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的樣板素材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整個社會生活的物質文明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手抄報你知道怎麼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的圖片

>

  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圖片1

  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圖片2

  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圖片3

  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圖片4

  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圖片5

  關於六年級科普手抄報的資料

  8月中的一個星期天,綿綿的細細雨滋潤了萬物以後,太陽重新露出了笑臉,鳥兒歡快地歌唱,草木滴著露珠,好像都在讚美這場小雨,馬路兩旁的月季花,紅紅的花朵挺立在綠色的枝葉上,陽光在絢麗的各色花朵上浮動著。在這樣美好的日子,我和媽媽來到中國科技館參觀。

  中國科技館坐落在北京北三環中路,它是用紅色磚瓦砌成,共有三層樓。中國科技館旁邊還有一座銀色的圓形建築,那就是有名的“變幕影廳”。

  我和媽媽先來到二樓的“實驗場地”。這時,實驗剛好開始,只見解說員阿姨拿出一支用合金材料做成的花蕾,又拿出一個吹風機,用吹風機給花蕾一加熱,只見花蕾就慢慢地綻開。關閉了吹風機,溫度降下來以後,綻開的花蕾就又漸漸的閉合了。解說員阿姨說這種現象叫做雙向記憶。

  解說員阿姨又拿起另一種合金材料做成的彈簧,彈簧的一端綁著一隻小毛絨鴨子,她讓一個小朋友拿著毛紺鴨子,然後給彈簧加溫,彈簧漸漸變直,成為一根直鐵絲。當溫度降下來後,彈簧仍是直的,回不到原位,只有再次給它加溫,彈簧才能一點兒一點兒地縮回原位。這種現象叫做單向記憶。

  經過講解,我知道這種材料用途很大,比如它常用在賓館中的煙火報警裝置中。第三個實驗是“法拉第籠”。有一個很大的鐵籠子,裡面放著絕緣板,這樣,人站在上面就能和地面隔絕。解說員阿姨請了兩個叔叔進籠子裡,關上門。這時,她按一下電源開關,籠子就帶電了。她告訴大家,這時籠子的電壓是5萬伏。哇!人們都為籠子裡的人擔心,但是籠子裡的人並沒有危險,他們甚至還敢用手去摸籠子。外邊的人敢去摸籠子嗎?解說員阿姨說她可不敢冒這個險。她拿來一根長長的杆子,在杆子的頂部有一段鐵絲,她用這根杆子的頂部去觸籠子,只見閃出藍藍的電火花,發出啪啪的響聲,真是嚇人!為什麼呢?解說員阿姨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籠子裡的人是站在絕緣板上,他們身上任何部位的電壓都是5萬伏,而籠子的電壓也是5萬伏,電壓為零。而外邊的人是站在地上,地面電壓為零。而籠子的電壓是5萬伏,所以外邊的人是萬萬不能摸籠子的。這個實驗也告訴我一個道理一一小孩子不能輕易動電,因為有電沒電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看完實驗表演,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