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一年級學生的故事

  兒童故事已經成為兒童生活、學習乃至遊戲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為兒童視野打開了一扇門窗,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失蹤的蘋果

  “太好啦!”兔子看著窗外歡呼道,“雨終於停了!我終於可以去摘蘋果來做蘋果派了。”他挎上籃子,爬上了屋後的小山。但他到達山頂,發現他的蘋果樹上的蘋果全都不翼而飛了。

  “哦,不!”兔子大喊一聲。

  “出什麼事啦?”正路過的浣熊問道。

  “我的蘋果被偷了!”兔子氣憤地說道。

  “別擔心。”浣熊說道,“我看過許多偵探小說。我可以幫你解開這個謎。首先,我們必須尋找線索。地上有腳印嗎?”

  兔子看著自己沾滿泥巴的雙腳,說:“只有我的。”

  浣熊盤起尾巴,陷入了沉思。許久,他興奮地說道:“我知道了!地面上沒有腳印,那就說明小偷不是走路來的,而是飛來的。也許是貓頭鷹。他可以輕而易舉地飛到這裡,也可以帶著蘋果飛離現場。”

  “也許吧。”兔子沮喪地說道,“我們可以去問問他。”

  兔子和浣熊來到了貓頭鷹家。

  “那些蘋果看起來很多汁,肯定很好吃,但我沒有偷它們。”貓頭鷹說道,“你們看,我的羽毛是乾的。一整天我都呆在家裡畫這幅畫。”說著,貓頭鷹指了指掛在牆上的一幅水彩畫。畫上的顏料還沒完全乾,看樣子的確是新畫的。

  “你畫的真好,貓頭鷹先生。”兔子讚道。

  “謝謝!”貓頭鷹繼續說,“也許你們可以去找蝙蝠談談。剛才我看見他正在晾衣服,並且他的羽毛都是溼的。”

  “沒錯!”浣熊同意貓頭鷹的提議,“蝙蝠會飛,並且他的衣服和羽毛都溼了。一切線索都指向他。”

  兔子和浣熊來到了蝙蝠家。但他也沒有偷蘋果。“你的蘋果看起來很多汁,肯定很美味,但我沒有偷它們。”蝙蝠邊把一條毛巾掛上晾衣繩邊說,“今天下午我正煮麵條的時候,天空突然打了一個響雷。我一驚,就打翻了鍋,麵條灑的到處都是。我不得不洗了個澡,還有把衣服洗乾淨。”

  “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兔子問浣熊。

  浣熊沒有作答。他的雙眼正盯著蝙蝠的那條在風中晃動的毛巾。最後,他興奮地喊道:“這條毛巾就是最好的線索。它暴露了真正的小偷。”

  “那麼是誰呢?”兔子問。他認為毛巾並沒有指向誰。也許浣熊需要再看多點偵探小說。

  “跟我來。”浣熊說。他和兔子迅速回到了山上的蘋果樹下。兔子不明白浣熊要做什麼。

  浣熊一言不發,只是圍著蘋果樹轉圈。轉了幾圈後,浣熊又往山下走去。兔子趕緊跟上。

  突然,浣熊停了下來。他彎下腰,在雜草叢中撿起了兩個蘋果。再往下走,他們又發現了幾個蘋果。

  “浣熊先生,你是怎麼發現的?”兔子興奮地問。

  “是蝙蝠的毛巾提醒了我。在下暴雨的同時,風也很大。風就是偷走你的蘋果的小偷。也就是說,大風吹掉了蘋果,然後,蘋果滾下了山。”浣熊解釋道。

  “你真是個神探,浣熊先生!”兔子鼓掌喝彩。

  “怎麼樣,我沒白看偵探小說吧?”浣熊哈哈笑道。

  兔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浣熊繼續說:“不過這個案件還真是有點棘手。風沒有留下任何足跡。”

  兔子哈哈笑道:“我也很高興它沒有吃掉我的蘋果。走,我們回去做一個大大的蘋果派!”

  2:尋找鮮花的毛毛蟲

  河堤的樹叢裡,有三隻毛毛蟲,它們是從很遠的地方爬來的。現在它們準備過河,到一個開滿鮮花的地方去。

  一個說,我們必須先找到橋,然後從橋上爬過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搶在別人的前頭,找到含蜜最多的花朵。一個說,在這荒郊野外,哪裡有橋?我們還是各造一條小船,從水上漂過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儘快到達對岸。一個說,我們走了那麼多的路,已經疲憊不堪了,現在應該靜下來休息兩天。

  到時候,也許自然就有辦法了。另外兩個很詫異。休息?簡直是笑話!沒看對岸花叢中的蜜都快被喝光了嗎?我們一路風風火火,馬不停蹄,難道是來這兒睡覺的?

  話未說完,一個已開始爬樹,它準備折一片樹葉,做成船,讓它把自己帶過河去。另一個則爬上河堤上的一條小路,它要尋找一座過河的橋。剩下的一隻躺在樹陰下沒有動。

  它想,暢飲花蜜當然舒服,但這兒的習習涼風也該盡情享受一番。於是,就鑽進一片樹林,找了一片寬大的葉子,躺了下來。

  河裡的流水聲如音樂一般動聽,樹葉在微風中如嬰兒的搖籃,它很快就睡著了。不知過了多少時辰,也不知自己在睡夢中到底做了些什麼,總之,一覺醒來,它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它的翅膀是那樣美麗,那樣輕盈,輕輕扇動了幾下,就飛過了河。

  此時,這兒的花開得正豔,每個花苞裡都是香甜的蜜汁。它很想找到兩個夥伴,可是,飛遍所有的花叢都沒找到——因為它的夥伴一個累死在路上,另一個被河水沖走了。

  3:愛吃爆米花的小猴

  有一隻小猴,他特別喜歡吃爆米花。

  他經常在旅遊路線兩側的樹上玩耍。每當看到有帶著爆米花的遊客從路上經過,他便跟在遊客後面,趁遊客不注意的時候把爆米花搶走。

  有一天,一隊遊客在山上的一處旅遊景點做短暫休息,一位年輕的女子到售貨亭買了一包爆米花,她邊吃著爆米花邊慢慢地走動著,欣賞周圍的綠樹青山。

  忽然,一陣清越的流水聲引起了年輕女子的注意,循聲望去,她看到一股泉水從不遠處的山上飛流而下,落進山下的小水潭,小水潭裡的水又順著小溪向山下流去。

  “好清涼的地方啊!”年輕女子順著山路向小水潭走去。

  走著走著,她忽然聽到嗖的一聲響,接著便感覺到手中的爆米花沒有了。年輕女子先是一怔,等看清楚是一隻小猴從她身邊跑過時,又不覺笑了起來。

  “真是個淘氣的小傢伙!”年輕女子望著已經在樹枝上吃爆米花的小猴笑得合不攏嘴。

  小獼猴香甜地吃著爆米花,年輕女子笑吟吟地向小水潭走去。

  “哎喲,哎喲!”

  小猴吃下爆米花不久,忽然感到肚子一陣陣疼起來。

  “怎麼了,孩子,是不是又撿那些人類扔掉的食物吃了?”猴媽媽來到小猴跟前,撫摸著小猴的肚子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人類扔掉的東西,大都是已經腐爛變質的東西,吃了會生病的。”

  “沒有!”小猴有氣無力地說。

  “還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怎麼會肚子疼呢!”猴媽媽說,“在這裡等著別動,我去給你找點藥來吃。”

  猴媽媽離開小猴不久,便帶著幾支馬蓮回來了。

  她來到小猴身邊說:“馬蓮能治療腸炎,來,吃下它!”

  在這之前,小猴也曾經肚子疼過,每次都是吃了媽媽找來的馬蓮後便好起來。所以,小猴乖乖地吃下了馬蓮。

  吃下馬蓮後,小猴便祈禱著肚子不要再疼了。可是,很長時間過去了,肚子依然疼痛不止。並且大有疼痛加劇之勢。

  看著因疼痛而大汗淋漓的小猴,猴媽媽著急起來。

  “孩子,堅持一會兒,我去找鸚鵡阿姨來給你看看是怎麼回事!”猴媽媽說完,向著鸚鵡阿姨經常活動的山林跑去。

  此時,鸚鵡阿姨正在一片桃樹林裡捉蟲子吃。

  看到猴媽媽向他跑來,鸚鵡阿姨趕忙飛上前去問道:“猴媽媽,有什麼事情嗎?”

  猴媽媽把小猴生病的情況告訴了鸚鵡阿姨。

  鸚鵡阿姨趕忙跟著猴媽媽回到了小猴身邊。

  當聽了小猴所說的事情的經過以後,鸚鵡阿姨說:“估計是吃爆米花出的問題。”

  猴媽媽說:“他吃的爆米花是剛從人的手中搶過來的,應該是新鮮的。”

  “這——”鸚鵡阿姨思量很久後才說,“這我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了,依我看,我們一塊到人那裡去問問吧!”

  “可是,會很危險的,被人逮住我們就回不來的。”猴媽媽擔心地說。

  鸚鵡阿姨說:“顧不了這麼多了,此時能救小猴的只有人類了。”

  鸚鵡阿姨在前面飛,猴媽媽揹著小猴在地上跟著跑。他們順著旅遊路線去尋找人類。

  “咦,快看!”猴媽媽揹著小猴跑呢。

  一家旅遊團隊中的一個小男孩好奇地指著猴媽媽和小猴說。

  “哦,這不是搶我爆米花吃的那個小猴嗎?”被小猴搶走爆米花的年輕女子就在這個旅遊團隊中,她正跟著團隊走在返回的路上。當她看到猴媽媽背上表情痛苦的小猴時,她來到小猴身邊,關心地問:“你這是怎麼了,搶我爆米花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嗎?”

  “你是說,小猴吃過你的爆米花嗎?”看到小猴痛苦的樣子,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走上前來問道。

  “是的。”年輕女子把小猴搶走一包爆米花的事情告訴了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說:“小猴這是中毒了!”

  “怎麼會中毒呢?”年輕女子說,“是不是他吃了變質的食物了?”

  “沒有。”中年男子說,“他是因為吃爆米花中毒的。”

  “不可能吧!”年輕女子說,“吃爆米花怎麼會中毒呢,剛才我也吃爆米花來著,並且,小猴吃的爆米花還是從我手裡搶走的呢!”

  “我是醫生,我知道。”中年男子說,“爆米花屬於膨化食品。糧食在膨化過程中,金屬容器被燒得很熱,其內壁上的鉛錫合金在加熱的過程中便以氣態進入爆開的米花中,汙染了食物。科學家測定過,某些小商戶製作出售的膨化食品中含鉛量高達每千克20毫克,超過國家規定鉛含量的40倍。還有,科研結果顯示,成人的血鉛含量為80微克/100升~100微克/100升時會出現中毒症狀,而兒童只要50微克/100升即會出現中毒症狀。”

  “哦,都有哪些症狀呢?”年輕有些擔心地說,“我也吃過很多膨化食品,會不會也中毒了呢?”

  中年男子說:“鉛在胃腸道的吸收率也因年齡而異,一般成人的鉛吸收率為10﹪,而兒童可達53﹪。血鉛高時,全身各組織器官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和造血系統更嚴重,表現為神經呆滯、厭食、嘔吐、腹痛、腹瀉、貧血、中毒性肝炎等。”

  “哦,這麼嚴重啊!”年輕女子說,“那我以後就少吃膨化食品。”

  說到這裡,年輕女子看著小猴說:“鉛中毒有辦法治療嗎?”

  “你是不是在為小猴擔心啊!”中年男子笑著說,“他沒什麼大礙,畢竟他在野外生活,接觸膨化食品的機會少,過一段時間他就會好起來的。”

  他們邊說邊跟著旅遊團隊向山下走去。

  與此同時,見多識廣的小鸚鵡及時把他們的對話翻譯給了猴媽媽和小猴。

  猴媽媽囑咐小猴說:“可記住了,以後不要吃這種膨化食品了!”

  

的人還:

1.適合小學生看的故事

2.適合小學生聽的故事

3.最適合小學生的勵志小故事5篇

4.適合小學生講的故事

5.適合小學生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