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整潔美觀的春節習俗手抄報

  一想到春節,我們彷彿看到了春節熱鬧的影像,你想了解春節習俗嗎?觀看春節習俗手抄報就可以學到很多春節習俗了,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春節習俗手抄報,希望對你有用!

  春節習俗手抄報欣賞


  春節習俗手抄報1


  春節習俗手抄報2


  春節習俗手抄報3


  春節習俗手抄報4


  春節習俗手抄報5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一

  南北方小年的日期不同

  “小年”是祭灶日。相傳每到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玉皇大帝據此賞罰。為了讓灶王爺不在玉帝面前講壞話,人們送灶時要供奉祭品,甚至把粘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

  不過,全國各地“小年”在哪一天過卻不一樣,有過臘月二十三的,也有過二十四、二十五的。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即:官宦人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普通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過臘月二十五。

  北方在中國歷史上長期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二

  貼春聯的由來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大門由兩個神人神荼和鬱壘守衛。鬼域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

  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幹了傷天害理的事,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捆起來,送去喂虎。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

  到了漢代,形式簡化,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書寫“神荼”、“鬱壘”的名字,稱作“桃符”。《後漢書》記載:“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到了宋代,人們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內容更為豐富的對聯,既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又可以表達美好心願。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或“春聯”。

  另一方面,神荼、鬱壘的桃符也演化出貼門神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