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內要怎樣保暖

  在沒有暖氣、空調的情況下,一些小技巧也能幫你室內升溫,讓你冬季不寒冷!那麼冬季室內如何保暖呢?下面就隨一起來了解下吧!

  冬季室內保暖的方法

  1、地面潑水調室溫

  冬天的氣候偏於乾燥,常向室內潑些清水,既保持一定的空氣溫度,又可使室內溫度升高1∽2℃。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居室頂部的氣溫比居室地面的溫度高許多,而潑些清水可促使房間頂部的熱空氣向地面流動,所以室內溫度略有上升,感到房間的空氣既溫暖又清新。

  2、住在正方形的房間裡

  由於地面呈正方形的房間保暖效果最好,適合作臥室使用,所以若有兩間屋子可供居住,而一間呈長方形,一間呈正方形,那麼,最好在正方形的房間裡。

  3、改變室內裝飾風格

  為了視覺上的溫暖效果,在冬季,可以採用布藝傢俱來代替實木或者鐵製藤製傢俱,或者用布藝材料包裝木質座椅,客廳、臥室的石材和瓷磚地面鋪裝地毯,照明裝置也最好更換為暖光源的,牆面掛壁毯並換上質感厚重、深色系的窗簾。

  4、溫暖的擋風隔斷

  為了提升溫度,改變氣流在空間內的運動方向,房間內的空間格局也可以做出適當變化。在寬敞空曠的空間內或是窗前放置小件傢俱和軟包屏風,可以阻止冷風長驅直入。用書櫃等小傢俱當作隔斷,不會在視覺上有突兀感,也讓陽光能夠灑到每個角落裡。

  5、讓陽光直接照射進屋子

  冬季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如遇陽光晴好的日子,最好拉起窗簾或者開啟窗戶,讓陽光直接照射進屋子,不僅可使室內空氣保持新鮮流通,還能升高室內的溫度。

  6、給玻璃穿衣服

  玻璃的導熱係數較大,有許多熱量透過玻璃傳到室外而白白浪費。如果在封上窗戶縫的同時,將透明的塑料薄膜釘在室外的窗框上,那麼因增加新的空氣隔熱層,既不致室內昏暗,又可使室溫提高3-5℃。

  7、換上厚窗簾

  與夏天輕薄的紗簾不同,秋冬季的窗簾不僅能起到調節光線的作用,一套厚重、超長的窗簾,還能具有擋風密閉的效果。冬季的窗簾布料的選擇,在要求厚重、溫暖的同時,也還是要根據朝向在布料上進行選擇。朝南的窗戶,陽光充足,冬天可以有多種選擇,而朝北的房間,經常陰冷灰暗,冬天時一定要慎重選擇,顏色以深而暖的色調為主,材質可選擇棉或者絨布等更為溫暖的材質,除隔熱效果外,還有一定的防塵隔音作用。

  8、勤晾晒被子

  冬天由於室內比較陰冷,被子要經常拿出去晾晒。最佳的晾晒時間是中午11點到下午2點。一般人在晒被子的時候都有拍打的習慣,但是被子拍打後保暖效果必然受到影響。所以不要拍打。另外,晾晒時最好是被裡面向陽光,一來保護被面的材質,二來讓被裡直接接觸陽光才能收到最好的晾晒效果。

  9、門窗加裝和更換密封條

  老式的鋁合金門窗和鋼窗沒有密封條、還有一些新式的門窗密封條使用一段時間以後會出現密封條老化問題,造成室內熱量的散失。

  10、軟化空間減少冷漠

  衛浴空間是家裡溼氣最重的地方,在冬季,可以多使用柔軟亮色的軟飾來軟化空間。在衛生間和浴室擺設綠色植物,也是提亮空間的好辦法,驅趕空間的陰冷氣息。此外,衛浴空間要注意打掃衛生,保持乾燥,也會減少一分“冷漠”。

  冬季室內保暖的注意事項

  用取暖裝置要注意安全

  在使用類目中,使用的取暖裝置大多都是供電使用***如暖手寶,充電保暖鞋等***,無論外形和功能多麼有創意,切記注意安全第一。購買時需要關注這件產品是否具有相關標識,是不是經過檢驗的合格產品。此外,一些取暖器屬於大功率電器,還需要注意避免插線板過載,同時在關閉電源後也要檢查相關連線,避免潛在危險的產生。

  室內溫度調節

  冬天,室外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一般保持16℃~20℃較適合,以18℃為最理想。若超過這個溫度會使人感到悶熱或乾熱而心煩,時間長了,令人頭昏腦漲,萎靡不振。會引起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久而久之,會打破人體的生理平衡,引起生理變化,造成疾病。尤其是北方冬天用火爐燒煤取暖的房間,溫度過高時,特別容易引起外感風寒。若室內溫度過低,會使人體散熱過快,消耗人體的熱能,令人感到寒冷,身體虛弱者會引起寒顫,胃腸虛弱者,會引起腹脹、胃腸痛,甚至引起關節炎等。

  室內溼度調節

  室內的溼度也要適度,不宜過高或過低,室內溼度過高,人體散熱就比較困難,就會令人憋悶難耐。室內溫度低時,溼度高於80%,會使人體散熱過快,增加寒冷感。

  室內正常溼度一般以30%~70%為宜,一般北方地區冬季降水量少,風多風大,氣溫乾燥,室內溼度也較低。特別是冬天燒爐子,暖氣取暖,室內空氣更是乾燥,室內溼度過低,空氣乾燥,人的呼吸道乾澀難受,造成口乾舌燥。向地面噴灑水,使水蒸發,增加空氣溼度。當然買臺加溼器也是不錯的選擇。

  開窗室內通風

  寒凝大地,冷氣逼人,有些人為了防寒保暖,整天門窗緊閉,致使室內長期得不到更新換氣。有些家庭為了節煤,甚至把煤爐也搬進了臥室,一邊取暖,一邊做飯、炒菜,這種做法對健康極為不利。如果經常開啟門窗通風換氣,汙濁空氣可飄走,多種病毒、病菌也難以滋生與繁殖。所以,冬天即便再寒冷,也應定時開窗換氣,既可以使空氣保持新鮮流通,也能保證室內空氣質量。

  別讓暖氣傷了健康

  集中供暖最讓人頭疼的一點,就在於溫度不能自主調節。人們體質不同,對溫度的需求也大相徑庭。有的人喜歡涼快些,有的人則偏好身體能微微出汗的狀態。

  其實,溫度偏低一些,反而對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證明,熱帶地區的人壽命短,而寒帶地區的人壽命相對更長。冬季室內溫度控制在23—26攝氏度,且儘量靠近下限,是比較合適的。因此建議每個家庭可以買個溫度計,便於控制室內溫度。空調溫度過低容易腿抽筋。

  溫暖提示:

  出生在黃河以南的人們,很多家庭都沒有享受過集中供暖的“待遇”。因此,空調、電熱毯等,就成了不少人家戰勝寒冬的有力武器,使用時也應有所注意。

  電暖氣定期用乾布擦

  目前,市場上的電暖氣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內部裝油的,有點像暖氣片。這類電暖氣質量參差不齊,有一些劣質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漏油,或加熱後散發出異味,也會造成室內汙染。還有一種紅外電暖氣,由於其加熱管暴露在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家有老人、孩子、病人的,使用時都要格外注意。

  電暖氣在使用前要仔細檢查,定期用乾布擦拭網面和加熱棒,去掉上面的灰塵和髒東西,以免造成室內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上升。同時,電暖氣不要靠人太近,否則長時間區域性加熱,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影響呼吸系統。

  空調房要加溼

  長時間開空調,室內溼度會下降,空氣偏乾燥,靜電也會增加。最好能配合使用有淨化作用的加溼器,並保證經常開窗通風。啟動空調後,要調整出風口,別讓熱風直接對著頭部。

  孕婦、孩子少用電熱毯

  電熱毯的電磁輻射量較高,孕婦、兒童最好謹慎使用。電熱毯不適合鋪在軟床墊上,否則電熱絲容易受到抻拉,易斷裂、漏電。電熱毯適合在睡前開啟,睡覺時一定要關掉。如孩子有尿床習慣或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最好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