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病人要注意自己的語言

  看望病人的目的,本是安慰、鼓勵病人,讓他們有養好病的信心和勇氣,但是生活中一些探病者所說的話,不僅起不到安慰病人的作用,反而使病人受到刺激、病情加重

  不當探病語 傷了柏楊心

  2006年11月,著名作家柏楊因患肺炎住進了醫院,許多人前去探望他。柏楊的一個乾女兒竟然說:“乾爹,來世我們還要做父女。”這句話,氣得柏楊臉色鐵青,當場落淚。另一位探望者哭喪著臉說,“我真捨不得您啊,柏楊!”這令柏楊更加傷心。事後,他無奈地對妻子張香華說:“哎喲,好可怕,跟他們說謝謝了,都不用再來了。”這些人的話語均強烈地刺激著柏楊,讓他在忍受病痛之外還感到分外傷心。張香華心疼柏楊,她不斷跟人提起此類事情,說:“有些探病的人,講話不得當,讓柏楊覺得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哭的哭,問後事的問後事。以前每次他都要安慰別人不要哭了,可現在他沒力氣了,就只有在內心滴血。”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當我們去醫院探望病人時,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語。因為,病人的精神狀態比健康人要差很多,心情憂鬱,很容易受到探望者情緒的感染。

  上文中,柏楊的那位乾女兒,說話極其不注意分寸。她竟然對柏楊說出了“來世我們還做父女”這樣的話,表面上顯得悲壯感人,但實際上是在往柏楊的傷口上撒鹽。因為,“來世”一詞已經無意中向柏楊暗示——你活不長啦,咱們下輩子再見吧!像這樣扎人心的字眼,怎麼忍心在探望病人時使用呢?另一位探望者說出的“我真捨不得您啊”,似乎在關心柏楊的後事了,這更讓病人聽後膽戰心寒。

  看望病人的目的,本是安慰、鼓勵病人,讓他們有養好病的信心和勇氣,讓病人感受到真切的祝福。而上文中這些探病者所說的話,不僅起不到安慰病人的作用,反而使病人受到刺激、病情加重,實為探病之大忌,難怪會讓柏楊分外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