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二年級下冊日記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就像世界上沒有兩個長相完全相同的人一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201X年X月X日 X天

  今天,我什麼事都幹完了,我覺得很無聊,就去量電視機的周長。當我拿著尺子去量電視機的周長時,就發現尺子不夠長,我想:“怎麼辦?”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許老師教了可以用線來量,想到這,我便開始動手,我剪了一條很長的白線,就開始量了。當我就要量完了,就發現線不夠長,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樣能變簡便一點”?我回房間拿起書學書來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簡便一點的方法。因為我家的電視機是長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條長和一條寬。我拿著綫去量,過了一會兒,我量出來了,一條長和一條寬是一百零六釐米,但是有兩條長和寬,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於二百一十二釐米。原來我家的電視機的周長是二百一十二釐米。

  我知道了,以後量物體的周長時,能想出簡便的方法,就用簡便的方法。

  篇2

  201X年X月X日 X天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 “現在是地瓜收穫的季節” ,然後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地瓜又豐富了” ,我說: “收這麼多地瓜有什麼用?” ,媽媽說: “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問媽媽:“這麼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幹什麼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鹹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鹹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鹹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 。 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鹹米 ,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 ”媽媽說: “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篇3

  201X年X月X日 X天

  上個星期馬老師教我們認識了鐘錶。星期天下午,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學著用小鬧鐘撥時間,竟然發現了一規律。

  當我把時間撥到了3時的鬧鐘放在桌子上時,我一轉身意外的發現鬧鐘對面的玻璃鏡裡反射出來的鬧鐘時間不是3時,我睜大眼睛看了好大一會兒,才認出那裡面的鬧鐘所指向的時間是9時的位置,我很好奇,又把時間撥到1時,發現鏡子裡的鬧鐘指向11時,把時間撥到3時30分,鏡子裡的鬧鐘指向8時30分,我又這樣反覆試驗觀察了好幾次,驚喜的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每次實際時間和鏡子裡的兩個時間相加都是12時。

  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試一試。除了12時之外,其餘的實際時間和在鏡子中照出來的時間相加的和都是12時,而且利用這一規律還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認出鏡子裡的時間,也可以看著鏡子裡的時間很快知道實際時間。

  難怪媽媽經常對我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總算有點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