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梅道士山房詩歌翻譯及鑑賞

  《宴梅道士山房》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吟詠道士山房中的景物,反映了作者失意之餘的離俗之感。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欣賞。

  宴梅道士山房詩歌原文:

  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宴梅道士山房詩歌翻譯:

  高臥林下正愁著春光將盡,掀開簾幕觀賞景物的光華。忽然遇見傳遞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訪問他家。

  煉丹的金爐灶剛剛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開花。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顏,何惜醉飲返老還童的流霞。

  註釋

  ①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這裡指梅道士。

  ②赤松: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這裡也指梅道士。

  ③丹灶:道家煉丹的爐灶。

  ④仙桃:傳說西王母曾以仙桃贈漢武帝,稱此桃三千年才結果實。

  ⑤“童顏”兩句:意思是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顏不老,那就不惜一醉。

  ⑥流霞:仙酒名。李商隱《武夷山詩》:“只得流霞酒一杯。”句中也指醉顏。

  宴梅道士山房詩歌鑑賞:

  這首詩描述詩人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描寫了道士房中的景物,從而展示了道士生活的特色,同時抒發了詩人對恬淡閒適生活的熱愛之情。

  “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這兩句描寫了詩人的日常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寄情山水,與自然界的每一變化息息相通,恬淡而自然的情懷。“愁春盡”為下文的祈求長生做好鋪墊。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這兩句點題,詩人的感情也由愁轉喜,表現出他與梅道士之間的深厚情誼。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這兩句描繪梅道士居處的環境,景色幽美,仙氣瀰漫,使人流連忘返。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這兩句點題中之“宴”字,賓主二人飲得十分歡暢,不時舉杯祝酒,共同祝願彼此青春常在,健康長壽。既表達了詩人的心願,又很切合道家中人祈求長生的願望。在梅道士家所經歷的一切都籠罩著一股仙氣,所以詩人浮想聯翩,希望借流霞美酒一醉,與仙家同班,永葆青春,進一步深化了詩歌的意境。

  此詩與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風格迥異,它以詼諧浪漫的筆調,巧妙地應用仙家典故和道家術語,涉筆成趣,表現了詩人灑脫的氣度和對梅道士親密友好的感情。雖為一般應酬之作,但語出自然,妙句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