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鋪中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在中考語文閱讀中,要提高閱讀能力,就要在平時多加閱讀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塔鋪中考語文閱讀原文

  我從部隊復員,回到了家。那是一九七八年,社會上剛興高考的第二年,我便想去碰碰運氣。就這樣,我來到鎮上中學,進了複習班。

  複習班,是學校專門為社會上大齡青年考大學辦的。進複習班一看,許多人都認識。於是談各人複習的動機,王全說,他本不想來湊熱鬧,都有老婆的人了,還拉扯著兩孩子,上個什麼學?可看到地方上鳳氣恁壞,貪官汙吏盡吃小雞,便想來複習,將來一旦考中,做個州府縣官啥的,也來治治這些人。“磨桌”***豫北土話,形容極矮的人***說,他不想當官,只是不想割麥子,毒日頭底下割來割去,把人整個賊死!最後輪到我,我說,一無所有,才來複習。

  這所中學的所在鎮叫塔鋪。鎮名的由來,是因為鎮後村西壇上,豎著一座歪歪扭扭的磚塔。開學頭一天,上語文課,教室後邊傳來鼾聲。老師循聲尋入。大家發現是坐在後邊的“磨桌”伏在水泥板上睡著了。老師氣沖沖走了。教室炸了窩。有起鬨的,有笑的,有埋怨“磨桌”的。這時我發現,亂哄哄的教室裡,唯有一個人沒有參加搗亂,趴在水泥板上認真學習。她是個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著眼前的書凝神細聲誦讀課文。我不禁敬佩,滿坑蛤蟆叫,就這一個是好學生。

  ①河邊落日將盡,一小束水流,被晚霞染得血紅,一聲不響慢慢淌著。遠處河灘上,有一農家姑娘在用筢子收草。只見那收草姑娘已將一大堆乾草收起。這姑娘竟是課堂上那獨自埋頭背書的女同學李愛蓮。我問為什麼割草,她臉蛋通紅,說家中困難,爹多病,下有兩弟一妹,只好割草賣錢,維持學業。我嘆息一聲,說不容易。她看我一眼,說:“現在好多著呢。以前家裡更不容易。記得有一年,我才十玉,跟爹到焦作拉煤。那是年關,到了焦作,車胎放了炮,等找人修好車,已是半夜。我們父女在路上拉車,聽到附近村裡人放炮過年,心裡真不是滋味。現在又來上學,總得好好用心,才對得起大人……”

  後來我和李愛蓮同桌。我給她講當兵時在部隊裡如何餵豬,她給我講小時候自己爬榆樹,一早晨爬了八棵,採榆錢回家做飯。家裡媽挺善良,爹脾氣不好,愛喝酒,喝醉酒就打人。

  ②春天了。柳樹吐米芽了。一天晚飯,我在教室吃,李愛蓮悄悄推給我一個碗。我低頭一看,是幾個菜糰子,嫩柳葉蒸做的。我感激地看她一眼,急忙嚐了嚐。競覺山珍海味一般。

  這時發生了一件怪事,瘦得皮包骨頭的“磨桌”,突然臉蛋紅撲撲的。這祕密終於被我發現了。我到廁所解手,發現地上有幾張破紙在燒。火裡爬著幾個剛出殼的幼蟬。“磨桌”盯著那火,蠻有興味地一個個撿起往嘴裡填。接著就滿嘴亂嚼起來。我眼中湧出了淚,上前拉住他,猶如拉住自己的親兄弟:“磨桌,咱們回去吧。”

  “五一”了,學校要改善生活。蘿蔔燉肉,五毛錢一份。窮年不窮節,同學們紛紛慷慨地各買一碗,“哧溜哧溜”放聲吃。我端菜回教室,發現李愛蓮獨自在課桌前埋頭趴著,也不動彈。我猜想她經濟又犯緊張,便將那菜吃了兩口,推給了她。地抬頭看看我,眼圈紅了,將那菜接了過去。我既是感動,又有些難過,還無端生出些崇高和想保護誰的念頭,眼中湧淚,扭身出了教室。

  離高考剩兩個月了。這時傳來一個訊息,說高考還考世界地理。學校原以為只考中國地理,沒想到臨到頭還考世界地理。大家一下都著了慌。這時我爹送來饃,問是什麼書,我簡單給他講了,沒想到他雙手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縣師範教書,說不定他那兒有呢!”我說:“來回要走一百八十里呢!”

  第二天早晨,爹從縣城回來了。這時我才發現,爹的鞋幫已開了裂,裂口處泅出一片殷紅殷紅的東西。我忙把爹的鞋扒下來,發現那滿是髒土和皺皮的腳上,密密麻麻排滿了血泡,有的已經破了,那是一隻血腳!

  “爹!”我驚叫。卻是哭聲。

  高考結束了。和王全僅分別了一個月,化卻大大變了樣。我想起李愛蓮,忙問:“李愛蓮爹的病怎麼樣了?她說在新鄉考學,考得怎麼樣?”

  王全嘆了一口氣:“她根本沒參加考試,她出嫁啦!她爹這次病得不一般,要死要活的,一到新鄉就大吐血。沒五百塊錢人家不讓住院,不開刀就活不了命。一家人急得什麼似的。錢哪裡借得來?這時王莊的暴發戶呂奇說,只要李愛蓮嫁給他,他就出醫療費。你想,人命關天的事,又不能等,於是就……”

  後來,我進了我國北方的一所最高學府。玉階飛簷,湖畔桃李,莘莘學子。但我的眼前始終浮動著、閃現著塔鋪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記,我是從那裡來的一個農家子弟。

  塔鋪中考語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這篇小說由一些小故事連綴而成,娓娓道來,不緊不慢,將那一段生活、那一群人物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B.王全年齡較大,因對地方官的不滿而決定參加高考,以求將來做官可以整治這些讓他痛恨的地方官,但後來他改變了主意。

  C.小說以順敘的手法記述了“我”參加高考的過程,雖然敘事平淡,但真實而感人,寫出了那一代人的辛酸經歷。

  D.小說結尾一段寫“我”不敢忘記自己是一個農家子弟,這其實是表示“我”不敢忘記自己是如何從窮人雄裡掙扎出來的。

  E.沈從文的《邊城》和劉震雲的《塔鋪》都把目光投向鄉村,都敘述了一個發生在塔邊的悽美故事,歌頌了人性的純真。

  ***2***小說中兩處畫線部分寫景各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中的李愛蓮具有哪些形象特點?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4***小說三次寫“我”流淚,每次心情都不一樣。請結合小說內容進行具體分析,並說明這樣寫有什麼效果。***8分***

  塔鋪中考語文閱讀答案

  ***1***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D給1分;答B、C不給分。***D“這其實是表示‘我’不敢忘記自己是如何從窮人堆裡掙扎r來的”顯得牽強;B“但後來他改變了主意”是對原文“他卻大大變了樣”的錯誤理解;C“敘事平淡”不當,小說情節跌宕起伏***

  ***2***第一處:傍晚的小河,絢麗的晚霞,構成了一幅意境優美的面面,為兩位年輕人的出場營造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場景,同時也映襯了李愛蓮這個人物的美好形象;***4分***第二處:為後面的情節作鋪墊,後面寫到李愛蓮送嫩柳葉菜糰子。***2分***

  ***3***①她是個學習自覺用功的人。語文課,老師因有人睡覺被氣走,教室一片混亂,而她正專心致志地學習。

  ②她是個勤勞吃苦、善良懂事的人。家裡窮,她割草賣錢,維持學業;十五歲時陪父親外m拉煤;她知道家裡的困難,用心學習,不辜負父母。③她是個勇於犧牲自己、孝順的人。父親犯病,她不得不中斷了學業,嫁給了一個有錢人以此換得父親的醫療費。***每點2分***

  ***4***具體分析:第一次是在廁所發現“磨桌”燒蟬吃,是同情同學的遭遇,也為那個年代物質極度貧乏而憂心。

  ***2分***第二次是在過節時發現李愛蓮沒有錢改善生活,被李愛蓮感動,也為她難過,內心萌發要保護這個脆弱的女孩的念頭。***2分***第三次是看到父親走了一百八十里路為自己借書回來時的一隻血腳,是對深沉的父愛的感恩。***2分***

  說明效果:三次描寫,豐富了“我”這個人物形象,突m了處於低層的人在困頓生活中展現的善良、樸素的品質。***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