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玫瑰木吉他對比

  對比巴西玫瑰木吉他和其它的吉他製作材料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玫瑰木為什麼那麼貴?印度玫瑰木與巴西玫瑰木的區別有哪些?

  玫瑰木近年價格走高主要是因為原產地禁伐導致庫存木材價格上漲所致。

  印玫和巴玫主要區別看木紋,印玫木紋比較平直,排列較均勻,後者完全相反,巴玫木紋非常彎曲很難找到平直對稱的木紋,另外疤眼較多。

  音色上巴玫背側板的琴比印玫要稍微通透一些,延音也更充分一些,但個人感覺並不是那種非常明顯的區別。價格上巴玫要貴好多

  桃花心木和玫瑰木吉他音質區別

  全單板終極配置:桃花心木琴頸 烏木指板 雲杉面板***紅松和白松*** 玫瑰木背側板***巴西玫瑰木最好 現在基本都不會低於四萬***。好的有桃心木***聲音較亮***,玫瑰木***聲音柔和,但比桃心木貴***,當然還有楓木***聲音脆亮***,這是主流的材料。

  相同工藝和製作師的前提下, 用玫瑰木做背側的好於桃花心木。

  玫瑰木:

  1、音色甜美、 圓潤、 高音明亮通透、 低音沉穩、 延音也不錯。 聲部清晰不渾濁,指彈首選。

  2、高音低音的落差很大,音色表現更加豐富。適合掃弦。

  3、質軟,彈性好,對低頻響應尤其大, 中高頻動態好,柔和富有變化, 相對於桃花心木悶一些。花心的中頻更好,適合指彈, 較溫暖些。

  桃花心木:

  1、材質硬一些, 高頻響應靈敏,音色亮而甜。

  2、桃花芯聲音反應靈敏,偏亮,適合新手尤其是女生,玫瑰木聲音偏低沉悠揚,需要用力彈音色才能出的來。

  3、桃花心木一般是用來做琴頸材料, 音色明亮、延音好、低音較好,相比玫瑰木音色較幹。

  低價琴,面板最重要,琴絃震動通過琴橋傳導給面板,面板共振放大聲音,背板將聲音聚攏發射。雖然影響音色的主要因素是面板木材,但是雲杉+玫瑰木是永恆的經典!

  印度玫瑰木對比巴西玫瑰木

  自打從大一時候開始自學吉他以來,從當時17塊錢的蜻蜓牌吉他開始學生時代。

  大學畢業後,工作有了收入,開始買了超過100元的紅棉。

  我一直不喜歡電箱,始終喜歡純木琴。

  我覺得電箱是一種對音樂的包裝,任何包裝都是對原音的破壞!

  當然,為了商業演出掙錢謀生的,談不上這些道理。

  吉他對於他們來講,只是一個掙錢的工具而已。

  懷抱一把木吉他,淺吟低唱,這才是音樂人生。

  音樂會,人山人海,要追求效果,恐怕要求不插電的話,會有點困難。

  第一次用到全單的吉他,是在王府井體育用品商店的樓上買到的雜牌美國吉他。

  店員是這樣說的,美國名牌。後來我發現揹帶是GIBSON的,吉他卻是一個雜牌。

  這把全單琴,因為我的無知與懶散,結果在沒有任何保養的情況下,多年以後它就果斷的,悲壯的開裂了。

  多年以後,我開始知道真正的著名品牌是啥。

  於是先買進一把泰勒的BABY2,馬丁的小琴質量感覺不太好,不如泰勒。

  泰勒的GSMINI也不錯。

  但是,大琴還是馬丁給人的感覺更高一籌。

  我原來曾經很喜歡D15,桃花心木的暖色調顯得很特別。

  不過,最終還是收了一把D28,應該算是馬丁的標配吧。

  D28的音色,我個人感覺屬於很均衡的型別,有點內向,音色彈起來並不很跳躍,也不如泰勒一樣向外噴發的感覺,有點溫柔,大家閨秀的味道。

  高階琴,也看過泰勒,fender,吉布森之類,但是感覺能在木琴上和馬丁媲美的,還真不算太容易。

  泰勒和fender都是偏向於電箱了。吉布森的木琴有點亂,低端的艾披風有點模仿和攪局的意思,過於濃豔,有點菸花女子的味道。

  D28多年後,我最終還是收了一把老的D41.

  馬丁的高階琴,自然是4系列了。D45太貴,屬於土豪的選擇,我們這些粉絲的心理承受力暫時還負擔不起。錢多的花不了的時候再說。D100,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不過,我的理念是,不能純收藏,收一把琴供在那裡一點意思也沒有。

  要買琴,就是為了玩的,一定要彈!

>

  拿到D41的時候,儘管是20年前的吉他,一陣濃烈的木頭香味仍然是讓人心醉。就這樣被你征服,相信很多人入手D41這樣的琴,都會有類似的感覺。

>

  馬丁4系列的琴頭標誌和旋鈕有變化。據說製作的時候,木材的選用,木材的乾燥時間都不一樣。D41的木材存放時間長的多,徹底乾燥的木材,道理上來說變形的可能性很小。

>

  D28的烏木指板,小圓點品位。

>

  漂亮的D41烏木指板。貝殼鑲嵌很工整,細膩,賞心悅目。

>

  不比不知道。20年的D41的雲杉面板,透出一種年代久遠的紅色來。豎條紋很明顯,橫紋像流水一般。D28的面板就顯得蒼白許多。15年和40年的木材,就是這樣的反差嗎?馬丁這樣的琴,據說是至少玩3年才能完全開聲。因為木材的存放年份不同,D41比D28要輕許多。

 

  D28是標準的印度玫瑰木背側板,顏色發烏,發暗。D41呢,明顯不同,發紅,條紋也不盡相同。SOLO琴行的兄弟說,這肯定是巴西玫瑰木。我查了一下資料,巴西政府是在1992年停止出口巴西玫瑰木的。我這把D41是1992年產的,應該是巴西玫瑰木。

>

  我仔細對比,的確兩個背板的木料差別很大。木紋有本質的區別,不是年代久遠能改變的。如果1992年巴西停止出口巴西玫瑰木的話,馬丁工廠還有一定的庫存夠用幾年,如果這樣判斷,可能1995年之前的馬丁高階型號,是不是也有可能還用巴西玫瑰木呢?

>

  側板的對比,因為光線的原因,不算很清晰。但是可以看出木紋是完全不同的。D28的條紋均勻細長,D41則是粗大不均勻。

>

  這把21年前的D41是老琴,箱內的標示都和新的D41不一樣。新的馬丁每一把琴都有自己的編號。而老琴,只有一個簡單的年代的編號。原裝的琴盒也有少許的差別。

  我在琴箱裡看到英文的提示,說是D41要使用中度或者輕柔的弦才合適。

  按SOLO琴行的兄弟評價說,這把老琴儲存的還算不錯,彈起來就是好聽。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