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端午節作文選

  端午節是我國紀念屈原的日子,孩子們是否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選,歡迎參閱。

  1

  今天一大清早,大街上熱鬧的慶祝端午節,鑼鼓聲把我從睡夢中敲醒了。爸爸說:“快起來吧,今天是端午節,我們逛街去!”

  吃過早飯,我和爸爸來到大街上。今天的天氣真好,藍藍的天上高高地飄著幾絲白雲,一陣涼爽的風吹過來,舒服極了。大街上,到處掛著紅紅的燈籠和五顏六色的汽球,商店裡放著歡快的音樂,人們穿著漂亮的衣服,臉上都露出快樂的笑容,洋溢著一派節日的氣氛。

  我們來到“美好家園”,這是嶽池最大的一家超市。超市裡的商品真多呀!我的兩隻眼睛都不夠用了。超市一共有三層,一樓是生活用品,二樓是服裝,三樓是食品。我們乘電梯直奔三樓,這裡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挑了許多食品,都是我最愛吃的。出來的時候,在一樓,爸爸買了一雙鞋,爸爸買了一個電動剃鬚刀。

  在回來的路上,我看到這期的《童話大王》到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於是就買了一本。

  今年的端午節,讓我看到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餡,包出稜角,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緻”,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麼也沒包好,最終在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裡煮,不久便從鍋裡飄出的陣陣香氣,讓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可少不了賽龍舟。中午過後,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在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在龍頭有節奏的敲打著,划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彷彿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激情也點燃了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了更加賣力地划船。龍舟的身後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芭蕾舞……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3

     老人們說,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是腰上掛著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鍾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採,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夥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採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採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夥伴們競賽,看誰採的多.箬葉採回家後,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裡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後,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著,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著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著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著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著都直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夥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著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該是多麼多麼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著滿腔喜悅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這隻手抓抓,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嚐著,各自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4

  五一長假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鄉下奶奶家做客。奶奶從冰箱裡拿出幾匝粽葉、一盆用醬油浸著的鮮肉,我興奮得說:“今天我們包粽子嗎?我也要包!”奶奶笑著點點頭說:“行!”

  奶奶把一部分浸溼的糯米拌上醬油準備包鮮肉粽,奶奶在一部分白淨的糯米里拌上花生,準備包鮮肉粽。餡料一切都擺好了,奶奶和我就圍坐在桌邊開始包粽子。我仔仔細細地看著奶奶的動作,然後自己也抽一張比較大的蘆葦葉子,打算包一個小粽子。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小圓錐裡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著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蘆葦葉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好像不聽我使喚,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不過米倒是沒漏出來,我不知怎麼扎線,奶奶幫我的忙,她一繞一紮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粽紮好了,樣子看上去真醜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像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粽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後,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粽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麼手忙腳亂了,最後關鍵一步: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粽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紮成的。奶奶見了我的第二個粽子都讚不絕口:“第一次學包粽子就學得像模像樣,真不錯!”我聽了心裡樂開了花,包得更起勁了,第三個包了個鹹肉粽。

  包完粽子燒粽子,晚上,奶奶把燒了半天的粽子盛了起來,我挑出了我包的迷你粽,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鮮美。今天真讓我自豪,我學會了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