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小說閱讀練習

  小說閱讀是高考語文經常出現的閱讀題型,需要考生加強小說閱讀的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各位同學們閱讀練習。

  原文:

  六年制醫學專業的最後一個學期,學生們要進行名為“聯合診斷”的臨床實習。醫學院的專家教授從患者中選出5人,讓5名學生分別為每位病人看病,專家教授對學生的診斷結果進行講評。

  私立P醫科大學的上阪教授原來是日本一所著名國立大學醫學系的教授,退休後被P醫科大學聘請為招牌教授。上阪教授的大名在日本國內如雷貫耳,不僅在醫學會是絕對權威,而且其高高在上的尊嚴令人膽寒。

  在學生對患者進行仔細檢查之後,上板教授對實習學生說:“說說你的診斷吧。”學生回答說:“從患者的臨床表現來看,我認為患者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那麼,為確診要做什麼必要的檢查?”教授問。“我想先對患者的肺部拍x光片。”“很好。那麼就去拍張x光片吧。”患者去拍片了。教授對學生說:“僅看x光片就可以知道患者到底得了什麼病。”

  大約10分鐘後,患者手裡提著一個大袋子回到診室,教授的助手馬上從患者手裡拿過袋子,並且從裡面拿出片子放在觀察燈前。老教授只看了一眼,臉上立刻就出現驚訝之色,他湊近片子仔細看了看上面貼著的標籤後,又重新看了***子,然後猛地點了點頭。

  老教授對學生說:“你看了這個片子有什麼想法?”學生的臉被憋得通紅,他說:“這個,上面拍的是頭部。”片子上橢圓形的造影很顯然是頭蓋骨部分。

  “是這樣。那麼,你覺得應該怎樣解釋你所看到的一切呢?”學生說:“我想十有八九是照錯部位了。”

  “你怎麼認為是拍錯了部位呢?難道你看到患者拍片了嗎?”學生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地說:“我沒有看到。”教授說:“沒有親眼看到就不該憑空想象地作出結論。”學生說:“不過,拍胸片拍出頭部的造影好像沒有道理吧?”

  “沒有道理這種說法反映了你的獨斷和偏見。作為醫生,必須以更科學的態度來分析問題。”教授開始問患者:“你照的是哪個部位呢?”患者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部。

  教授又問學生:“聽到了吧。拍胸片卻拍出頭部的造影來了。你怎樣分析這一事實呢?”教授的話讓學生垂頭喪氣。他戰戰兢兢地說:“但是,患者的頭部看起來與片子上幾乎一模一樣啊!”

  教授說:“你不能以常人的思維來左右你的判斷。要成為一名醫生,就必須嚴格依靠證據來作出診斷。”“這麼說是頭長在胸裡了?”“是這樣的。”“但是,也可能是患者拿錯了別人的片子吧?”教授打斷學生的話說:“哪怕見到任何不太合理的情報,也不能主觀臆斷,而是要根據你所見到的去思考,這才是科學的分析方法。患者已經證明拍的是胸部,可片子顯示的卻是他的頭部,這種情況支援頭長在胸腔裡的說法。”聽了老教授這番話,學生們不禁偷偷地笑了起來。

  “醫生為了診斷,要根據所得情報的實際情況判斷。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循證醫學’”。上阪教授反覆給學生們講解證據的重要意義,“如果尊重證據,就必須承認片子中的影像是頭部的造影。因此,頭長在胸裡面是不爭的事實。”學生們重新安靜下來。“哈,這可是一種聞所未聞的病啊!”

  教授喜形於色地說:“確實如此。這可是世界上從未出現過的奇病啊!我將向醫學會報告這一奇病,並稱它為頭胸移位症。”

  這時,放射科的技師手裡拿著一個大袋子,慌忙走近教授對他耳語了一陣,並且從袋子裡拿出一張X光片給教授看。只見教授看了片子後眼睛突然睜得大大的,滿臉困惑,就連嘴都歪了!他的臉先是通紅,然後變得鐵青。等了一會兒,老教授終於開口說話了,他說:“那麼,這種頭胸移位症產生的原因是……”重新找回醫學會第一人尊嚴的上阪教授繼續說道:“這種病,是由於X光片上張貼的標籤錯誤而引起的一種極其罕見的疾病……”

  題目:

  1.小說第二段對上阪教授的介紹有何作用?***4分***

  答:

  2.從人物描寫方法的角度看,畫線部分的文字使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請簡要賞析。***4分***

  ***1***這可是世界上從未出現過的奇病啊!我將向醫學會報告這一奇病,並稱它為頭胸移位症。

  答:

  ***2***教授看了片子後眼睛突然睜得大大的,滿臉困惑,就連嘴都歪了!他的臉先是通紅,然後變得鐵青。

  答:

  3.小說中的實習學生有何作用?***4分***

  答:

  4.對於上板教授,有人說他是一個可笑的形象,也有人說他是一個可悲的形象。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小說具體內容,談談你的觀點和現由。***8分***

  答:

  答案:

  1.①介紹了人物的職業、身份等,為下文的情節展開作鋪墊;②介紹了上阪教授的學術地位之高,與後文寫他在診斷上的荒唐之舉形成鮮明的對照,從而更好地表現小說的主題。

  2.***1***語言描寫。揭示了上阪教授自以為有重大醫學“發現”時洋洋自得的心理。

  ***2***神態、外貌描寫。刻畫了上阪教授得知患者拿錯了片子、自己的結論錯誤後的吃驚、疑惑、羞愧、恐懼的複雜心理等。

  3.①實習學生是小說情節發展必不可少的推動要素。②實習學生是小說主人公上阪教授思想性格的見證者,也是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助推器。③實習學生對錶現小說的主題思想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4.示例一:上阪教授是一個可笑的形象。①他主觀武斷。患者的X光片明明有拍錯部位或拿錯的可能,他卻不知變通,不去核實這一情況,仍堅持認為患者的頭長在了胸腔裡。②他迂腐不堪。他口口聲聲說要根據“實際情況”去作判斷,而患者就在眼前,患者的頭是不是長在胸腔裡,根本不用***子就能知道。而教授不僅沒有尊重這一簡單的事實,反而依據拿錯了的片子作出了荒唐可笑的判斷,還洋洋自得地認為自己有了一個重大的醫學發現!③他死要面子。當他的結論被“拿錯了片子”的事實否定後,為維護“醫學會第一人”的尊嚴,他煞有介事地說頭胸移位症是由於貼錯光片標籤“而引起的一種極其罕見的疾病”,真是可笑至極!

  示例二:上阪教授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形象。①他是“日本版的孔乙已”,可憐又可悲。正如孔乙已滿口的之乎者也,上阪也是滿口的“尊重證據、依據實情”,但實際上他連最簡單的事實都不知道尊重,不懂得靈活變通。他依據拿錯了的X光片作判斷,得出頭長在胸腔裡的荒唐結論。作為國家醫學會的老“權威”,犯了如此低階的錯誤,被年輕學子所恥笑。這種死讀書、讀死書的呆子形象非常可悲。②他又是“日本版的別里科夫”,令人生厭。他有套子式的語言和行為,更有著套子式的思想。他急功近利,將自己用違背科學的方法得出的荒唐結論稱為醫學上的“偉大發現”,要向醫學會報告,以示其功。他死要面子,荒唐結論被揭穿後,“連嘴都歪了”,然後還要用套子式的權威語言維護自己的“尊嚴”***“這種病,是由於X光片上張貼的標籤錯誤而引起的一種極其罕見的疾病……”***。確實是可悲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