幾個能突出反映你特點、優勢或能力的活動找出來,將這些活動深入下去或挖掘到更高的層次。這樣的活動才更易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第六,面試很重要

  大部分大型的院校——以及所有的常春藤學校,已經取消了校內面試***但是很多學校還是會進行校友面試***。如果某所大學向你提供面試的機會,這並不是“可去可不去”,而是一定要去。

  如果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面試院校會獲得這樣一個資訊——你不是真的對這個學校感興趣。由於有很多孩子具備與你相同的證書,這些學校肯定會喜歡那些進行過面試的孩子。同樣,如果某些學生曾花時間思考為什麼某所學校引起他們的興趣並且為什麼他們適合這所學校,他們肯定受到學校的喜愛。這意味著:為面試做些功課以及練習。你不能談吐機械,但是也不能讓別人聽起來你好像沒有認真思考過為何要加入這所學校。

  第七,只有本科申請才有wait list

  中文翻譯為“等待名單”,進入該名單的同學,既沒有被大學明確拒絕,但是也沒有決定被接受,只有繼續等待幾個月才能知道最終結果。一般來說,只有被大學錄取的學生在某一截止時間前沒有表明入讀,學校視為自動放棄,故而才會挑選wait list上的學生頒發錄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