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包餃子的日記

  每次家裡人包餃子的時候,我都躍躍欲試,終於,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老媽終於答應教我包餃子了。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篇一

>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我們家裡,媽媽為了大夥兒可要做八十多個餃子。

  此時,我看到媽媽忙碌的樣子,關心地說:“媽媽,我來幫你。”

  “你還小,不懂事,幫也是幫倒忙。”媽媽不耐煩地回答。

  我站在媽媽的身邊,挨挨擠擠,反覆乞求地說:“你就讓我學著幫忙吧!”

  媽媽無可奈何,就讓我幫著包餃子。媽媽親切地告訴我:“照樣子把麵皮擀好,在用筷子夾一些肉餡,放在餃子皮中間,用手把餃子包起來。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按照媽媽教的方法那樣做,還真不錯,我包了一個“大肚”餃子。繼續堅持下去,我包的一個個餃子,越來越像大人包的餃子了。媽媽看見了,笑眯眯地說:“好孩子,你長大了,懂事了。”

  餃子下了鍋,煮了十幾分鍾。媽媽用碗盛上我包的煮熟了的餃子。我迫不及待地趁熱咬了一口餃子。啊,真香!我連吃了十幾個餃子就飽了。

  這一天是我成長的一天,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篇二

>

  冬至來臨,有這麼一句諺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死耳朵沒人管”。餃子是中華傳統美食之一,歷史悠久,過節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我們學校開展了冬日風情頌的大型活動,活動的有一個專案就是——包餃子!

  今天,天空格外地藍,陽光格外的明媚,白雲格外的柔軟,我們一聽老師說:“各班可以回教室包餃子了!”我們便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回到教室,同學們洗完手後,就開始了包餃子。張老師先在講臺上示範,她先拿起一張餃子皮,平平地攤在手心上,然後夾起適量的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央,沾上水,捏了三兩下,一個餃子便成形了。這個餃子在地上立得穩穩地,好像一個金元寶。有同學拿了一張餃子皮試了一下,包出來的卻是一個像枕頭似的東西,立都立不住,跟張老師做的那個餃子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張老師一步一步地教我們,先把餃子皮攤在手中,舀一勺肉餡,在餃子皮的外圈抹上一層水,再將餃子皮對摺,左邊向前面折一下,再折一下,右邊也按著剛才的方法做。我學著張老師的樣子做,先把餃子皮平攤在手中,舀了一勺的肉餡,放在中間,在餃子皮的邊沿抹上水,小心翼翼地折了幾下,沒有粘得很牢,我又使勁把餃子皮捏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左看看右看看也不像個餃子,有修改了一下,交給了老師。後來,我越做越熟練,拿起餃子皮,放點餡,蘸上水,輕輕地捏了幾下,就可以做出一個餃子了,真可謂是熟能生巧!包餃子結束了,看看我們的餃子,有的長得十分好看,像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有的餡料加的不夠,像是洩了氣的皮球。

  經過一番時間的等待,餃子終於出鍋了。一層雲霧繚繞在食堂裡,陣陣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聞著就很滿足。同學們爭先恐後的領餃子,自己做的餃子就是和平常的不一樣,分外的好吃!

  這次的包餃子活動,不僅讓我們嚐到了美食,感受到了動手製作的樂趣,還讓我們知道了勞動的快樂!

  篇三

>

  大年初一,有親自從遠方來,我們大家全都聚集在外婆家,高高興興過大年。中午又像往年一樣要吃餃子。

  外婆在廚房張羅大鼓:做餃子皮、剁肉餡、包餃……忙得不亦樂乎。我擔心外婆累壞了,便主動請求幫忙,外婆心疼我,但經不住我的請求,答應了。

  我吃過餃子,看過別人包餃子,卻沒有親手動過,這回我可得大顯身手了。我隨手拿了一張餃子皮,用勺子舀了滿滿一勺肉餡放在餃子皮上。我心裡十分得意:嘿嘿,沒學就會,天才啊!正在我得意非凡的時候,那肉餡就像個不聽話的孩子,讓我束手無策:當我把左邊的皮捏好,肉餡從右邊鑽了出來;等我捏好右邊的皮,肉餡又從左邊逃了出來。這可讓我為難了,怎麼辦才好呢?我左思右想,傷透了腦筋,還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時候,姐姐看到了我這般模樣,無奈的說:“我的小妹妹啊,用腦子想想,少放點餡兒,不就不會多出來了嗎?”說得對呀,我怎麼沒有想到呢,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找姐姐說的,放回一半肉餡,包起了人生的第一個餃子。大功完成,但是不太對勁,因為我根本不會捏餃子的先後順序,包的就是個“四不像”。外婆在一旁耐心的教我,可是我怎麼都學不會,凡是不能強求,這是沒有辦法的,我包的“四不像”只好自個兒吃了。

  我雖然包得是四不像,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著它,這碗“四不像餃子”別提有多好吃了!
 

看了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