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敘事作文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每家每戶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參閱。

  1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床了。因為夥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夥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著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遊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禦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並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2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每家每戶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包粽子。媽媽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香腸和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說:“不能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裡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裡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後,我發現最後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著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3

  星期五是家長會,今天的活動是表演、包粽子。我們是先看錶演,表演主要的是彈鋼琴,到中間的時候,我的同學就告訴我:“你爸爸只帶了鹹鴨蛋!”我默默的想:哼,爸爸為什麼只帶鹹鴨蛋!我又想了想,說:“不對呀!爸爸幫我買了鹹鴨蛋,而且,也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我應該感謝我的爸爸才對呀!”

  表完了演,我們各自回各自的教室,來包粽子,我的好多東西都是別的家長送給我的,好像一家人,我感覺很快樂!我包第一個粽子的時候不會包,後來,經過我的努力,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了!我首先把棕葉給弄好,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在把棕葉給包好,最後,就把線給紮上,記住了,要把米的裡面包一些東西哦,這樣,就可以更好吃了!

  我們正包的開心,突然,有一位家長暈倒了,我爸爸還給她開發資訊,然後,那個人就吐了,沒事了。我今天通過包粽子懂得做任何事情要學會觀察、仔細、耐心,讀書也是如此。

  今天,真是一個美好又有收穫的一天呀!

  ''4

  這個星期五,同學們和家長要舉行一個快樂的“端午節”活動。

  快樂的“端午節”活動是要每一個小組用自己帶的東西來包不同的粽子,我們小組帶的東西有:粽葉、糯米、五花肉、紅棗、紅豆繩子等材料來包。媽媽在家的時候先把糯米、紅棗和繩子洗乾淨,再把粽葉煮了煮,這樣才能使粽葉有韌性。

  開始包粽子啦!媽媽在小組裡給我做示範,雖然媽媽不是很會包,也算有一點點會。先拿出兩張粽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型,放一些糯米,再放一個紅棗,再放一些糯米蓋好,然後用粽葉蓋住摺好,再用繩子捆住打一個結,就好了。我看完了媽媽的示範後,小心翼翼地開始學包起了粽子。我照著媽媽教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了,葉子碎了,但是糯米沒漏出來,然後我用繩子把粽子捆緊,我成功包好了一個粽子,就這樣我還包了其他媽媽帶來的肉餡和紅豆棕。

  一回到家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著,煮了好多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終於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