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明節作文

  清明節是集信仰、倫理、娛樂、藝術、經濟等多功能於一身的傳統節慶活動之一,於是受到我們大多數人的喜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用祭品來祭奠自己過世的親人和朋友。我也和我的好朋友李坤鵬約好了,清明節一起去陵園為無名烈士掃墓。

  清明節這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和李坤鵬匯合後,拿出了各自的零花錢,來到山下的商店買了些祭品。我們放眼望去,山上的陵園裡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掃墓:有些人在擺放貢品;有些人在焚燒祭品;還有一些人在燃放鞭炮……我和李坤鵬正準備上山,可這時一陣微風吹來,我卻沒有聞到春天芬芳般的氣息,而是有點嗆人的味道。這時,我仰頭一看山上青煙縈繞,原來是它在作怪搞得鬼。我便對李坤鵬說:“我們去把祭品退掉,換幾棵松樹種在烈士墓旁吧?這樣即環保又方便。”李坤鵬說:“的確,我也有這種想法,如果焚燒祭品和燃放鞭炮,不但汙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我們換完松樹,走在山上,處處都是烏煙瘴氣,把我們嗆得直咳嗽。來到無名烈士的墓前,我和李坤鵬先把這位烈士的墓培了培土、把墓碑擦了擦塵、又在烈士的墓旁種上了松樹……

  掃完墓,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現在的電腦不是萬能的嗎?說不定還有網上陵園呢!回到家後,我開啟電腦,在電腦裡搜了一下“網上陵園”。果不其然,還真搜到了。只要花點小錢和時間註冊一下,就可以為自己過世的親人和朋友,辦一個網上墳墓。也可以像現實一樣祭奠自己過世的親人。這裡的祭品不但應有盡有,而且還不用花錢呢!在這裡祭奠不但環保,還節省時間。我想:日後大家能夠到“網上陵園”去祭奠,即環保,又安全,還方便。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來“網上陵園”。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歲月為何不能回返呢?親愛的奶奶,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裡很久很久了,孫女現在離您這麼近,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奶奶的清明節連天都是灰濛濛的。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奶奶怎麼就在也不回來了呢?

  透過模糊的記憶,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採摘的蘑菇……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奶奶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穿著花裙的小女孩,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奶奶嗎?她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捨不得放下我……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奶奶乖乖地採蘑菇。在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奶奶眼中的憂傷,奶奶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奶奶呀,你可知道,孫女是多麼地想您呀!

  奶奶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桃花有再紅的機會,可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篇3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裡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起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裡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於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著鞭炮來的啊?”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後親切地對我說:“是啊!我今天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馬上接上了嘴。“那您為什麼明知道又不帶來呢?”

  爸爸知道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於是對我說:“那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裡,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這裡,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文明人,好嗎?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