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語文成語故事_歷史故事

  成語故事已經成為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等學科研究課題中的重要分點,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趣味語文成語故事。

  趣味語文成語故事1:垂頭喪氣

  唐朝末年,政治腐敗,各地的藩鎮,都擁兵自重,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北方的兩大藩鎮李茂貞、朱全忠為了控制當時的傀儡皇帝唐昭宗,把持朝政,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當時有個叫韓全誨的宦官,和李茂貞有點交情。他生怕朱全忠先打到京城長安,自己的性命難保,就哭著勸皇帝說:“朱全忠如果打到長安,一定要皇帝禪位給他。臣下不忍心看到大唐江山在皇上手中失去,不如皇上到陝西鳳翔去依靠李茂貞,再討伐朱全忠。”

  昭宗起先不答應,韓全誨就放火燒樓,最後逼著昭宗到了鳳翔,朱全忠則緊追不捨,一路打到鳳翔,把鳳翔府團團圍住,晝夜攻城。

  圍城日子久了,城中糧食不夠吃,餓死了許多士兵和百姓,連昭宗也吃不飽。不少大將不得不出城投降了朱全忠。李茂貞也慌了,於是寫信給朱全忠說:“這次禍亂,是宦官韓全誨等人造成的。我害怕皇上被壞人利用,您當時又沒有趕到,只能讓皇上在鳳翔住下。既然您有心主持社稷,我願意鼎力相助。”

  韓全誨等一批宦官把昭宗逼到鳳翔,等於幫李茂貞劫持了皇帝,原以為立了大功。不料李茂貞無能,竟要把皇上交給朱全忠。這樣,他們幾個的性命一定不保。所以韓全誨和其他幾個宦官越想越害怕。大勢已去,又沒有其他辦法可想,一個個垂頭喪氣,默不作聲。

  果然不幾天,昭宗便下命令處死了韓全誨等一批宦官。不久,昭宗也被朱全忠殺死。

  趣味語文成語故事2:甕中捉鱉

  北宋末年,梁山好漢在山東起義,擁戴宋江為首領。起義軍紀律嚴明,殺富濟貧,鎮壓土豪劣紳,屢屢挫敗朝廷派來討伐的軍隊,聲威震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

  在離梁山泊大寨不遠的山下,有個杏花莊。莊上有個小酒店,開酒店的老漢叫王林,家中有一個十八歲的女兒,名喚滿堂嬌。滿堂嬌出落得美麗動人尚未許配人家,與老漢相依為命。父女倆雖不富裕,日子倒也過得平靜。

  有一天,兩個地痞流氓竄來酒店喝酒。酒足飯飽後,不但不付酒錢,還對年輕美貌的姑娘起了歹念,強行將她搶走。老漢被一腳踢翻在地。兩個惡漢嘿嘿冷笑幾聲,說道:“俺們是梁山好漢宋江和魯智深,你敢不從?!這小娘子陪我們玩兩天就回來,你如聲張出去,小心老命!”說罷揚長而去。

  正當老漢悲憤欲絕的時候,梁山好漢李逵路過酒店。聽說宋江和魯智深幹下這等傷天害理的事,生性耿直的他怒火中燒,決心上山找宋江和魯智深算帳。

  李逵急衝衝趕回山寨,大鬧忠義堂,手提板斧要砍梁山大旗,並逼著宋江和魯智深下山與老漢對質。當李逵知道錯怪了宋江後,羞愧萬分,命人將自己捆綁起來,向宋江賠罪。

  這時,老漢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報告,說那兩個惡漢又來了,被他灌醉後在店裡酣睡。李逵興奮地說:“來得正好,看老子甕中捉鱉,收拾這兩個壞蛋!”

  李逵手提板斧,叫老漢前面帶路,火速下山,終於除掉了這兩個冒充梁山好漢、敗壞梁山名聲的地痞流氓。

  “甕中捉鱉”的成語便來源於李逵之言:“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趣味語文成語故事3: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加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主持朝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成語“退避三舍”便由此而來。

  

看了趣味語文成語故事的人還看了:

1.小學趣味成語故事

2.一年級語文成語故事

3.語文書上的成語故事

4.150字成語故事

5.小學成語故事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