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標準尺寸

  古典吉他有其標準的尺寸,根據性別和年齡會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古典吉他***Classical Guitar***是吉他演奏中藝術性最強的一種,與鋼琴、小提琴並稱世界三大古典樂器。通常以獨奏或二重奏的形式出現,一般以演奏傳統的古典音樂為主。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古典吉他造型優美、典雅,指板扁平且略寬,音箱較厚。裝有三根尼龍琴絃和三根金屬纏弦***尼龍弦外纏一層細金屬絲***,琴絃橫拉於共鳴箱上,用手指撥動琴絃發音。一共有19個音品,指板與音箱銜接處為12音品。音孔呈圓形,下方無擋板。面板和底板都成水平面。古典吉他有弦長650mm***標準的***、655、665、640、630、580、550mm等幾種。

  現代古典吉他的標準弦長為650mm***25.6英寸***左右,整個琴身長度為965mm-1016mm***38-40英寸***,自從 Antonio de Torres Jurado ***1817.6.13—1892.11.19,西班牙吉他演奏家與吉他製作家***確立650mm弦長以來,吉他弦長一直保持在640-650mm***25.2—25.6英寸***左右,這個弦長是小提琴絃長的一倍左右,小提琴的調音比吉他高一個八度,因此,吉他的1弦應該可以用於小提琴的1弦。

  適合兒童使用的吉他整體尺寸較小,品格之間距離更窄,以適應兒童較小手型的需要,小吉他的弦長一般在484-578mm***19-22.5 英寸*** ,整體琴身尺寸為785-915 mm ***31-36英寸***,一般標準尺寸的吉他稱為4/4,小一些尺寸的分別稱為:3/4,1/2,1/4。

  下面是幾種尺寸吉他的長度參考列表***這些長度並不是固定的,吉他製作師製作吉他的實際尺寸可能會有所調整***:

  4/4 650 mm ***25.6 英寸***——大約適合11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使用

  3/4 578 mm ***22.75 英寸***——大約適合8-11歲兒童,身高在1.35米到1.5米左右 1/2 522 mm ***20.5 英寸***——大約適合5-8歲兒童,身高在1.15米 到1.35米左右 1/4 484 mm ***19 英寸***——大約適合4-6歲兒童,身高在1米到1.15米左右

  選擇吉他時應當根據吉他的弦長***琴橋至琴枕之間的弦長***來作為選擇的依據,而不能將琴身的整體尺寸作為選擇的依據;另外,不同的吉他型別,因其製作工藝的不同,同樣的弦長實際的琴身長度會有很大的不同。

  古典吉他左手指法練習

  練習1:左手按弦-離弦及移動的基礎練習 第⑤弦

  ①這是一條在同弦上左手按弦與空弦交替的半音階上下行練習。每次練習時左手必須用同一指完成。

  ②左手可先用容易立起來和控制到位的2、3指練習,然後再用1、4指練習。

  ③這條練習可先當作左手手指體操練習,右手先不加入撥絃。練熟後再加入右手。

  ④加入右手時可先用靠弦,p指彈低音,i、m、a各彈一根弦的連撥方法,練熟後高音弦可改用im、ia、ma或其他的交替彈法。靠弦練熟後可試用i、m、a練習不靠弦。

  ⑤這條練習可先在低音三絃上練習,以防止雜音的產生,然後再練習高音弦,我們這裡只給出第五絃的例子,其他弦上的練習請大家自己寫出樂譜作為寫譜練習,然後再一一練熟。

  ⑥除第一和最後一小節外,每小節可單獨反覆。

  練習2:左手按一離弦與移動的進一步練習 第③弦

  ①這是一條自然音階上下行練習。練習方法和要求與上面半音階相同。在其他弦上的練習請大家自行寫出。

  ②這條練習除訓練左手按一離弦和移動外,還用來練習各弦上不同把位的音位,請大家在練習的同時唱出各音的音名和音高來,同時進行視唱練耳的基礎訓練。

  ③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在練習完c調的練習後,還可加一個升號,兩個升號…,一個降號,兩個降號…等各調上進行進一步練習。

  ④以上所有練習請先用中慢速練習,只有一個速度練熟時才可換用更快的速度。

  ⑤這條練習只給出了第三絃上的例子,其他弦請自己先作為寫譜練習寫出樂譜,再一一練熟。

  古典吉他換把技巧

  左手的換把技術在吉他技術中是極端重要的。吉他的品格有十九品之多,而按弦的手指手指只有四個,如何在把位變動中保持音樂的連貫和流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換把技術的好壞。左手在指板上的運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手指從①弦到⑥弦之間的橫向移動,這種運動的幅度一般不大,最大也不超過①到⑥弦的範圍;第二類是手指從低把位到高把位的縱向移動,如我們在前面按-離弦練習中的單指移動練習就是縱向移動的一種,這種移動由於變動範圍很大、種類很多,所以在左手技術中更為重要,換把練習就是左手縱向移動的集中訓練。

  在學習換把位練習之前,我們先來談談把位的概念,左手在指板上高低位置的不同叫做把位,我們常用1指在不同品格上所處位置來表示左手所在的把位。如1指在第1品位置,叫做第一把位,1指在第5品位置時,叫作第5把位…在吉他樂譜中把位常用英文、西班牙文或其他語言的縮寫,並在後面加上阿拉伯數字表示,如Pos5、P.6、C.8、B.7等,有時把位也單用羅馬數字表示,如: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表示第一,二,三…到第十一把位。以上C與B除表示把位外還表示1指要在這個把位橫按。

  換把練習可分為四種,第一、二種只有移動動作,沒有跳動動作,我們稱為移動換把,第三、四種不但需要以移動動作做準備,還需要以跳動動作換到新的把位,我們稱為跳動換把。換把:

  移動換把:第一、二種只有移動準備,無跳動動作。

  跳動換把:第三、四種分為移動準備和跳動兩個步驟。

  下面我們以第②弦為例,給出各種換把練習。

  ①其他弦上的練習和第②弦上相同。

  ②上行時儘量保留指法,4指按好後其他指再離弦做收縮準備。下行時1指按好後再做收縮準備。

  ③左手拇指始終與2指相對,與左手同步移動不能出現拇指換把時超前或滯後的現象。

  ④跳動移把時跳動前的收縮準備不能過多,應以第二種換把時的位置為度,過多容易導致左手緊張和技術變形。

  ⑤跳動時除拇指外,其他手指均應離開弦後再運動,禁止在弦上滑動;移動換把收縮準備時除按弦手指外,其他手指也應遵循此原則。

  ⑥左手各指垂直起落避免蹭弦出雜音。

  5、技術進階

  對於有一定程度的學生作為日常訓練的換把練習,還可以和其他基礎練習結合起來以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常用的有①節奏變化②結合圓滑音。以下列出這兩類的一些變化。

  除此之外,換把練習還可以結合揉弦技術和右手不同的撥絃技術,甚至和裝飾音練習結合進行更深入的練習。結合圓滑音練習

  6、低音三絃上的音符和練習

  1、低音弦第一把位的音符

  吉他第一把位低音三絃的音符見右圖,對應的五線譜上音符和指法如下:

  ①以上練習都用P指靠弦彈法演奏。

  ②以上練習分別用4/4拍、3/4拍和2/4拍寫成,請數好拍子並打拍子練習,有條件的同學可使用節拍機。

  ③請注意第二條練習第3小節的臨時升降號、還原號。

  ④第五條練習中同時出現了二分附點和四分附點音符,請注意時值的劃分和拍子的打法。

  2、低音弦第五把位的音符

  我們看到低音弦第五把位的音符形成了一個八度的小調音階,以下我們用這八個音寫成四條音階練習供大家學習:

  ①第2條和第4條練習中出現了連續的八分音符,請注意練習八分音符半拍一個音的拍子打法。

  ②第3條練習中出現了三連音,注意三連音要均勻,打拍子時注意每個音都數“123”,這有助於掌握三連音。

  ③參考作業:以上用自然音組成的小調稱為自然小調,常用的小調中還有把每個5都升高半音,變成#5,同時也改變了小調和聲結構的和聲小調,請大家自行把以上各條練習改成和聲小調進行練習,同時在五線譜本上進行寫譜訓練。

  ①整條練習全在第五把位演奏。

  ②這條練習以後還可用來作為揉弦的練習材料。

  3、綜合練習

  這條練習中出現的第③弦空絃音可用i指來彈,也可用p指彈。

  練習中出現的第三絃上的音用左手2指來按,和5一樣用P或im指來彈。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