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寫景作文

  白洋澱是河北著名的遊覽勝地,風景如畫,令人在歸途中,也會不住地回味著白洋澱那令人陶醉的美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姥姥家,姥姥家離白洋澱只有幾十裡地,二姨邀請我們一起去白洋澱遊玩。我們高興的出發了,汽車在公路上飛快的行駛,兩邊是綠油油的一望無際的田野。我和姐姐坐在車裡,一起欣賞這美麗的風景,媽媽和二姨交談著,談論著這裡的變化,她們離開這塊土地快20年了,家鄉的變化已經讓她們認不出來了。

  不知不覺間汽車已經駛進田間小路,道路越來越窄,兩旁的景色已經從挺拔的大樹、碧綠的田野變成了青翠的蘆葦叢。穿過幾個村莊我們到達了白洋澱,二姨的朋友已經在那裡迎接我們了。他們熱情的邀請我們來到澱邊的一家飯店,請我們品嚐具有白洋澱特色的午飯,有野鴨、薰魚、蓮子等。真是讓我大飽口福。

  吃過午飯,我們乘著租來的遊艇在白洋澱裡遊覽。遊艇在蘆葦蕩裡穿行,偶爾遇到迎面開過來的遊艇,船老大一打舵就會濺起高高的水花,打在我們身上全溼透了,大家都哈哈大笑。不一會,遊艇把我們送到水上景點文化苑,我們離開小艇登上水上走廊,走廊窄窄的,只能容下一個人行走,四周放眼望去,水面上全是荷花,一片片荷葉足有雨傘那麼大,有高有矮。粉色的荷花夾雜其間,微風一吹荷葉荷花隨風盪漾,真是美極了,我們高興地在這裡合影留念。

  離開文化苑,我們乘坐小艇又來到了國際風情園。這裡的景象與文化苑完全不同,有很多表演,有泰國的歌舞表演、海獅表演、鱷魚表演等。不過這裡最吸引我的還是怪坡,那裡有向上滾的球和向上流的水。我們在那裡站都站不穩。這是怎麼回事呢,經過詢問這裡的工作人員瞭解到這裡還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呢,據說這個牆和地面都是斜的,底下有磁性使我們產生的錯覺。

  一路走來,我們不但看到了白洋澱美麗的風景,還聽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白洋澱被稱為華北明珠,它既是華北平原的魚米之鄉,又是抗日戰爭根據地。當年小兵張嘎就是利用這裡的複雜地形抗擊日本鬼子,留下了很多故事。我想張嘎子村就是為了紀念他而修建的。聽我們的船老大說前幾年一個日本老兵來到這裡租了一架直升飛機,想看看白洋澱的變化到底有多大。簡直太有意思了。

  太陽快下山了,高興的白洋澱之旅結束了,我真捨不得離開這裡,他有那麼美麗的風景和那麼多迷人的故事吸引著我。

  篇2

  白洋澱是河北著名的遊覽勝地,風景如畫。去年夏末的一天,師生暢遊了白洋澱。

  那天清晨,一輛白色大轎車滿載著的歡聲笑語,迎著晨曦向白洋澱方向駛去。汽車在寬闊的馬路上顛簸,的心也顛簸跳動,急切地盼望快點到達。車停了,依次迅速下車。頓時,我好像置身於另世界:城市的高樓大廈被整潔的平房所代替;路上不時走過肩扛漁具的人,不時開過滿載著魚蝦的拖拉機和大車。

  來到澱邊,棄岸登舟,船慢慢向澱中劃去。小船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越劃越快。站在船頭,同學們放眼遠眺,樂在心頭。水面漸漸寬了,右邊蘆葦又高又密,望邊,風一吹,起伏如海浪,颯颯似松濤。我迎著涼風環視水面,奇異景色,目不暇接,真使人感到心曠神怡。

  澱中,又是一番景色。碧綠的荷葉連成一片,荷梗挺立,梗上的大蓮花豔麗多姿,比美。船在花間行,人在畫中游。澱水清澈見底,水中飄著水草,像毛茸茸的小球,像蜈蚣,像枝杈繁多的小樹……寬闊的水面一望無際,成群的白鵝用它那紅掌撥著碧水,歡快地遊在水面上,與遠處的綠葦粉荷相映,簡直美極了。放鴨人搖船持竿,慢悠悠地隨鴨群過後,留下一道道人字形水紋,水紋相交,激起小浪,好久才平靜下來。簡直是置身於一幅美妙的風景畫之中。

  這時,遠處傳來陣陣漁歌,水面漂來幾葉小舟,看著漁人那喜悅神色,大概又是滿載而歸了吧!漁人和撐船人打過招呼後,見小遊客,便扔過幾只蚌來。那些蚌緊閉著蚌殼,好像懼怕。而卻好像了寶貝,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包好,帶回家給媽媽看。

  太陽升到高處了,肚子也開始咕嚕咕嚕叫。我風趣地說:“該一下肚子的要求了。”這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船靠岸了,各自拿出好的點心,糕點在平時香甜無比,可面對此情此景卻味也沒吃。

  午餐後,大家圍在一起,划船人講起了雁翎隊的故事。聽著聽著,好像回到了那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當年的炮花,變成了的鮮花;烈士的鮮血,使的鮮花豔麗多姿。

  太陽西斜,陽光鋪著的水面上金光萬點,背陽的水面卻是一片碧綠。我站在澱邊的岸坡上,面對這美麗的晚景,不禁吟起白居易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在歸途中,我不住地回味著白洋澱那令人陶醉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