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中寫人的作文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參閱。

  1

  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每當想到春節,我便想起去年春節我和爸爸放鞭炮的情景。

  記得年前大人們都忙著買東西辦年貨,媽媽又是買菜又是買春聯又是包餃子。我們小孩卻不像大人那樣忙。大年三十那天,媽媽讓我和爸爸貼好了春聯,爸爸忽然想起了忘記買鞭炮了。我們爺倆就決定一起下樓買鞭炮,來到賣鞭炮的攤位上,鞭炮的花樣可真不少啊!有沖天炮、旋轉炮、刺花炮、摔炮、禮花炮、黑蜘蛛炮、還有大炸雷。。。。。。反正各種各樣的鞭炮說也說不完。爸爸給我買了比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又買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和沖天炮又叫二踢腳,還有五顏六色的禮花炮。走在路上,我就忍不住往地上扔了幾個摔炮,摔炮摔在地上“啪啪”得響了起來,我感到好玩極了。

  到了中午,我就聽到震耳的鞭炮聲。爸爸也拿出了我們買的鞭炮。點上火只聽到鞭炮闢天開地的響了起來,整個樓層都回蕩著鞭炮聲。我躲在遠處捂上耳朵,直到鞭炮聲結束,我才敢走到近處看一看。接著,爸爸又拿出一個二踢腳,把它拿在手中,點上火只聽到“嗖”的一聲,二踢腳像小火箭一樣衝上天空,然後爆炸。我高興得拍著手,難道真正的火箭就是這個原理髮射上天的嗎?

  到了晚上,整個城市燈火通明,天空中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我點燃了一個刺花炮,刺花炮“刺刺”的發出耀眼的火花。我把手舞動起來,刺花炮跟著我的手臂舞動,劃出一個個閃亮的光環。接著,爸爸開始放最美麗的禮花炮。點上火一個個五顏六色的綵球從禮花炮的炮管中衝上天空,色彩斑斕美麗極了。快到最後的時候,只聽到“嘭”的一聲,從炮管後面冒出一股黑煙。我和媽媽嚇了一大跳,只見爸爸的手和臉被薰的烏黑。我和媽媽看到爸爸這個樣子,笑得前仰後合的。爸爸哭笑不得的說:“都是劣質炮惹得禍,以後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再賣劣質炮了!”

  這個除夕我過的真得很快樂,這是我最快樂的春節了。

  2

  這個春節我過的非常愉快,我們都穿上了新衣服,拿到了壓歲錢,嚐到了美味的飯菜,玩到了千姿百態的煙花鞭炮,看到了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情景。

  大年初四,我去姥姥家拜年,見到了夢寐以求的遠征弟弟,我們一起玩踢足球,跳繩,我們比賽著,看誰考第一,並炫耀著自己的考試成績。好開心,跟喝了興奮劑一樣,就在我們準備走的時候、遠征突然哭了起來,我以為是誰欺負了他,但一問才知道,遠征是因為捨不得我們,才哭了。

  這個春節真有意思!我過的非常愉快!

  3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而其中就屬春節最盛大,給我的印象也最深。

  這一天,我常常會很早就起床,儘管昨晚看晚會十二點多才睡覺,但早上還會挺有精神,是太興奮了吧。然後穿新衣,要壓歲錢,吃餃子,一切程式完成後我要去奶奶家,奶奶屋裡總是很熱鬧,因為有許多人會來拜年,躺在熱乎乎的炕上,嗑著瓜子,好愜意。

  春節必然要放鞭炮,當然,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手裡自然會有一些小炮仗,有擦的,有摔的,有點的。我是不敢玩的,我怕它們在我手裡就爆炸。我的那位表弟特調皮,在院子裡到處扔炮仗,嚇得我都不敢出屋門,怕中了他的埋伏。

  我雖怕炮仗,但那種拿在手中的煙花我是不怕的。晚上,點一根揮起來特漂亮,還有飛向天空的煙火也很漂亮,五顏六色,千姿百態,我想在春節唯一能與之相媲美的就是家門前掛著的燈花了。人們把它們擺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一通電閃呀閃的,把節日的喜慶又增添了一倍。

  春節最不能少的一步就是包餃子,薄薄的皮兒厚厚的餡兒,那味兒,美!尤其是芹菜瘦肉餡的!現在越發感慨人類的智慧,可以創造出如此美味的食物。

  每次包餃子,我都會主動要求擀餃子皮,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餃子皮以圓和薄為棒,並且要薄得勻稱,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一手搓擀麵杖,一手轉餃子皮。我還是經驗不夠,花了很長時間,硬是擀出了一片長方形餃子皮。 餃子皮很重要,可包餃子時的動作也關係著餃子的俊與醜。包餃子時,最好捏住兩邊的皮往中間鬥,所以餃子餡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我也只是聽媽媽這麼說,我要真做起來,只會幫倒忙。看來,要學好一門手藝可真不容易。

  我不知道別處的春節習俗是怎樣,可家鄉的習俗就如此,簡單卻也蘊含了祖祖輩輩代代濃縮的精華,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家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春節也變得更讓人期盼。

  4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專案.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裡.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因為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聽著窗外陣陣的爆竹聲,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為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