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的日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到了這個節日,人們都會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詩句,來表達大家對先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篇一

>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來了,十字路口出現了行人們開始為自己已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用鮮花代替紙錢;用燒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這麼說是因為燃燒東西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在無形之中對環境又造成一次傷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動就進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們帶著媽媽準備的鮮花去祭奠我敬愛的爺爺。一路上,我看到許多像我爸爸一樣身處異鄉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會來祭奠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前。看著爺爺的墳頭,我想起了與爺爺相處的一幅幅畫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溼潤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我想爺爺也不希望我流眼淚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淚吧。吃過午飯後,我們從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行人都愁眉苦臉的,好像一個個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哀思綿綿。我想這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在這個悲傷的節日裡,整個城市都顯示出一個悲傷的情形……

  篇二

>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篇三

>

  明天就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今天都很忙,在其中我們也很高興,你們知道我們全家人都做了什麼事嗎?我來給你講講吧!

  一大早媽媽就把全家人都叫了起來,大概是6。00左右,媽媽就一個個的叫,都把我們從夢中叫醒,起床後我們都在為清明節做準備!都在想有什麼要做的,提前做了。最後爸爸說道,要剪清明調子,買紙錢等等。中午後,我們全家人都開始做事,媽媽去街上買紙錢,我和爸爸在家剪清明調子,我以為不會剪清明調子,所以只好先看看爸爸怎麼剪的。爸爸看見我沒什麼事做就教我剪清明調子,在學的時候,我有幾次都錯了,弄的爸爸總笑我。媽媽回來後,我們全家人都再剪清明調子。我總是出錯,爸爸媽媽也總笑我。

  這次好高興,我也學會了怎樣剪清明調子!
 

看了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