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短小的故事

  生活中感動心靈的兒童小故事,一個個短小的故事,如野花一般芬芳,如月色一樣柔和,如一縷縷春風拂過我們的心田,使我們感動,於細微處滋潤我們的靈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湖水清清,荷花朵朵,一片紅豔豔……岸邊,一群白鵝在吃草。有個放鵝的小女孩在捉蚱蜢。蚱蜢蹦呀跳呀,逃進了草叢裡。小女孩忽然看到泥坑裡有隻小青蛙,它在爬啊爬,怎麼也爬不上來。她把手伸進泥坑,捧起了小青蛙。

  “小青蛙,你快回家吧!”她把小青蛙放進了湖水中。

  小青蛙朝她點點頭,蹬開了雙腿,游去了……

  太陽快下山了,湖面上金光閃閃。小女孩趕著鵝,要回家了。忽然,她聽見有誰在喊:“小姐姐,你別走!”她回頭一看:是個系綠肚兜的小男孩,划來了一隻綠色的小船,在向她招手呢。

  小船划到岸邊,小男孩說:“小姐姐,我找到了好多紅菱,你能幫我一起去採嗎?”

  小女孩想了想,說:“好吧,可不能採得太晚。”

  “嗯。”小男孩點點頭,伸手把小女孩拉上了小船。

  小船“嗚吱,嗚吱”鑽進了荷花叢中,一群魚兒跟著小船遊,好像歡迎客人。一隻螃蟹爬上了荷梗,好奇地瞧著。小女孩聞到了一股甜甜的清香,多美的地方啊!

  水面上浮著一大片綠的菱葉。小船停下了,小男孩指了指菱葉,說:“就在這兒。小姐姐,我們採菱吧!”

  菱葉下掛著一隻只長角的紅菱。小女孩和小男孩趴在船邊採呀摘呀,很快,船裡採了一堆紅菱。突然,撲通一聲,小女孩扭頭一看:啊,小男孩不見了!她嚇壞了,只見水裡“咕咚”一下,鑽出來一個小腦袋。

  “小姐姐,我在挖藕呢!”小男孩扮了個鬼臉,一頭又鑽進了水裡。

  “他真行,會游水呢!”小女孩這才放了心。

  不一會,小男孩捧來了一大把藕,扔進了小船。那一支支胖乎乎的藕,真叫人喜歡。小男孩爬上船,拿起一段藕,啪地一聲掰成了兩段。兩段藕中間還連著長長的藕絲呢!他把一段藕塞到小女孩手裡,又把一段藕放到耳朵

  邊,大聲喊:“喂,喂!小姐姐,接電話呀!”

  “咯咯咯咯!”一陣清脆的笑聲掠過了湖面。

  該回去了。小男孩又跳下船,摘來了一張挺大的荷葉,他用荷葉當兜兜,把菱呀藕呀全裝了進去。

  小船“嗚吱,嗚吱”劃出了荷花叢,劃到了岸邊。小女孩上了岸,小男孩拎起那兜沉甸甸的菱和藕,朝岸上一放,笑嘻嘻地說:“小姐姐,給你帶回家去吃吧!”說完,他飛快地划起了小船。

  小船走了,小女孩忽然驚奇地看到:一隻小青蛙坐在一片荷葉上,握著一支荷梗,朝著荷花叢裡劃去,劃去……

  篇二

  半夜裡,大灰狼先生躡手躡腳地溜進村來,想叼只小豬仔給他的寶寶嚐嚐鮮。

  他輕巧地翻過豬太太家的圍牆,來到豬寶寶的窗下。窗內,豬寶寶呼嚕呼嚕睡得正香。狼先生敏捷地從視窗跳了進去,正準備叼起豬寶寶,卻看到月光下豬寶寶的嘴角掛著一個亮閃閃的微笑。

  “喲,這小傢伙,一定是做了什麼美夢。”大灰狼先生自言自語地說,“大概是夢到了什麼好吃的吧。喏,這貪吃的傢伙嘴邊還掛著口水呢。”

  大灰狼先生突然有些不忍心,他想:算了算了,這次先放過這隻小豬吧。反正離天亮還早著呢,我去叼只小牛犢也不錯。

  大灰狼先生便來到了牛大嬸的家。牛寶寶正在他的小床上酣睡。大灰狼先生剛想叼起牛寶寶,卻又看到月光下牛寶寶的嘴角也掛著一個亮閃閃的微笑。

  “咦,這小傢伙,是不是也做了什麼美夢?”大灰狼先生話音剛落,小床上的牛寶寶忽然揮舞著小手說起夢話來:“快來抓我呀!快來抓我呀!”

  “嘿嘿,這調皮的傢伙一定是夢到了白天和小夥伴們一塊兒鬧著玩兒的事。”大灰狼先生忍不住笑了笑,他再次覺得有些不忍心。唉,算了算了,也放過這頭小牛吧,反正離天亮還早著呢,我去叼只小羊羔也不錯。

  於是大灰狼先生來到了羊大媽的家。羊寶寶乖乖地睡著,正做著一個非常美麗的夢。夢裡,她穿上了一條雪白雪白的公主裙,成了人見人愛的羊羊公主。月光下,羊寶寶彎彎的嘴角掛著一個亮閃閃的微笑。大灰狼先生看著

  那微笑,嘆了口氣,放過了羊寶寶。

  後來,大灰狼先生還去了雞大姐家、鵝夫人家,可最後都是空著手離開的。他累得筋疲力盡,只好收工回家。

  家裡,狼寶寶早就進入了夢鄉,月光下,狼寶寶的嘴角也掛著一個亮閃閃的微笑。

  狼先生親了親狼寶寶的臉頰,回到自己的臥室。他疲倦地躺了下來,慢慢睡熟了。如果這個時候有誰站在狼先生臥室的窗外往裡看,一定會發現,月光下,狼先生的嘴角也掛著一個亮閃閃的微笑。

  篇三

  漢朝時,有個少年時叫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