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讀後感莫泊桑

  讀完莫泊桑的《羊脂球》之後 ,覺得很不錯。為此小編收集整理了關於羊脂球的讀後感,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援!

  莫泊桑《羊脂球》讀後感

  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三千世界,我們都是芥子。

  ——題記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論看小說還是別的什麼,最著迷的不是男女主角,而是戲份不多的配角。那些是在塵世中掙扎的小人物,他們在大人物的光輝下,高高抬起頭顱,質疑,反抗。

  這該有多麼的暢快淋漓。

  想找一本專門描寫小人物的書,專門描寫他們的喜怒哀樂,真實反映他們生活的書。於是我看了莫泊桑的《羊脂球》。莫泊桑用他的筆,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全面的風俗畫,在他的作品裡,形形色色的社會生活,各階級各階層的人物都得到了鮮明的勾畫:從巴黎鬧市到外省城鎮以及偏遠鄉村與荒蠻山野的風貌人情,也都有生動的寫照。

  然而,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小人物。莫泊桑沒有忘記他們,沒有忘記那些在大人物的威壓下幾乎喘不過氣的他們,也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還記得那個美麗但虛榮的小科員的妻子,為了一夜的快活,向好友借了一條昂貴的鑽石項鍊。卻不曾想因為一時大意,丟掉了那條項鍊,也搭上了十年。她借了一筆債務買了一條一模一樣的項鍊還給那個朋友,又花了十年來還那筆鉅款。十年的青春,十年的美麗,十年貧窮但輕鬆快樂的日子,人生中最美好的花樣年華,被一條華麗但毫無意義的項鍊葬送。十年後她與那位借她項鍊的朋友重逢,她已經不再年輕,也不再美麗,她被歲月和債務折磨的粗鄙醜陋,友人幾乎認不出她。但她解脫了,她向朋友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可她的朋友卻十分愕然,告訴她那項鍊是仿製品,最多隻值五百法郎。我不知道她此時是什麼心情,因為故事在這裡戛然而止,只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和思考。

  還記得那個身份卑微,但善良、愛國的妓女羊脂球,在馬車上的同伴們飢腸轆轆時,她好心的將自己的食物分給那些“高貴的、有身份的”同伴。可那些同伴們是怎麼對她的呢?當他們因為敵國士兵對羊脂球提出無理要求而導致他們行程受到阻礙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對羊脂球威逼利誘,迫使她答應。在她沒有利用價值時,那些自認為高貴的同伴卻厭惡地把她遠遠丟開,像躲病毒似的躲著她,好像離她近一點,她就會玷汙這些“乾淨”的人。在她飢寒交迫時,沒有一個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們似乎忘記了是誰在他們困難時無私地幫助他們。

  北風呼嘯,在那些大人物的歡聲笑語裡,那可憐的小人物只能在馬車的一角瑟縮成一團,她那斷斷續續的抽噎,散在風中漸漸飄遠,無人聽到,更無人在意。

  在那些大人物看來,小人物都是渺小的、卑微的、可有可無的。如果把大人物比作枝頭豔麗惹眼的鮮花,那麼小人物就是在暗無天日地底下灰不溜秋、默默無聞的根。在許多人眼裡,根不美麗,不惹眼,人們在讚美花時,從來不會想到根。

  但是,無根的花,能保持多久的美麗?

  三千世界,每個人都是芥子。《羊脂球》裡所講的故事,就是芥子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喜怒哀樂,其實也是我們的,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情感,我感同身受。

  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其實芥子須彌,誰又離的了誰。

  羊脂球讀後感1000字

  當我讀完《羊脂球》這本書後,不禁對主人公的悲慘命運產生憐憫之心,而對貴族階層醜惡骯髒的人性感到憎惡,心中不時感到忿忿不平。

  “貴族是善之人,是蘇格拉底的推崇者。”貴族代表了名譽和地位,也代表了修養學問的高人一等,是人上人。也正因如此,他們就利用名譽、地位乃至學問來掩飾內心的狹窄與險惡。然而地位、名譽、學識這些外在的東西是不足以量度人的內心的。這個結論在《羊脂球》中被描述得入木三分。

  故事發生在戰爭逃亡的路上。一架馬車載著十個不同地位的人,有貴族,有商人,有修女,更有“民主朋友”,而其中身份最低微的一個便是女主人公羊脂球,她是一個妓女。正因為這麼卑微的身份,所以在這水深火熱的背景裡,她時而受到貴族的讚揚和同情,也時而受到“禽獸”的歧視和踐踏,“禽獸”的善變真讓人為他們感到可恥和噁心。

  從一開始羊脂球被人認出來後,幾個“正派”女人就開始在她面前竊竊私語,甚至還辱罵她為“臭***”、“公眾的恥辱”等。還有鳥先生等人對她的輕佻和窺視。直到羊脂球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來品嚐的那一刻,鳥先生卻在沒有被邀請的情況下毫不客氣地分享著她的美味,他那輕佻、窺視的眼神全然已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接下來,羊脂球又邀請了兩位修女和她一起用餐;按理說,兩位嬤嬤應該拒絕,因為這是一個妓女的東西,是一個失貞女人的食物,然而兩位修女卻像不再信奉聖母瑪利亞一樣,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她的邀請,開始津津有味地品嚐起眼前的食物來。“有人拔開了第一瓶葡萄酒的塞子,這時候卻發生一件尷尬的事:只有一隻杯子。於是只好在一個人喝完以後經過拂拭再傳遞給第二個人……”

  當他們狼吞虎嚥地吃完食物以後,就像一群溫順的小羊,被***的食物給征服了。在這些貴族面前,這個身份卑微的妓女此時彷彿一下子變成了上帝的女兒一樣,他們頓時同情她的疾苦,讚美她的善良。此時此刻,他們貴族的偽善面具充分發揮了作用。“在這些沒有表示那麼能幹的旅伴的評價中間,她的地位增高了;戈爾弩兌靜聽著她,一面保持一種心悅誠服者的讚歎而且親切的微笑;甚至於就像一個教士聽見一個信徒讚美上帝……”

  當一個人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們會把你伺候得像皇帝,這就是貴族的價值觀,他們自私貪婪的本性只允許他們用金錢去衡量一切。書本的學識未能給他們帶來善心。現實中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殘酷的爭名奪利沖刷了一切形式上的終極關懷,這在後文中顯露無疑。

  “她覺得自己被這些顧愛名譽的混賬東西的輕視淹沒了,當初,他們犧牲了她,以後卻把她像廢物一樣扔掉。”這樣種種的摧殘,終於導致她被完全地毀滅了。

  無論是羊脂球的食物被掏空,還是她被迫去跟敵方軍官睡覺以換取貴族的繼續逃亡,羊脂球都作出了犧牲。貴族始終看緊他們腰包裡的金子,就算是自己的恩人,當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時他們都會變成嗜血的惡狼。他們就像是血吸蟲,如馬克思所說“上上下下都滴著骯髒的血”,也正是這種醜惡的靈魂給他們帶來了財富。

  《羊脂球》這篇文章恰恰以羊脂球的悲慘遭遇反襯了那些醜惡骯髒的靈魂。他們虛偽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內臟和汙穢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