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徵文5篇

  近幾年,我們祖國的家鄉的變化真是越來越快,越來越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徵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徵文1:

  “村裡不僅通了電,自來水、標準化衛生室、便民連鎖超市全都有了,每家的新房也都建起來了,院牆是又美觀又直溜,還畫上了‘十個全覆蓋’漫畫呢。”說起現在的生活巴彥農場的老百姓總有說不完的話。

  “舊貌換新顏,生活環境靚了,鄉村風氣好了,群眾心裡暖了,村民生活幸福了!路變乾淨了,院牆整齊了。過去一下雨,村裡的街道上全是大泥坑,路旁的幾個露天糞坑,汙水橫流,蚊子、蒼蠅亂飛。”回想起以前的情景,村民趙麗連連搖頭。提到“十個全覆蓋”,趙麗的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笑容,“今年,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走到哪兒都清清爽爽的。人們幹勁兒更足了。”

  村民郝柏說起自家的新房,也忍不住發出了由衷地感嘆:“我67歲了,過去眼看著別人家都住進磚瓦房,心裡很著急。現在好了,趕上‘十個全覆蓋’的好政策,幫我家圓了這個夢。”

  傍晚時分,在農場辦公室前的文化廣場上,幾十名婦女正隨著歡快的音樂跳著廣場舞。“現在生活好了,和姐妹們一起聽著音樂跳跳舞,扭扭秧歌,感覺每天都過得特別開心。”她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一大片民居區錯落有致,顏色鮮豔的彩鋼瓦屋頂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光。設施齊全的休閒廣場、寬敞明亮的綜合服務體、電視機前職工群眾的幸福笑臉,勾畫出一幅靚麗多彩的新農村畫卷。

  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徵文2: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情!家鄉的山水滋養了我們,家鄉的親人哺育了我們,家鄉的文化薰陶了我們,家鄉,在我們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記。新中國成立了60週年,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家鄉與祖國同步發展,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家鄉福清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

  福清是個美麗富饒的沿海城市,也是個地地道道的僑鄉。這改革開放60週年以來,福清從一個“土包子”鄉村變成了一座繁華的城市。這點點滴滴的改變從我們眼皮子底下溜過,不知不覺中,福清就變成了我們天天腳底下踩著的眼前這片熱鬧的城市了。

  從前,我們住的都是用稻草蓋的房子,風一吹就搖搖欲墜,雨一下家裡就溼漉漉的,屋頂直漏水;現在不同了,一幢幢別墅拔地而起,一層層套房疊在一起,不用說颳風下雨,有的還能防5級地震呢。

  以前,街上全是坑坑哇哇的黃土地,騎著自行車還抖個不停,走路還得小心點,一不小心踩著哪個洞,把腳扭了可不好;現在的大街上全是平坦的水泥路,四輪車也穩穩地在上面行駛,走路穿著高跟鞋也不怎麼容易扭傷腳了。

  以前大家每頓飯吃得都不怎麼飽,還經常有了上頓沒了下頓,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肉;現在,我們不但頓頓有肉,還有人挑食,什麼都不想吃,專門吃一些對身體有害的食品。

  以前大家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縫製,冬天手腳都凍得通紅,衣服穿得也是有數不清的補丁,太小了也得穿在身上;而現在大家每個人都有漂亮的衣服,花花綠綠,十分漂亮,有許多人都是衣服一壞就扔掉,太小了也馬上扔掉,連我看了都覺得可惜。

  以前人家結婚只要有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就是最體面的婚禮了;而現在結婚要有房.有車.傢俱齊全,還要有臺電腦,沒有這些,還沒人想跟你結婚了......

  現在跟以前一比,我們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竟然還無理取鬧地說我們的命太苦了,還要這要那的。福清的新變化太多太多,我們聊上三天三夜也聊不完。我們現在也要好好讀書,將來也要為建設福清和祖國出一份力。

  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徵文3:

  祖國一天天的壯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如今,時隔4年沒回家鄉的我在暑假期間回到故鄉,而家鄉的變化卻讓我大吃一驚!

  以前泥濘的土路,現在變成了寬闊的大馬路;以前搖搖欲墜的土房子,現在家家戶戶變成了曠闊舒適的大平房;以前連一個像樣的小學也麼沒有,如今,偶爾在鄉村小學旁還能聞到書香的氣息,還能聽到孩子們的歡笑!看到這一幕幕,我驚訝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這時,爺爺笑了兩聲,開心的告訴我:“是啊,鄉村變化真的太大了,你瞧,前年咱村全家全戶只有30臺彩電,今年,不僅每戶都有了彩電,有得還買了汽車和電腦呢,村民們真是越來越富了,生活也越來越好好了呢!”正高興著,迎面來了個黃婆婆,她騎著摩托車,臉上掛滿了金秋的喜悅,樂呵呵的對我們說:“呦,妞兒回來了,幾年不見,都長成大姑娘了!”“呵呵,是呢,婆婆,您上哪裡去啊?”我也笑著對婆婆說。“我啊,剛才城裡回來,賣了點蔬菜,這不掙了500多元呢!”婆婆聽了我的話,彷彿更高興了。“哈哈,還真是恭喜您嘍,又創收啦!”爺爺也笑著說。“哪裡哪裡,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你們好好玩!”婆婆衝我們揮揮手,騎著摩托車走了。看見婆婆這麼高興,我更加確認了家鄉變化有多麼大。

  其實,家鄉的變化之所以這麼大,都是因為有著黨的幫助和關懷,我堅信,明年再次回到家鄉時,她變化更令人興奮!

  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徵文4:

  近幾年,我們家鄉的變化真是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就拿最近的新變化去我舅爺家的那條路來說。

  舅爺家住在關廟,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每年的春節,我們都要去舅爺家拜年。以往,汽車開在坎坷的土路上,我們在車裡搖搖晃晃,骨頭都要散架了。特別是在雨後的土路上汽車根本開不進去,下車走,鞋子又泥又水,真困難。

  今年春節,我們照往常一樣要去舅爺家。我擔心我又要在車裡玩兒蹦蹦床了,可汽車開了幾十公里,車還是平穩行駛著,我納悶兒了,直到我往窗外一瞧才發覺,從前的土路不見了,展現在我眼前的而是一條幹淨整潔的公路!我暗暗心想:“哇噻!新修的公路太漂亮了!以後來舅爺家在車裡再也不用玩兒蹦蹦床了!”

  家鄉的新變化好有很多,我想這一些都是改革開放的好。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我們的家鄉變化獻出一份力量。

  十個全覆蓋家鄉新變化徵文5:

  十年前的柳州市,我們還真不知道是什麼樣兒!因為我們今年才十一歲。帶著疑問我們便向老人們去討教。

  聽說,十年前的柳州市道路狹窄,街道兩邊的房屋破舊。人們大都安步當車,路上的摩托車大都是公安局辦案用的,小汽車更少見。街上商店稀少,商品匱乏,人們採購物品需要排隊,按計劃供應,買米麵要糧票,買布要布票,買肉要肉票……,那個年代即使過年想買一件新衣服也不容易。每當夜幕降臨,街道很是寂靜,人們都早早地上床休息,街上漆黑漆黑的,更談不上什麼夜生活了。

  十年後的今天,柳州市煥然一新,變化真是很大。聽我來給您說說吧。

  柳州市的變化首先要數馬路的變化:昔日一下雨,好幾天水位都無法下降的街道,如今被改造成了路旁風景怡人、排水設施齊全的柏油大馬路,更是雄偉氣派,為老百姓的出行帶來了方便。外地遊客一下車,便感到像到了一個大城市一樣,令人刮目相看。當然,變化最大的要數城南廣場一帶。夜幕下的步行街,四處燈光閃閃,有寬敞的街道,漂亮的建築,五顏六色的花草,還有新鮮的空氣。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都喜歡來這裡,有說有笑,開心地散步,縱情地唱山歌,盡情地玩耍。老爺爺、老奶奶們都喜歡在老年活動中心裡唱歌、表演……,自娛自樂,還吸引了許多遊玩的人觀看呢。每天清晨,城南廣場又是居民們鍛鍊身體的好場所,他們有的打拳、有的踢腿、有的跑步……。通過晨練,人們相互熟悉了,甚至交上了好朋友,真是其樂融融。

  城北還有音樂噴泉。夜晚,那裡燈火通明,華燈齊放,高達30米的噴泉水柱更是顯眼,人們都喜歡圍在噴泉周圍欣賞水柱多彩多樣的變化,噴泉的南面還有用石頭雕刻的壁畫,壁畫都記載著劉三姐的故鄉――柳州市的一段歷史。每逢節假日,音樂噴泉更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無數盆鮮花組成一個個大花壇,把音樂噴泉裝點得猶如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音樂噴泉真是秀美典雅的景觀區啊!

  柳州市的變化還有很多,比如:工業、農業、教育等等方面,真是數不勝列舉。我們相信再過十年,柳州市一定像一顆美麗燦爛的明珠,鑲嵌在我國西南邊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