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簡介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廣東陽江市海陵島試驗開發區的"十里銀灘"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歷史資訊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在2005年12月28日動工。為抵禦海風的侵蝕,博物館主體工程使用耐久性混凝土結構,而外觀則採用清水混凝土工藝,這在國內外還是新的嘗試。該館建築物可抵禦廣東沿海強烈的颱風和海嘯,從而保護位於“水晶宮”內的“南海一號”。

  2009年12月24日,廣東陽江市政府、廣東省文化廳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至此,這座專門安放、保護、研究和陳列展覽有關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實物和標本的專題博物館,在八百年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入住兩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

  2010年5月18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迎來了開館後的首個“國際博物館日”。上午9時,央視科教頻道特別直播節目《2010中國記憶》攝製組在該博物館進行現場直播,探祕古沉船。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築資料

  主體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坐落於廣東陽江海陵島的十里銀灘。博物館的主體工程由廣東省政府投資近2億元人民幣,陽江市政府劃撥用地近13萬平方米,於2005年12月動工,2009年11月竣工,主館總面積1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2010年***中國乃至亞洲唯一、世界罕見的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

  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由五個不規則的大小橢圓體建築連環相扣組成,外形遠眺猶如古船的龍骨,整體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鷗。中間最大橢圓體是博物館的核心所在,即儲存著“南海一號”的“水晶宮”;“水晶宮”兩側各挑伸出兩條水下參觀廊,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南海一號”在水中的狀況。

  佈局

  海上絲路博物館本身也是一個亮點。博物館外觀是五個橢圓形關聯艙體設計,內設是以古代造船龍骨搭建而成船艙空間,沒有過多的修飾,卻給人純結構的美感。展陳設計圍繞造船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核心,以中國海洋文明史和海上貿易史為主線,通過文獻、圖片和文物等立體呈現共和國水下考古作業的發展歷程和考古成果。

  五大艙體構成館內空間

  博物館建設內容包括主體工程和輔助工程,總建築面積19409平方米,其中展示系統9083平方米,服務系統1065平方米,後勤及安全系統1458平方米,科研系統2357平方米,庫存系統2553平方米。

  博物館空間結構由五大“艙體”構成。最大的“艙體”就是專門儲存“南海一號”的“水晶宮”。“水晶宮”南側是開敞式艙體斷面空間,為打撈過程中“南海一號”進入館內的重要技術環節提供空間。“水晶宮”東西兩側各由兩個“艙體”交接形成。西側兩個“艙體”分別為主***大廳***兼主題展覽***、常設展覽廳及珍品展廳;東側“艙體”分別為地下裝置用房、安全保衛系統、行政辦公等用房及考古專家科研辦公室等。水晶宮“艙體”兩側各挑伸出兩條水下參觀廊,可以圍繞一圈近距離觀察“南海一號”在水中的情況。“水晶宮”北側佈置有會議中心及多媒體展示中心。

  神祕海底寶庫一目瞭然

  “水晶宮”是一個海水環境密閉式玻璃牆展廳,像一個巨型的玻璃缸,其水深12米,水質、溫度及其環境都與沉船所在的海底位置完全一樣。在海底沉睡了840多年的“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出水後,將在水中平移到玻璃缸。遊客參觀“南海一號”,不但可以通過地下一層的水下觀光廊環繞參觀,而且可以站在水晶宮的樓面參觀,樓面距沉船最高23.6米,站在樓面上可對沉船一目瞭然。通過“水晶宮”的透明玻璃,還可看見水下考古工作者潛水發掘打撈文物的示範表演。神祕的海底寶庫呈現於世的全過程,都能被遊客觀賞到。

  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關聯艙體”的結構邏輯系統中,各功能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艙體”的構想隱喻了船隻的組成結構,“艙體”拱形的受力形式是大跨度空間最經濟合理的結構形式,形體造型形成了優美的連續曲線,與海陵島十里銀灘的波光互為呼應。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重要文物

  在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文物。“南海一號”文物總量約6萬至8萬件,以景德鎮等宋代幾大名窯出品瓷器以及金銀銅器、錢幣等為主,目前打撈出土的文物有6000多件,博物館展出了200多件精品。其中,藏於廣東省博物館的鎏金腰帶首次在海上絲路博物館展出。

  鎏金腰帶是“南海一號”的“媒人”,這條腰帶讓世人意外地發現了“南海一號”這個水下瑰寶。1987年,廣州打撈局和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合作搜尋東印度公司的古商船,當重達一噸的抓鬥出水時,卻意外地抓出了這條金燦燦的鏈子,它喚醒了沉睡800年的南宋沉船。

  博物館所展示的瓷器都是難得的珍品,它們為觀眾重塑了800年前一個生動的社會生活圖景。這裡還有江西景德鎮青白釉嬰戲石榴紋瓷碗清澈如水,嬰孩形象活躍於石榴籽紋案上,隱喻著“多子多福”的古老祈願。而福建德化窯的青白釉六稜瓷執壺則帶有外銷特製的設計,它明顯不同於國內流線圓潤的傳統造型,六稜花形工整硬朗,帶有西亞國家銀器的造型風格。

  在“水晶宮”裡,觀眾可以看到考古隊員的作業情境。穿著潛水服的考古隊員正在清理“南海一號”的探方,並將出土的瓷碟向觀眾高高舉起,儲存完好的瓷器晶瑩剔透。更令人激動的是,“南海一號”露出了船舷和上甲板,觀眾可以清晰看到木材顏色泛黃,800年來沒有碳化。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廣東省五一出遊好去處

2.2017年廣東免費景點

3.廣東省博物館導遊詞

4.2017年廣東免費景點攻略

5.廣東陽江海陵島旅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