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的歷史典故

  百折不撓是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百折不撓有什麼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夥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讚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

  百折不撓的解析

  百折不撓bǎi zhé bù náo

  [釋義]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語出] 漢·蔡邕《太尉橋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正音] 折;不能讀作“zhē”或“shé”。

  [辨形] 撓;不能寫作“僥”。

  [近義] 百折不回 不屈不撓 堅韌不拔

  [反義] 知難而退 一蹶不振 半途而廢

  [用法] 多形容意志堅定;不畏困難;堅持到底的用語。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不屈不撓”;都有“堅毅、不退縮”的意思。有時可以通用。不同在於:~偏重指“不動搖”;多形容意志堅強;“不屈不撓”偏重指“不屈服”;多形容鬥志頑強。~還含有“受到無數次挫折”的意思;“不屈不撓”沒有。

  百折不撓的造句

  1、沒有千錘百鍊,沒有百折不撓,哪有今日的成就?

  2、愛迪生在多次實驗失敗的情況下,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材料。

  3、在學習中,會遇到無數困難,我們發揚百折不撓的精神,直到最後的勝利。

  4、他所以能成就一番事業,就是因為百折不撓啊!

  5、國父就是憑著百折不撓的精神,終於推翻滿清,建立民國。

  6、紅軍在萬里長征途中,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百折不撓努力,終於勝利地會師。

  7、這件事相當棘手,且讓我們以百折不撓的毅力來完成它。

  8、能堅持己志、百折不撓的人,都是勇士。

  9、憑著百折不撓的精神,終於使女友接受他的求婚。

  10、無數革命先烈百折不撓的抗爭,才換來新中國的成立。

  11、愛迪生說天才是一分靈感,九十九分的努力。可見百折不撓的精神,才是成功的關鍵。

  12、保爾正是以他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才成就了他美麗的人生。

  13、在學習中,會遇到無數困難,我們發揚百折不撓的精神,直到最後的勝利。

  14、要登世界高峰,得有百折不撓的毅力。

  15、面對困難,我們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16、他的意志堅強,百折不撓,終於克服了種種困難,取得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