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焦山遊記作文

  遙望焦山,一如一塊碧玉浮在江中,江水環繞,樹木蔥蘢,蒼翠的竹木掩映著寺廟、樓閣,形成“山裹寺”的奇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今天的天空格外湛藍,今天的草地格外翠綠,今天的雲朵在天空唱著歌,跳著舞,今天我們格外高興,因為我們要去焦山秋遊。

  我們來到焦山的門口,遠望焦山,樹木蔥茂,宛如一塊碧玉漂浮在碧波之上,所以焦山還有“浮玉”的美稱。焦山素以“山裹寺”而聞名,這裡古樹參天,枝葉繁茂,在豔陽之下,顯得更加蒼翠。在綠樹的掩印下,寺廟的飛簷隱約可見。

  我們乘船登上了焦山,到達茗山法師的紀念堂。茗山法師常駐焦山定慧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他佛學造詣高深,精詩文、擅書法,生前多次出訪世界各地,傳播佛學精神。鎮江人們為了紀念茗山法師,在焦山修葺了一座紀念堂,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來瞻念茗山法師。

  參觀了茗山法師紀念堂,我們沿著曲折的小道,向山上進發。路兩邊的野花開的正旺,絲毫不畏懼已經將要深秋。一路歡歌笑語,隱約總有一股花香撲鼻。原來正值八月桂花香時,焦山到處都是桂花樹。桂花和別的繁花不同,桂花樹不像梅花樹那樣有姿態,笨笨拙拙的。不開花的時候,滿樹的繁茂的枝葉為人類淨化空氣;開花季節那一朵朵米粒大的小黃花開放在枝葉間,毫不起眼,但她散發的優雅香氣卻沒有別的花可以與她媲美的。我們要學習桂花那低調不張揚的品質。

  同學們走累了,坐在大樹底下的草地上休息。可總有一些人不知道累,奔跑著,活動著……男孩子、女孩子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嘎嘎不知道講些什麼,笑些什麼,個個鼻尖上都閃著汗珠。乘著這會兒功夫,我和我們小組的同學去參觀了古炮臺。古炮臺由十幾門大炮組成。陳舊的大炮是嘉慶年間建起的,在道光二十年才啟用。摸摸那陳舊的大炮,彷彿可以回到鴉片戰爭時代。鎮江的官兵浴血奮戰,抵抗英軍,死傷無數。站在炮前,真想向那些愛國英烈們敬禮。

  愉快的時間總是不經意地很快從身邊溜走,我們要離開焦山了,真想吟唱那首詩:

  唱啊!跳啊!

  敬愛的老師,

  親愛的夥伴們,

  讓我們一起度過這歡快的時光。

  篇2

  秋天到了,桂花香了,菊花黃了,炮仗花紅了,我們也踏著輕快的腳步,去景色秀麗的焦山遊玩了。

  大約坐了30分鐘的汽車和12分鐘的船,我們來到了焦山。剛到了門口,“焦山勝境”四個大字映入我的眼簾。“焦山勝境”的左則和右則分別寫著“風平浪靜月沉江,雲影山光天接地”這副對聯。

  進了大門,我們便來到了定慧寺。定慧寺內有兩棵巨樹,被稱為“古樹名木”。這兩棵是銀杏樹,是兩位很老很老的老爺爺了,有810歲,而且他的腰圍要我們六個這樣的四年級的學生才能抱住。我心想:這位爺爺活了810歲了!真是太厲害了!他有許多故事吧,要是能講給我們聽那就好了。

  觀看完了定慧寺,我們來到了碑林。焦山碑林是全國第二大碑林,第一則在西安。碑林中最著名的要數“瘞鶴銘”了。“瘞鶴銘”石刻刻著悼念仙鶴的文章,享受“大字之祖”,“書家冠冕”的盛譽。看了這些碑文,我不禁感嘆:這些書法家可真了不起,為我們留下了如此寶貴的財富。

  繼續向縱深行進,便到了焦山最壯烈的聖地——古炮臺。古炮臺的牆十分特別,是用黃土,石灰,細沙配孺米汁,搗拌成三合土,分層夯實澆灌而成。牆的最長處為77米,最寬處為55米,讓我感嘆不已。暗堡內安置3000千克到4000千克的大炮,是國內儲存比較完整的炮臺遺址。1842年,英軍侵入長江,沿江北上,遭到蒜山和焦山的英勇抵抗。面對敵軍70餘艘戰艦,焦山炮臺守軍浴血奮戰,可是寡不敵眾,守島官兵全部捐軀。看完講解,我心中充滿了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對戰士們的敬佩。

  參觀完了炮臺,我們便開始爬山了。我們爬呀爬呀,終於爬上了半山腰。半山腰上有一座碑,上面寫著李白的詩《自焦山望鬆廖》,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安得五彩虹,架天做長橋。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這兩句詩了。我們剛抄完,仇老師就叫我們上山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山頂上矗立著雄偉壯麗的萬佛塔。可惜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能進塔遊玩。下山了,我們來到了摩崖石刻。石刻代表了一種勢,這種勢說白了就是一種力,內在的力,就在“力”上勝出了書案上的力透紙背,我國有很多的著名石刻,象泰山石刻,琅琊石刻等,但象焦山這樣,彙集200多位名家,包括六朝、唐、宋、元、明、清、近代如此長時間的跨越,可謂舉世無二!

  過了好一會兒,我們才來到草坪,當我們宣佈解散時,我們立刻開始了嬉戲:吃東西,開玩笑,打水槍,划船,搞惡作劇……玩得不亦樂乎。

  終於到了正午,老師把我們都召集起來,說要準備回家了,我們這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焦山。

  篇3

  一年一度的秋遊如期而至,這對我們六年級的同學來說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因為這是我們小學生涯的最後一次秋遊了,大家心中都有些許的不捨和無奈。

  乘船渡江,習習涼風輕拂我們的臉頰,澀澀的。船下的波濤滾滾,引擎激起的朵朵浪花跳躍著,消失在黃色長江裡。遙望焦山,一如一塊碧玉浮在江中,江水環繞,樹木蔥蘢,蒼翠的竹木掩映著寺廟、樓閣,形成“山裹寺”的奇觀。

  剛上岸,撲鼻而來的是一陣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沿著花香前進,我們看到了著名的定慧寺。“定慧”二字,取名於佛家“由戒生定”,因定發慧而寂照又融。“定”,即去掉一切私生雜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聞、思、修”三條途徑來增長智慧,“定慧”二字頗有深意。定慧寺是焦山著名的“四古”之一,它是明代建築,主體是綠瓦朱欄,十分的古雅。其他“三古”是古樹木***六朝柏,宋代槐,明代銀杏***,多呈虯態古怪之態,散佈在山腰水畔寺前廟後,增添了不少幽雅深邃的韻致。還有就是古碑刻、崖銘。

  接著,我們來到了古炮臺。看著,古舊的大炮,我的思緒又飄回到了那遙遠的過去;炮臺守軍浴血奮戰,刀光劍影,伴隨著大炮“轟隆”聲,一位位英勇的將士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那含淚的眼眶中滿是無畏,最終因兵力懸殊而全軍覆沒……。古炮臺建於清道光二十年,整體用三分土分層澆灌夯築而成,非常堅固。整個炮為暗堡式,有八個炮堡連線而成,呈扇形而面向東南方。大家撫著這堅硬的外殼,充滿了無限的景仰。

  參觀完了古炮臺,我們便開始爬山。一路上,大家互相扶持,都體會到了友誼的珍貴,終於到了山頂,大家看見了雄偉壯觀的萬佛塔,塔高42米,海拔70。4米,是一座明清式、具有江南風格的仿古塔。萬佛塔院前後大門兩側牆上嵌有“海不揚波”“中流砥柱”八個蒼勁有力的石刻大字。大家向山下俯視,因為居高臨下,所以一切顯得很朦朧,如同披上了一層白色的薄紗,只見放生池一汪碧水,顯得十分平靜;一排排的寺廟整齊的列在山腳下;方才還高大的樹木已變得矮小;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似移動的彩色圓點……後來,我們在下山途中遇到了三詔洞,三詔洞又名“焦公祠”,相傳東漢末年,焦光曾棄官隱居在此。

  最後,同學們來到桂花苑前的草坪歇息遊戲,只見一朵朵桂花綴在枝頭,散發出縷縷的清香。我喜歡桂花,不像牡丹那樣嬌豔的奪人眼目、不像梅花一樣剪雪裁冰,但她也默默地為這個世界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一種淡定的美是塵世間沒有任何花可以替代的。同學們都被她迷住了,漫步在花叢中,喜歡這素雅、幽美的韻致瀰漫在心中,脫離了往日的喧囂,在各種嘈雜的聲音裡找到了一份寧靜。在我們離去時,原來的草坪依然乾乾淨淨,老師的眼裡閃出了讚許的目光,大家都會心一笑。

  歸途中,大家像快樂的小麻雀,嘰嘰喳喳地分享著彼此的快樂,撿拾著剛才的點點滴滴的美好。別了,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