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觀錢塘潮***2***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觀錢塘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順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本文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讚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的弄潮兒。

  【教學重點】

  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湧潮”***課件展示“錢江湧潮”及觀潮盛況***。同學們,錢江湧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湧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湧,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脫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讓我們去感受錢江湧潮吧!

  二、介紹作者和背景

  1.請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

  周密*** 1232—約1298***南宋文學家。家公謹,號草窗、四水潛夫等,原籍濟南,後為吳興***今屬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宋亡不仕,以歌詠著述自娛。其詞講求格律,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他工詩能文,亦善書畫。著有《草窗韻語》、《草窗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等。此篇選自《武林舊事》。《武林舊事》一書寫於宋亡之後,書中緬懷先朝舊事,感慨世事盛衰無常,記載南宋歲時風俗、市井娛樂與遊觀之盛。

  2.介紹背景。

  杭州在南宋時稱臨安,是國都。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於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人們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狂熱。

  三、初讀,整體感知,通文意

  1.請同學聽配樂朗讀。聽準字音和節奏,初步感知語言美,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氣勢。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3.四人一小組,將自己不會翻譯的詞、句在小組內討論、探究,仍解決不了的可等會兒再提出。

  4.全班範圍內提出在翻譯課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5.熟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繪了什麼畫面?給它們起個名字。

  明確:作者描繪的四幅畫面分別是海潮圖、演習圖、弄潮圖、觀潮圖。

  四、研讀,合作探究,知內涵

  1.課件展示研讀目標。

  ***1***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怎樣的特點?

  ***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3***渲染、烘托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手法,請各找一個例句,並說說它的作用。

  ***4***作者寫“觀潮”,為什麼要寫“教閱水軍”和“吳中健兒弄潮”?

  2.學生合作探究:學生八人為一組,任選一題進行討論。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1***作者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由遠及近地描寫海潮,刻畫了海潮的雄奇壯觀。

  ***2***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

  ***3***“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之稱“襯托”、“映襯”,如“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棄潮表演技藝超凡。

  ***4***作者在描寫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之後,又濃墨重彩描繪水軍演習的巨集大場面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寫了風景,又寫了民俗,人借水勢,水借人勢,人助水勢,水助人勢,使兩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這樣的描寫,使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相互映襯,使讀者如身臨其境一般。

  4.學生質疑問難:學生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放在小組內討論,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再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解難。

  預設:

  ***1***文中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2***楊萬里的詩句有什麼作用?

  ***3***寫觀潮人之多與上文寫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聯絡?

  五、品讀,讀出妙處,說精彩

  賞析精彩的描摹之美、清晰的層次之美和精妙的映襯之美。***見文後“資料寶藏”中“實錄片斷”。***

  古人說:“富於萬篇,貧於一字。”這說明寫文章選詞煉字是多麼重要。試從課文中找一些精彩恰當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示例:“倏爾”一詞表現出水軍動作神速。

  六、延讀,體悟情境,提素養

  1.課件展示四幅畫面:海潮圖、演習圖、弄潮圖、觀潮圖。學生任選一幅向大家解說。

  2.學生齊讀潘閬的詞《酒泉子》。藉助聯想、想象,改寫本詞。

  3.假如你負責海寧市申報“世界遺產”一事,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談起,理由是什麼?

  4.課外蒐集古代有關觀潮的文獻及詩文,近十年有關觀潮的詩文,近十年科學家對錢塘江大潮的科研文章,分析當代人觀潮的審美重點在哪裡,與古人有何區別。

  七、總結

  走入周密的《觀潮》,我們讚歎潮來之狀,感嘆演兵之威,驚歎弄潮之技,慨嘆觀潮之盛。我們不僅領略了奇偉壯麗的錢江湧潮,更欣賞到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風景畫、風俗畫,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博鬥的勇敢精神。
 

猜你感興趣:

1.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你好新年

2.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課最佳路徑

3.四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萬年牢教學分析

4.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校園交響樂

5.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我家的園子

6.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