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寓言

  龍和龍文化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龍困淺灘遭蝦戲

  一受傷的龍困在淺灘上,剛開始群蝦被這龐然大物嚇得躲起來,但後來經測試後,?以為龍不過如此而已,於是蝦群開始戲弄龍。一隻老烏龜看不過去,警告蝦群將來會有報應,果然三天後龍體康復了,飛上天之前,回頭一吐火,一群蝦變成了——糊椒烤蝦。

  :龍生肖是怎樣來的呢

  據說,遠古時代的龍是沒有角的,那時的龍在地上生活。它憑著自己身強體壯,能飛,善遊 ,想當屬相,也想當獸王,取代虎的地位。於是,人間產生了龍虎鬥,結果是難分難解。最後,玉帝覺得它們鬥得太不像話,下旨叫它們來天宮評理,臨行時,龍想到自己雖然高大,卻不及老虎威風,怕玉帝小看自己,當不上獸王也排不上屬相。這時,龍的小弟蜈蚣出主意:“公雞有一對漂亮的角,不防借來戴上,這一定會給龍大哥添幾分威風。”龍聽大喜,便同蜈蚣來找公雞借角。

  公雞聽說龍要借它的角,死活不肯,龍一見急了,對天發誓道:“如果我不還你的角,回陸地就死。”蜈蚣也在一帝擔任保道。“如果龍大哥不還你的角你一口把我吃掉。”公雞見蜈蚣作保便把角借給了龍。

  龍和虎到了天宮,玉帝見龍和虎都十分威風,便下令龍虎都作獸王,虎為陸地百獸之王,龍作水中水族之王。虎既然可以當屬相,龍也可以成為屬相,只不過得在後面一些。於是,龍和虎皆大歡喜,告辭玉帝回到凡間,回來後,龍心裡想,如果把角還給公雞,水族們見我這麼醜能服我管呢?於是決定不還公雞的角,一頭扎進水中,現也不上陸地了。

  公雞見龍不還角,氣得滿臉通紅,也遷怒於蜈蚣,蜈蚣嚇得從此鑽進石縫中。今天我們還可以見到,公雞的臉總是紅的、蜈蚣也難得爬出地面,公雞見到蜈蚣總是一口一個吃掉,並且總是在喊 :“龍哥哥,還我的角”而龍呢,再也沒有到陸地上來了。

  雖然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但中國人對它卻是又敬又怕、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龍的地位之高任何動物也無法與之比較,中國人心中,它是一種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神物。帝王自稱自己是真龍天子、百姓自己是龍的傳人。人們發揮出無限的想象力,將龍說得神奇而偉大,把各種動物的形象聚於龍一身、有獸的野性、人的悟性、神的靈性,並創造了許多龍的傳說,這些傳說經過民間的加工和文人的潤色後,更加令人神往了。人們敬龍、愛龍、的心理更昇華為一種崇拜。也許,這也是龍成為生肖的文化因素。

  凌晨7——9時***“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於是辰時屬龍。

  :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畫龍點睛”讚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闢有力。

  : 屠龍之技

  從前,有個人一心想學到一種出奇的本領。他聽說支離益會宰龍,心想:這可是世上罕見的本領。於是他就去拜支離益做老師。他學呀學,學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騰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學到手。可是本領學到手又有什麼用呢?天下根本沒有龍,他那絕妙的本領到哪兒去施展呢? “屠龍之技”比喻毫無實際用途的本領。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