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時時以“四有”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用一顆仁愛之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在愛的陽光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3篇,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師愛無言,選擇無悔》。

  2007年7月,在XX學院小教文科五年制大專班學習畢業後,懷揣著對教師職業的憧憬和熱愛,同年9月,我來到了XX縣XX鎮XX小學任教,當上了一名臨時代課教師。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

  初上講臺,覺得一切是那麼的新鮮和好奇,加上自己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身上不時散發出一種在校學生的氣息。課堂上,我向學生傳授知識,交流思想;課餘時間,我和學生共同遊戲,促膝談心。漸漸地,我與那幫即將畢業的學生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光總是那樣的快樂和舒暢,最難熬的時間要數晚上和週末了。學校的教師大多是當地的,每天放學,師生都回家了,由於家距學校較遠,加上交通不便,人去樓空的落寞一時讓我難以適從。學生走了,星星來了,孤寂難眠的時候,我便改改本,備備課,或看看書,進而與朋友聊聊心事,不知不覺中,枯燥乏味的生活被時間悄悄地給打發了。睏意襲來,帶著一天與學生們相處的收穫和快樂酣然入夢。一覺醒來,新的一天迎來送往的生活又開始了。

  在這裡,縱然沒有車水馬龍的車流,沒有都市霓虹的閃爍,也沒有網路虛彌的快意,更沒有城市生活的節奏。有的只是遠離喧囂的那份寧靜,只是追名逐利的那份淡定,也是拮据生活的那份坦然,更是人生抉擇的那份堅持。悄無聲息中,我慢慢地融入了這田園式的鄉村生活,收穫著學校這片育人淨土和教師這個高尚職業帶給我的以獻身教育的信念和跌宕心靈的洗禮。

  真是時間如流水,彈指一揮間。從當初的XX小學到後來的基東小學任教,經過5年的努力奮鬥,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1年5月份的特崗教師招聘中,我有幸考上了自己喜愛的工作崗位,就這樣我與教師結下了“不解之緣”,現在的我已經在這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了7年,7年的時間裡,我與學生嬉戲、打鬧的場景令我終生難以忘懷。

  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們要將滿腔的愛進行揮灑,讓學生們在愛的給養下長成一棵蒼天大樹,讓我們為他們提供一雙在遇到困難面前可以緊緊握住的大手。總之,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孩子們會在愛的培養下茁壯成長。

  家長把可愛的孩子交給我們來培養,是給予我們極大的信任,我們怎能不全身心的去愛他們呢?生活中,我扮演著多種角色:女兒、兒媳、妻子、母親、教師。這多重角色集於一身的我在親情與師生情之間難以抉擇。2012年的冬天,我的父親因“糖尿併發症住”進了縣醫院,面對昏迷不醒的父親,看到父親身上的無數條檢測儀和手臂上冰冷的針管,我好想日日夜夜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可是,那時已臨近期末考試,為了不讓學生成績落下,想到教室裡那幾十雙眼睛還在期待我給他們複習功課的情景時,我便毅然決然的把病重的父親託付給了年幼的弟弟來照顧,便急忙離開了醫院。在返回學校的途中,我似乎聽到了爸爸那焦急的呼喚,小玫——小玫——你快些回來!父親的呼喚一直在我耳邊縈繞,揮之不去。一天,我下班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時,弟弟突然打來電話:“姐姐,我們的爸爸走了。”聽到這個訊息,我頓時驚呆了,眼淚不聽使喚的像泉水嘩嘩的往下流。弟弟對我說:“你走後,爸爸聽到我們叫你名字時,流淚了,直到去世時爸爸的腮邊還掛著未乾的淚水,嘴巴微微張開著,似乎在呼喚什麼。”看著冰冷木板上爸爸那孤獨的遺體,刺痛內心的愧疚使我潸然淚下,病床前的父親需要我,可學生們更需要我,在父親與學生之間,我選擇了把愛更多的奉獻給自己的學生,在父親生病住院的那一個月中,我只去看望過父親兩次,我沒有盡到過做女兒的責任,沒有來得及與父親說一句話,也沒有向學校領導請過一天假,更沒有耽誤過學生一節課,因為我知道,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很多時候,我們忙於工作,家裡的一切都來不及去照料,身邊的朋友也不經常走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熱衷教育事業的結果。當上教師,我們就像當上了他們的母親一樣,有困難了,及時幫助,生病了,及時上醫院,犯錯了,及時勸導,這就是作為“四有”好教師的標準,我們要朝著習的要求認真履行義務,出色完成教學工作,為孩子們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關愛學生是我們的基本要求,在“傳道、授業解惑”的路上。讓我們攜起手來,用青春、熱血和永恆的愛心去澆灌祖國的花朵,用無悔的選擇詮釋師愛的真諦,用默默的行動證明自己,作為小學教師,我選擇無悔。

  篇2

  20xx年9月9日,親臨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並對全國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在北師大部分師生座談會上,提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一時間,“四有”成為好老師的金標準,也是教師職業素養的試金石。如何做一位好老師,在教師崗位上實現價值,實現教育夢想,是每位教師應當深刻體會並細細領悟的。

  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精神食糧,是凝心聚力實現中國夢想的原動力與主引擎。有理想信念,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弘揚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有理想信念,就是要堅守革命氣節,樹立崇高品格,凝魂聚氣投入到建設祖國繁榮昌盛的偉大征程;有理想信念,就是要提高精神境界,樹立遠大抱負,將個人的崇高理想融入國家的復興和發展,矢志不渝地獻身於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者,擁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是基本職責要求,也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政治保障。輔導員要以身作則,才能對高校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永葆黨性純潔,保證廣大師生在精神上“不缺鈣”。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提高品質內涵,加強自身修養的根基與源泉。有道德情操,不僅是對自我品格的鍛造和意志的錘鍊,更是完善人格提高品質的基本底線。有道德情操,不僅是堅持本真守住自我,凝鍊優良品質和加強綜合素養的道德操守。有道德情操,不僅要擁有善於洞察社會真善美的眼睛,還要保持冰清玉潔的純淨心靈。作為輔導員老師,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職業操守,要用高尚道德樹立教師的威信,用切實行動詮釋對教育的忠誠,用意志品格贏得學生的尊重。只有教師自己擁有高尚的道德品格,才能影響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培養學生建立優質德行。輔導員要師德垂範,樹立標杆,只有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保證操守紅線,保證廣大師生在行為上“不越界”。

  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淵博的學識和過硬的內功是教師的基本素養。要有紮實學識,就是要不斷的更新知識資訊完善學術構架,打造系統的學術體系完成知識儲備。要有紮實學識,就是要焚膏繼晷潛心研究,要有懸樑刺股、磨穿鐵硯的堅強意志,心無旁騖才能寧靜致遠。要有紮實學識,就是要做到精深而廣博,博學而多才,為完善科學體系的構建不斷豐厚內涵提供不竭動力。輔導員老師要致力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認識到當前新形勢下社會不同意識形態的滲透對思政工作的影響,要認識到高校甚至成為敵對勢力爭奪青年的主陣地。輔導員要紮根致力於高校思政工作,真正做到“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總要求。結合高校工作實際,結合青年學生特點,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完備體系。學海無涯,只有埋下頭,紮下根,才能保證廣大師生在學識上“不枯竭”。

  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寬仁慈愛、謙遜平和是教師的心靈根基。有仁愛之心,不僅要用智慧和關愛引領處世陪伴成長,還要用真情和友善塑造學生品格;有仁愛之心,不僅要用寬厚慈愛之心,包容敦厚之品,影響生命淨滌靈魂,還要用人格魅力品格威信影響學生;有仁愛之心,不僅要受益惟謙,有容乃大,還要嚴慈相濟,悅納豁達,在育人崗位上體會立德樹人的真諦。輔導員老師與學生朝夕相伴,仁愛之心是輔導員的必備素養。輔導員要用真情和智慧關愛學生,用責任和擔當培養學生,要引領學生成才,陪伴學生成長。用真摯和信任拉近心靈的距離,用陽光和溫暖感召內心的呼喚。以仁愛之心作為思維基點,以仁愛之心施展教育魅力。將愛心之甘霖播灑於學生心田,用智慧之陽光照耀於箐箐校園。真正成為青春領路人,靈魂同行者。只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才能保證莘莘學子在心靈上“不幹涸”。

  爭做“四有”教師,共築教育夢想。提出“四有”教師的金標準,為廣大教師樹立了一面自省正身的鏡子,一把嚴正標明的尺子。每位老師都應當認真學習理解,深刻領悟踐行,將“四有”標準作為教學的巨大推動力,致力於祖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只有每位教師在崗位上恪盡職守、率先垂範,才能使中國教育事業屹立於世界之林;只有每位教師在崗位上端言正身,踏實奉獻,才能擔當起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歷史使命;只有每位教師在崗位上守土盡責,不懈努力,才能不斷鑄就自己的師魂,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實現祖國繁榮昌盛的偉大夙願。

  篇3

  尊敬的各位專家和同仁: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做一名“四有”的好老師》。

  黨的以十二個詞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了“富強、明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力量,如同心靈的燈塔,不屈的脊樑,高揚的旗幟。人生有了它,就會明亮航程,高奏凱歌;事業有了它,就會高標前行,追求卓越。

  在知識化、資訊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每一個公民,應有什麼樣的價值觀?確立什麼樣的人生追求?如何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我為人人,” 是一種人生價值觀;“人人為我” 是另一種人生價值觀。臧克家在《有的人》這首詩中道出了下面兩種人,一種是“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另一種是“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的人,前一種遭人唾棄而遺臭萬年,後一種受人敬仰而永垂不朽。

  我和同仁樂為紅燭甘為人梯,人民賦予了我們“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祖國交給我們“托起明天希望”的重任。教師就是用人類最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學生的靈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人類靈魂的神聖職責。在孩子們的眼裡老師是萬能的聖人,“講故事、說兒歌、詩詞歌賦、吹拉彈唱”必然是我們的拿手好菜。在孩子們的眼裡老師是聖潔的天使。

  我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我一直堅信,有愛心,有微笑,教育才有靈魂。“樂教愛生、無私奉獻、勵志創新”理應成為我們的師德之魂,師愛之本。而師愛則是這天底下最高潔最神聖的愛,它比陽光更溫暖,比春風更和煦,比母愛更細膩,比父愛更仁慈。這就是我追求的人生價值觀。

  一個欣賞的眼神,哺育多少自信的種子!一句鼓勵的話語,揚起多少理想的風帆!一個美麗的微笑,足以讓孩子們心靈沐浴春天般的溫暖。因為有了這愛的澆灌,孩子們的心靈才能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然而,一名好老師光有愛心是不夠的。英國詩人喬叟曾雲:“勤於學習的人才能樂於施教。”在知識更新迅速,媒體多樣化的當今時代,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資源庫。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見聞才能準確的授業、解惑,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因此,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先思於人,先行於人,不斷夯實自己的教育教學資本,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學生的旗幟和路標。

  如何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的答案是: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從不隨地吐痰做起,從廉潔自律做起,“小事情”維繫著“大榮辱”。讓我們行動起來,不做道德的看客,要做為善的使者。只要我們始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世範,代代相傳,讓正能量充滿社會,以愛育愛,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社會會更加和諧,祖國將更加繁榮。向前走吧,鮮花將不斷開放。

  我是“××中學”人,“××中學”是我家。“××中學”是個大家庭,團結和諧有張力;“××中學”是個好團隊,打拼進取有活力;“××中學”是個新快,高標前行有推力。我愛“××中學”, “××中學”愛我,讓我們在校委會一幫人帶領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我相信我們“××中學”明晚的月亮會更圓更亮,來日的太陽一定更燦爛更輝煌。

  看完“”的人

1.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發言稿3篇

2.關於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

3.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優秀演講稿

4.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

5.2016年關於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

6.美麗校園小學生演講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