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閱讀答案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是唐代詩人岑參的詩作,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故地的深厚感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閱讀材料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

  岑參

  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

  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閱讀題目

  對下面這首詩理解和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第一、二句表達了詩人舊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憐”一詞寫出了柳樹的嬌娜可愛。

  C.第四句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詩人依戀不捨的情懷。

  D.全詩通過虛寫柳樹,創造了生動美好的藝術形象。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閱讀答案

  D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賞析

  詩人重遊小時居住地,恍然多少往事湧上心頭。詩人感慨萬千,浮想聯翩,千頭萬緒,欲言還止,而詩人只擷取河邊楊柳意象來傳情達意。

  這是一首詠物詩,所詠之物是“汾上柳”,所抒之情是重返舊地的歡快喜。柳樹本是一種沒有感情的植物,而詩中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樹以動人的情感。詩的語言很平常,如說白話,可是一個“歸”字寫出了詩人對舊居的懷戀,故地重訪,就像當年回家一樣,自然而然,信步走來,寫出對環境的熟悉和親切感。舊地的一切,都像自家人一樣樸實真切,親在骨子裡。就連汾河邊的柳樹,微風拂來,依依流連,像是對作者打招呼,親暱可愛。

  詩的後兩句比擬手法新穎、別緻。特別是“也依依”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柳樹的嬌娜可愛,而且把柳樹對作者的不捨之情、留戀之意,生動地表達出來。而這種動人的話態,是作者重到“此地”,即題中“平陽郡”的心境的具體寫照,是“宛似歸”的形象描繪。這種物與情、情與境交織在一起的描寫。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使所詠之物栩栩如生,使所抒之情歷歷可睹。而且不正面說自己見到河邊柳樹生起依依之情,卻說柳對人依依,對面下筆,賦予柳以人格和情感,便使詩中平添一種感情交流的溫馨之情,藝術效果高超。

  詩人擷取河邊楊柳意象來傳情達意。自古即有折楊柳送別的風俗,古詩中亦屢見不鮮,詩人能化陳出新,意巧語奇。詩中即濃縮了詩人哽咽難述的追懷,記載著詩人當初與舊鄰長亭送別、依依不捨的動人畫面,也凝聚著詩人對故地的深厚感情。言短而意長,語淺而情深,楊柳依依之貌形象生動,俏如麗人,直有畫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