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柳色閱讀題答案

  《年年柳色》文中以“年年柳色”貫穿全文,那麼記憶裡的柳色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年年柳色》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年年柳色》陳忠實 原文閱讀

  ①早晨出門,無意間的一瞥,路邊的柳樹枝條上長出一片鵝黃的嫩葉,畢竟是春天了,這是瞬間發生的一種本能的心理反應。幾乎同時映現於腦際的景緻,便是家鄉灞河岸邊獨成一景的柳色,還有迴響於心底的李白的詞句,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②禁不住那一抹鵝黃色的嫩葉的誘惑,約一二鄉友回到灞河灘上,在瞥見那一派柳色的瞬間,我頓生遺憾,不過遲來了三五天,柳樹枝條上的葉子已經轉換成綠色了。眼前的灞河和河上的橋,以及河邊橋頭的柳色,既不是李白們千古吟誦的柳色,也不是我記憶裡的柳色。

  ③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在灞橋南頭的中學讀書,學校的北圍牆緊貼灞 河河堤的南坡。站在灞橋上遠眺,柳樹的綠葉順河而上而下綿延三五十里,成為一種令人驚詫又浮泛詩意的獨特景象,自然可以理解歷朝歷代的詩家詞人,何以會留 下無以數計的吟誦灞河柳色的詩章。而我所親見的柳樹下的風景,是我的同學在河堤上讀書,或是於微明中在河堤上跑步做早操。我印象最深的是,每逢週六下午回 家,出學校後門便跨上河堤,開啟我正在閱讀著的小說,一路讀過去,不用操心腳下的磕絆,更不用擔心撞人碰車,那個時代的汽車很少,連拖拉機也是稀罕物,偶 爾有人騎自行車過往,總是騎車人繞著步行者。

  ④也有令人痛切的記憶,我在這兒讀高中的三年,正遭遇著共和國曆史上最不堪的 “三年困難”時期,飢餓的感覺是那個時代的人的共同體驗。每到鵝黃的柳葉剛剛冒出,不僅村裡和鎮上的居民爭相捋取,我和同學也爬樹攀枝,很小心地捋下嫩 葉,在一位當地同學的家裡煮熟,用溫水浸泡一夜,把柳葉裡的苦汁排除,再一勺一勺分給全班每一個同學。

  ⑤上世紀80年代,我又回到灞橋古鎮。剛進灞橋古鎮不久,便遇上早春河堤上一派 鵝黃的柳色,傍晚時分就散漫在河堤上沙灘裡,眼看著那鵝黃的柳葉一天天變得金黃,變成淺綠,又變成深綠色。有文學朋友來,我便引他到河堤上散步,無論說正 經事還是閒聊,無論是鵝黃的柳葉抑或是綠雲般的柳色,都令朋友陶醉。然而,好景不長,大約是我到古鎮的第二或第三年,我發現柳樹的葉子發生了異變,一棵又 一棵柳樹的葉子由深綠變成一種枯焦的黃色,剛剛入秋便落葉了,第二年就再也吐不出那誘人的鵝黃了;死去的柳樹已被人齊根鋸斷,留下一個圓圓的樁子。

  ⑥我現在和朋友漫步著的灞河長堤,依舊是那道老堤,面目卻全非了。這兒已經被改 造被裝點成公園了,得著灞河水的滋潤,正兒八經被命名為“灞河溼地公園”,河堤內外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其中不乏頗為稀罕的品種;河邊原來的沙灘,也是奇 花異草連片相間,柵欄圍護的木板小橋通到水邊;水邊長著密不透風的野生葦子,有水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鳧遊。

  ⑦但我還是偏重這個季節裡的灞河柳色。河堤內側的灘地上和河水兩邊的葦叢裡,有 連片的柳樹,還有獨撐一方柳色的單株,不像是人為的栽植,而是自然的野生。我和朋友倚在柳樹幹上閒話,那一株株柳樹已經有半抱粗了,柳葉剛剛從鵝黃轉換為 嫩綠,散發的清爽之氣瀰漫在空氣中,令我有一種發迷似的陶醉,記憶裡缺失的柳色終於得到補償了……年年又有柳色了。

  ⑧在灞水岸邊柳色之中漫步,和朋友少不得說到李白的詞句,“年年柳色,灞陵傷 別”。漢唐時期的灞橋是長安城的東大門,迎接貴客好友到此等候,以示敬重;送別也送到灞橋橋頭,依依不捨揮手;更有那些冒犯者被貶到遠方,親朋好友送別到 灞橋,就不僅是傷心傷情的告別,而是撕心裂肺的生離死別了。可以想見幾百年的王朝更迭中,灞河的河水裡石橋上柳蔭下落過多少淚水。站在柳色中的長堤上,隱 約可以眺見灞陵。灞陵裡安臥著漢文帝,陵墓選在白鹿原西端的北坡上,坡根下便是自東向西倒流著的灞水,史稱灞陵,白鹿原隨後也有了另一種稱謂——灞陵原。

  ⑨我現在看到的灞河,河水邊依依著青春男女,祖孫三代散漫在柳色之中,偶爾碰見多年不見的熟人,握手敘舊,也都是輕鬆歡悅的腔調,大約誰在這樣的柳色裡,都不會有撇不開的心事。這裡已經沒有傷別,依舊著年年柳色。

  ***選自2012 年4月24日《今晚報》,有刪節***

  《年年柳色》閱讀習題

  19.文章的開頭寫了什麼?有何作用?***4分***

  20.本文寫了哪些“記憶裡的柳色”?請簡要概括。***4分***

  21.以第⑧段為例,簡要分析本文表達上的兩個主要特點。***4分***

  22.通觀全文,試分析本文的結構特色。***6分***

  《年年柳色》閱讀答案

  19.寫作者看到柳條發芽以及引起的感想;***2分******第二問***引起下文,作者觸發“灞陵傷別”之情緒,與文章結尾寫家鄉現在沒有傷別作對比。***2分***

  20.中學讀書時在柳樹下的愜意活動以及感受到浮泛詩意的獨特景象;***1分***讀高中之時,爭相捋取柳枝嫩葉充飢令人痛切的記憶;***1分***上世紀80年代, 我剛回到灞橋古鎮令朋友陶醉的柳色***1分***以及不久柳葉發生異變、柳樹被砍,環境惡化的情景。***1分***

  21.①引用詩詞、化用文史資料。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點出柳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增添文句意蘊,增強文章的情趣性、可讀性。②以議論為主,綜合運用 記敘、描寫、說明等表達方式。既加強了“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意蘊,又使語言搖曳多姿。③採用聯想與想象的方式,增強畫面感,如“撕心裂肺的生離死別” “依依不捨揮手”等。***2分******答出兩條即可,每條2分***

  22.①運用插敘,如文中對“記憶裡的柳色”內容全部採用插敘方式。②以“年年柳色”貫穿全文。③將以前環境的惡化與現在的環境變好相互對比。④結尾以 “依舊著年年柳色”與開頭相呼應,使結構圓合,渾然一體。***每點2分,寫出三點並加以分析可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