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汙染環境的建議書

  原本碧藍的天空像蒙上了灰面紗,清澈的湖水變得渾濁不堪,土地遭到嚴重的沙漠化和汙染。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臭氣。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參考。

  篇1

  尊敬的環保局長:

  上午好!今天,我冒昧寫了一封建議書,希望您能抽空閱覽一下。我知道,您為了能美化環境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是現在的小峽江卻是面目全非。不信您瞧,人們以及小學生把用好的垃圾袋呀,飲料瓶啊,等等,都一股腦的丟進了小峽江,那些垃圾浩浩蕩蕩地在水上漂浮著,大面積的小魚小蝦都因中毒不明不白無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剩下的已經渺渺無幾,再也挺不了多久了,小峽江的面目,一改美容,換成一副深綠而又混濁的面孔,再也不神采飛揚。小峽江的變故,又是誰之過?正是那些沒有環保意識的人亂丟垃圾,正是因為那些吝嗇的工廠為了自己的一些蠅頭小利排放汙水,也正是因為那些婦女為了自己的一些小便宜在江中洗衣服才會使小峽江滿身創傷……所以,尊敬的局長,立即行動起來吧!應該組織一個“珍惜生命綠色”的主題活動,讓大家齊心協力振奮起來。不要讓小峽江的悲劇再次重演!祝局長萬事如意!

  篇2

  尊敬的環衛局局長:

  你好!我是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關於環境保護的問題,我今天想跟你提點建議。

  地球是我們的家,也是我們的母親。地球無私地供給我們各種資源,讓我們有吃的,穿的,用的……我們本應該竭盡全力去保護她。但是,我看到的並不是這樣的,伐木工人砍倒一棵又一棵的參天大樹,卻不懂得砍一棵種一棵樹的道理,導致森林面積大幅度地減少,大量水土流失。人們沒有節制地用水,喝一杯水倒一杯水,灑一盆水的現象在我們身邊大量出現,我們地球上的淡水正在走向枯竭。煤礦的開採力度日漸加大,地下的礦物就像杯子裡的果汁一樣,被人們一口一口地“喝”掉,礦物遲早會被開採光的。各種各樣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一溝溝黑而發臭的廢水不斷流入清澈的河流,一股股飽含有害物質的濃煙直衝雲霄…像這們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為此,我向你提出如下建議:

  一。多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這樣就可以增加綠化面積,防止水土流失。

  二。各級各類工廠應安裝廢水淨化器和廢氣處理器,這樣就可以使江河不被廢水汙染,空氣不被廢氣汙染。

  三。儘量使用可快速溶解的塑料,這樣就可以減少白色垃圾的汙染。

  四。生活中逐步培養人們的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如汙水可以沖廁所,洗菜水可以澆花…

  五。通過各種途徑向人們宣傳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希望你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關注一下環境問題,它真的已經成為不能忽視的問題了!

  篇3

  全市廣大家庭:

  最近,國務院辦公廳明確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瀋陽作為工業大市,也是耗能大市,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除去工業、商服業用能外,家庭用能大約佔15%左右。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樹立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是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環節。廣大家庭成員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成員做起,從日常生活一點一滴做起,節能、節水、節電,自覺少用或不用易對環境造成汙染的物品,讓節約、環保理念滲透到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讓節約、環保型的消費方式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立節約型社會做出積極貢獻。為此,我們向全市220萬家庭發出倡議,“人人蔘與,戶戶行動,爭創節約、環保型家庭”。

  一、增強節約和環保意識,做節約和環保的倡導者和宣傳員。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廣大家庭成員要充分認識珍惜資源和保護環境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道德觀念;樹立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保意識;做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倡導者和宣傳員。

  二、養成勤儉節約和環保的生活習慣,做節約環保型家庭。在家庭生活中,多收集節約竅門,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形成“節約自家,奉獻大家”的良好氛圍。節約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加大對水的迴圈利用力度;平時擰緊水龍頭,不放長流水。節約用電,儘量使用節能型家用電器;不點長明燈,人離家時隨手關掉電源;儘量少用空調,空調溫度不低於26度;儘量減少開關冰箱的次數。節約用紙,多用手絹和抹布;紙張儘量兩面使用。節約糧食,合理適量購菜,避免浪費大量剩菜剩飯。減少使用不必要的“一次性” 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飯盒,儘量少用塑料袋,抵制白色汙染。

  三、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做節約和環保的監督員。廣大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節約和環保意識的培養,使他們從小養成文明健康、惜物、惜時和珍惜環境的生活習慣。要自覺抵制社會上的奢侈浪費現象,看到浪費能源、不利環保的現象要及時制止,積極營造人人蔘與,戶戶行動,爭做節約、環保型家庭的社會氛圍。

  同志們,讓我們時刻牢記,我國是世界12個貧水國家之一,有4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今年以來,我國有三分之二的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電甚至限電的現象。有水當思無水之苦,有電當思無電之痛。讓我們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積極參加市婦聯、市環保局開展的“節約進萬家”活動,在家庭生活中、在工作崗位上,貫徹勤儉節約方針,創造節約能源的方法,選擇科學、健康、節約、環保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國家節約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