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的演講稿優秀範文

  勵志的演講稿你知道多少?勵志教育屬於理想信念教育,它的關鍵點在於確立明確的志向。我國的勵志教育歷史悠久,上至遠古社會,下至社會主義社會,勵志教育一直處於連續不斷的發展歷程之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人的演講稿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名人的演講稿一

  這兩件事情,帶著我走到了今天

  文/俞敏洪

  在大學,你要學會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You are born different.

  請記住,不是說你比別人好,還是比別人差,而是你天生與眾不同。你就是你,你是特別的,你必須靠你自己,為你自己,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

  有多少同學已經下定決心要變成心中所想的那樣的人?事實是,95%以上的同學根本不知道這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也不知道我這輩子的終極在什麼地方。從過去走到現在,我沒有具體的、明確的目標。

  可是,如果什麼目標都沒有,就會渾渾噩噩,感覺生命中缺少能量。什麼能給你能量?對未來的期待。如果說我的生命中有一些期待的話,大概是兩件事情帶著我走到了今天。

  第一件,我始終為了進步而努力。

  我絕對不會看到今天的我還是昨天的我。這件事很重要,你一定要讓自己長進、長進、再長進。想要變得與眾不同,最重要的是,不要與別人比較——總有人比你好,也總有人比你差,這種比較沒有意義,改變不了現狀,卻只會讓沉溺在比較之中的你,變得心胸狹隘。你應該和自己比較——比較一下,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進步,明天是不是比今天更有進步。

  當你學會與自己比較的時候,你每天都在進步,你獲得了更多的經驗、學識,你的心胸更開闊,你的眼神和氣質會變得完全不同。大學四年,與其追尋全世界的駿馬,不如種植豐美的草原,到時駿馬自然會來。

  第二件,我始終有階段性的目標。

  我們為什麼要給未來設定一個目標?為了提升現在。當我們迷茫徘徊,感覺全身無力的時候,是因為生命中沒有給人能量的東西。什麼東西能給你能量?是未來的期待。

  回頭再看,我的生命中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一直在為自己設立短期目標,並付出足夠的努力。很多人生目標並不是想出來的,而是你付出努力到了那個地步之後,自然而然出現的。

  大家都知道,我參加過三次高考,曾經拖後腿的就是英語成績。第一次高考時我的英語只考了33分,復讀時,我的目標就是學好英語。第二年,英語成績55分,雖然有進步,但總分不高仍然落榜。在質疑聲中,我堅持再讀一次高三,這一次英語考了95分,被北大錄取。

  進入北大以後,我的學習成績上不去,體育運動、文藝活動也不行,感覺非常自卑。作為一個樸實的農村孩子,我當時想到的唯一途徑是,把學習搞好。我的大學同學讀書太多了,所以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大學四年讀完800本書,等大學畢業時,我看過的書光自己買的就一千多本。

  大三時我患上肺結核,在醫院待了整整一年。最初的一兩個月,我非常迷茫,也特別痛苦。但這場病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在迷茫與痛苦中想通了一些事情。什麼是命運?命運就是老天不經意加在你身上的苦難,以及面對這種苦難你所採取的態度。我不能永遠待在痛苦中,我要選擇一條道路、一個目標去努力。那時,我選的第一個目標是,必須把身體養好。

  在醫院裡,我做了兩件對我的人生產生很大影響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讀書。住院一年,我幾乎一天一本書。所有文學、哲學、詩歌、散文、歷史的名著,我都是在醫院裡讀完的。第二件事情是背單詞。為了打發時間,我每天平均背50個單詞,到年底時,我的詞彙量已經從原來的八千多個上升到兩萬多個。這件無意中做的事情,直接促成了後來新東方的誕生。我對教詞彙非常有把握,在80年代末成為中國教GRE詞彙的第一人。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人生中會有迷茫,但迷茫的時候也不能停下進步的腳步,前行之中總會有轉機,生命就是這樣轉動起來的。

  考慮畢業分配工作,我不想進入政府機關,也不想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於是我想著去當老師,一週只需要上八小時的課,每年還有三個月的假期。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用英文寫論文,找了最嚴厲的老師輔導,這篇論文最終成為被老師認可的論文。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留在了北大教書。

  後來,我想出國深造,聯絡美國的大學,對方只給了我兩萬美元獎學金,一共需要三萬美元,而以我當時在北大每個月六十元人民幣的工資,需要不吃不喝一百年才能攢夠一萬美元。所以我決定創辦新東方,初衷非常簡單,就是攢錢出國。等到新東方開班之後第三年,我就有了到美國讀書的錢,但那時我突然決定不去了,為什麼?因為我發現新東方很可能是一個事業。當時中國想出國留學的學生非常多,他們都要通過幾門考試,託福、GRE、GMAT,但相應的教育還是一片空白。於是,我把幾個在美國讀書的朋友叫回北京一起創業。這樣到2006年,新東方市值就做到了幾個億。這時,我們又突然暢想,那新東方為什麼不上市呢?於是改結構、重組,到紐約上市。

  新東方上市時,只有8億人民幣,我們又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十年後做到年收入100億人民幣。今年9月7日是新東方在美國上市十週年,新東方年收入已經正式宣佈突破100億人民幣。這個目標並不是我在最初設定的,但是最後它到來了,而當我將過去的一切連起來再看時發現,這一切並不是偶然,因為我設定的階段性目標,連起來就會變得越來越高遠。

  生命只有幸福與不幸福兩種狀態,任何中間的渾渾噩噩都是沒有生命的狀態。我希望若干年後,同學們回過頭來再看的時候,你的生命是與眾不同的。在與眾不同的生命中,你過得合算嗎?所謂的合算不是指功利的標準,而是人生豐富的標準。只有一件事情不合算,就是在這件事情中,你消磨了鬥志,忘記了夢想,這就是生命的不合算。

  名人的演講稿二

  一個光頭的人生思考

  文/徐崢

  願意聽的掌聲熱烈一點,我爆料就猛一點。今天獨家爆料,講一點以前從來沒有跟別人分享過的故事,大家不要緊張。我是來講講我是怎麼樣“脫光”的。“脫光”就是擺脫一個光頭的陰影。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光頭,光頭現在已經變成了我的一個標誌了。但是在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經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好嗎?這個是真的。在我小的時候,我的頭髮質量特別好,而且就是那種很服貼,很柔順的,我從來都不需要用梳子知道嗎?我有一個習慣動作就是用這個手捋一下我的頭髮,很自然就捋成一個三七開的小分頭。當時我的一個綽號就是“小分頭”。

  後來漸漸漸漸地長大了,我的頭髮開始變得越來越蓬鬆、柔軟、飄逸,現在這些詞都不可想象了。但是,這都是真的,有一種純羊毛的感覺。我非常以我自己的頭髮為自豪,真的不是跟大家吹牛,剛剛上大學,上戲曲學院的時候,我自己的頭髮留得這麼長,感覺自己像搖滾明星一樣,而且還甩,經常這麼甩,而且我還當過發模,知道什麼叫做發模嗎?就是頭髮的模特。就是拍好了髮型的照片,然後把它放在雜誌裡,這個雜誌你去髮廊就可以參考上面的樣子做頭髮,就是發模。那個時候有一種郭富城的髮型,像蘑菇頭,像蓋子一樣。還有一種是從一邊包抄到另外一邊,很帥。還有一個像周潤發發哥的大背頭,感覺自己像大哥大,很帥。算了不多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後來到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在洗頭的時候,我一洗頭,一抓自己的頭髮,我的天啊,我就開始一大把,一大把的往下掉。一抓一大把,一抓一大把,就這麼嚴重。

  我當時心裡非常惶恐,我就趕緊去問我爸爸,我說爸爸怎麼回事,是不是你禿頂遺傳給我的?我爸說,我是45歲以後的事情,你才幾歲?你才20歲怎麼就開始禿了?我有一個好朋友,他跟我說,他說徐崢你不要著急,我告訴你一個祕方,一般人我不告訴他,你抹生薑。還有另外一個朋友告訴我,他說我告訴你一個祖傳祕方,你不要跟別人說,你抹生薑。我心說這是什麼破祕方啊,全世界人都知道。

  從此以後我就跟著家人踏上了求醫問藥的囧途。走遍了很多醫院,探訪了很多醫生,最後終於得到了一個集大成的處方和生髮水,每天拿生薑往頭上抹,抹到發紅,發熱,你知道嗎?基本上頭皮都搓碎了。然後拿著毛筆蘸著生髮水往頭上抹。你們知道20歲禿頂跟45歲禿頂的區別嗎?就是你是45歲以後開始禿頂,那你仍然是一位優雅的男士,你禿得名正言順、理直氣壯,但是你20歲就開始禿頂了,你就是一個鬼鬼祟祟的小人,你做所有的治療都是一個笑話。每次我在宿舍裡面要開始治療了,生薑跟生髮水的味道就開始飄出去,宿舍樓道里面就開始喊了,拍臉盆,“徐崢開始治頭髮了啊”。

  然後大家就圍過來,特別緊張,不小心我就把生髮水打翻了。然後同學在旁邊說,你說桌子上會不會長毛呢?另一個同學就說了,你看看頭就知道了,效果也不怎麼樣。另外一個同學就說了,他說要不然你去植髮吧,你後面有頭髮,把頭皮切下來,蓋到頭頂上去,做完手術之後像長草一樣就長出來了。其他同學說,那後面怎麼辦呢?為了這個頭髮,你知道嗎?我受盡了各種屈辱,各種嘲諷。可那個時候我還有一顆當演員的心呢?同志們,計算一下我的心裡陰影面積好嗎?真的讓人太沒有辦法接受了。

  我從很小就非常想要成為一個演員,我熱愛舞臺,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長得比較呆萌,乖巧,被老師選出來,在兒童獨幕劇裡面演一個古裝的富二代,就是一個地主的兒子。因為那個角色演得很出色,所以被中國福利院少年宮選去當戲劇組的組長。

  初中的時候又考到了青年宮藝術劇院,也是進入了戲劇組,當時我就想,真的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演員,夢想遙不可及啊。應該說是夢想近在咫尺,結果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就突然有人阻止我了,說你這個樣子,你這個形象就不要考戲劇學院了。你長了一張娃娃臉,跟小孩似的,你只能演一個小孩,跑個龍套。而且你看,你的嗓音像一個公鴨嗓還沒發育好一樣,我們搞話劇的人講究的是,把聲音打到劇場的最後一排,反彈回來,震得自己的耳朵嗡嗡作響。

  我是不認同這種觀點的,雖然我不是小鮮肉,但是我知道做演員不能僅僅靠顏值,要靠氣質和實力,我要成為一個真正實力派的演員。所以當時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演出的機會,因為當時我認識一個副導演,所以,就在影視劇當中參演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說路人甲、小癟三、日本鬼子、屍體啊。而且我還加入了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業餘劇團。白天上課,晚上騎著自行車到劇場,演上場30秒鐘的重要角色。

  經過我的努力,我終於考上了夢寐以求的上海戲劇學院。夢想的光芒正在照進我的現實,可是現在呢?現實正在吞噬我的夢想,雖然我每天都在抹生髮水,但是我的髮髻線還是一點一點的包抄上去,我中間的頭髮就像一個突出來的小舌頭在嘲諷我。

  當時我的內心真的是自卑到了極點,我那個時候絕對不敢正常出門,永遠戴著帽子,我有各種各樣的帽子,紅帽子、黃帽子、藍帽子、灰帽子,除了綠顏色的帽子沒有,其他的什麼顏色的帽子都有。有一個同學跟我說,他說徐崢你不要戴帽子,戴帽子對頭髮不好,你要勇敢地把你帽子摘下來。我就勇敢地把我的帽子摘下來,他一看說,算了,你還是戴上吧。

  就在這種自卑的陰影當中,我煎熬了很多年,頭上的狀況日趨嚴重,農村都沒有辦法包圍城市了,中間的頭髮變成了一個孤島。最嚴重的一次我騎著自行車碰到紅綠燈我停下來,旁邊還停著一位大哥瞅我一眼,突然一陣風吹過來把我的帽子吹掉了。然後我的頭髮被風吹得就像一個龍捲風一樣,中間那一撮突然就立起來了,咣嘰,旁邊那位大哥連人帶車嚇得摔倒了。

  當時我還不動聲色,慢慢下車把帽子撿起來戴上,但是我的心裡面已經碎了。那一刻我知道其實重重摔倒的那個人是我自己。那天我真的很絕望,晚上我失眠了,我在想我這輩子真的做不了演員了嗎?我的夢想就離我而去了嗎?我該怎麼辦?終於,在聖誕節的早晨我下了一個決心,我一定要給自己剃一個光頭。我鑽進了戲劇學院後巷的一個理髮鋪,裡面有一位老師傅。我說,師傅幫我剃一個光頭,老師傅說你年紀輕輕為什麼要剃光頭?我把帽子一摘,師傅二話不說開始磨刀。

  磨啊磨,磨啊磨,磨了20分鐘,我都磨得睡著了,等我醒過來一看,我滿頭都是白色的泡沫,師傅還在那磨呢。我說師傅我剃個頭啊,你是要殺豬嗎?你不需要給我做手術,你快點開始吧,師傅說好的,呲啦一聲,手起刀落,就在我白色泡沫裡面出現了一條金光大道,頓時,我就有一種出家的感覺。那個現實的紅塵就離我遠去了,我看著地上一撮一撮殘存的頭髮,我的視線開始變得模糊。但是,經過了一番操作以後,我對著鏡子看到了一顆閃亮的光頭,我發現自己變年輕了。我好像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一個全新的我,我就感覺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精神過。我似乎看到了某一種光芒,這種光芒不是我頭皮散發出來的,而是在我身體裡,內在存在的,而我以前從來沒有發現過的。

  我怎麼會沒有發現呢?那個煎熬了那麼久,折磨了我那麼久的,夜不能寐的頭髮的問題,不就是剃一個光頭,半個小時,5毛錢的事嗎?我還是我,為什麼我以前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別人對我的評判上面,而忽略了我自己與眾不同的閃光點呢?那個時候我開始漸漸的懂得,我必須接受全部的自己,才能真正面對我的問題。如果你頭髮很漂亮,當然可以成為一個好演員,但是沒有頭髮的徐崢努努力應該也行吧,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內在充滿自卑感的人,你真的沒有辦法變成一個好演員。20歲就禿頭了當然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如果禿頂已經成為你生命當中的一部分,你是在原地繼續抱怨呢?還是頂著一顆光亮的腦袋向你的目標出發?這個時候我看到了希望。我彷彿看到了葛優葛大爺,我彷彿看到了陳佩斯老師,還有郭冬臨前輩他們在向我招手。

  後來等我正式工作,開始演員生涯以後,我才發現禿頂其實對一個演員夢來說實在是太微不足道的阻力的。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找你演戲,不管你是不是禿頂。你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當然那個時候我心裡已經堅強很多了,我知道我自己要給我自己創造機會,所以我當時一邊打工,一邊跟一個有共同志願的小夥伴我們準備一塊組一個我們自己的劇團,我們要演我們自己原創的劇,我們找資金,找場地,寫劇本。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準備,但是,資金鍊條的斷裂粉碎了我所有的計劃。那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我站在空曠的場地裡面徘徊了很久。但是我並沒有氣餒,因為在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一直告訴我說“總有一天會有一個機會來找你的”。那個機會來了,有一天來了一個製片人,他也是一個光頭。他說,徐崢我看過你演的舞臺劇,我想找你演一個戲,我說什麼戲?他說《豬八戒》。我說我演誰?他說豬八戒,我相信這部戲大家都看過,《春光燦爛豬八戒》。

  就是因為這部戲,我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演員。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家喻戶曉給我帶上了另外一條囧途。我從一個禿頂變成了豬八戒,我記得那個時候電視劇還在播放,我在我們家樓下小飯館裡面吃麵。突然衝過來一群中學生指著我的鼻子說,“看,他就是豬八戒”。

  我當時真是面紅耳赤,我恨不得找一個縫鑽進去,但是這只是噩夢的開始,我不堪尷尬的經歷,我的囧途才剛剛啟程好嗎?從此以後在各種公共場合,不管是廣場上,馬路邊上,不管是在地鐵裡還是廁所裡,都被別人揪著鼻子指出來,看看看,豬八戒,豬八戒。對,那種場面讓我有一種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誠惶誠恐。有一剎那我甚至錯覺感覺自己是不是真的變成豬頭了。

  豬八戒播完已經結束好幾年了,有一次我去銀行取錢,那個銀行經理跟我非常彬彬有禮,他說徐先生,歡迎你的光臨,請您稍等,結果他營業麥克忘關了。一轉頭跟他同事說,哎,給豬八戒拿2萬塊錢。我當時這個囧啊,我想怎麼會這樣呢?我在心裡明明知道觀眾是因為接受我塑造的角色,因為喜歡這個角色才這樣稱呼我的。但是我心裡還是不舒服,我覺得難道這就是因為我做演員要付出的代價嗎?我怎麼就變成豬八戒了呢?你們知道嗎,有一個心理測驗就是來測試,你認為的你,和別人眼中的你,以及真正的你,這三個角色有什麼差異。很難給出答案,這三個角色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像我,我非常希望成為一個嚴肅的,專業的演員。但是現在你在觀眾的眼裡就是一個兩坨腮紅的小豬八,你能怎麼辦?而那個時候我用很長的時間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我是為了努力改變自己,讓自己滿意呢?還是努力想向別人證明自己?還是期待別人把我看成是誰?別人把我看成的那個誰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嗎?別人能真正的瞭解我嗎?

  當然了,如果你向別人展現的是一個完美的人設,固然能夠滿足你的虛榮心。但是對我來說,承認你自己角色當中小丑的一面就像有勇氣承認你自己生命當中的缺點和不足一樣。而這種時候你只有坦然的接受,不斷更新,變成更好的自己,這個過程才能真正給我成就感不是嗎?

  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能接受我自己創作的角色呢?我為什麼不享受別人對小豬八的稱號呢?我為什麼不努力地,用力地去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呢?

  所以,你們看到了我嘗試演了很多很多的角色,在《李衛當官》演完了以後,別人不叫我豬八戒了,他們終於開始說,看,這位就是演豬八戒的李衛。但是那個時候我一點都不在意了。是的,當你能夠接受別人的眼光和看法的時候,就意味著別人的態度不能夠左右你。你知道自己初心是什麼,目標在哪裡。在一個又一個角色的出演過程當中,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成功的角色不僅僅是自己一個演員的成功,我漸漸開始關心整個劇本的邏輯。我開始關心其他的角色,關心服裝,關心道具。而且開始關心起來鏡頭語言的邏輯,漸漸漸漸的,每拍一部戲就會獲得很多的經驗和心得,有一天我在想,我要不要拍一部屬於我自己的電影呢?在《泰囧》之後,叫我豬八戒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開始叫我徐導,徐導演。

  這個稱呼倒是可以滿足我的一部分虛榮心,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會再因為他人的界定影響我對自己的判斷了。我永遠知道,我是誰。我會努力朝我自己理想的目標來前進。今天我可以站在這裡笑著跟大家調侃我的過去,但是在當初,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煎熬,熬過來的。我非常感謝我的這顆光頭,讓我在20歲的時候就開始一步一步明白這個道理。可以讓我走到今天,讓大家認識一個作為演員的我,也讓大家認識一個作為普通人的我。

  現在偶爾走在街上,還是會碰到那種人,他們指著我的腦袋滿臉的疑惑,說你這個頭髮,我會自豪地告訴他,是的,我是禿頂,而且是少年禿。或者碰到有一些人說,我小的時候就看你……,我會說是的,我就是豬八戒,豬八戒就是我。對我來說,那個角色是我付出心血塑造的,對觀眾來說是一段難忘的記憶。偶爾有時候走在街上我會懷念別人叫我豬八戒的那個時光。

  我在想,你塑造了一個角色,被別人接受、承認,並且懷念,這是一件多麼美好和幸福的事情?這就是我“脫光”的故事。謝謝大家的時間。

  名人的演講稿三

  不要一味地問怎麼做,最要緊的,更要問問為什麼而

  文/扎克伯格

  今天我想討論改變世界的話題。很多人會問我是怎麼創立企業的,或是怎麼解決問題的。但是,今天我想要討論一個不一樣的問題。不是“怎麼去創立”,而是“為什麼創立”,這是使命的本質。

  今天我想說3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於“相信你的使命”。

  2004年,我之所以創立Facebook,是因為我覺得能在網上和人連線起來是非常重要的。

  那時候,網際網路上有很多網站,你可以找到差不多所有的東西,如新聞、音樂、書、電影、商品……可是沒有哪種服務能幫我們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人。

  人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請大家看這個房間,你們看到了什麼?不是這張桌子,那把椅子,而是這裡的人。這就是人的特點。

  每個人都想跟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聯絡。當我們可以分享和聯絡時,生活會變得更好。當我們分享和聯絡時,我們可以和家人、朋友有更好的關係。我們的企業會變得更強大,是因為可以和客戶有更好的溝通。社會會變得更強大,是因為我們知道得更多了。

  當我創立Facebook的時候,我不是要創立一個公司,而是想要解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想把人們連線在一起。

  當你有使命,它會讓你更專注。

  第二個故事關於“用心”。

  如果你有了使命,你不需要有完整的計劃,往前走吧!你只需要更加用心。

  我在哈佛大學的時候,和朋友每天晚上吃比薩,討論未來。當我們推出了Facebook第一版的時候,我記得我們非常高興,因為我們的產品連線了學生們。當時,我們想,總有一天有人會創造連線世界的產品。

  有趣的是,我沒想到我會創造這個連線世界的產品。我只是一個大學生。我覺得一個大公司,像微軟公司或谷歌公司會開發這個產品,他們有好幾千的工程師和上億的使用者,他們應該開發國際社交網路。

  但是,他們為什麼沒做?

  我常常想這個問題。我們只是大學生,我們沒有計劃,也沒有資源。我們是怎麼創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有15億人以上的網際網路社群的?

  我覺得我們只是更加用心去做。

  在路上的每一步,都會有人說新的想法不會成功。

  我們遇到過好多問題,需要改變好多次。我們開始只是一個小產品,為美國的學生們服務。

  開始的時候,有人說:“Facebook只是給學生們用的,所以它永遠不重要。”可是我們還是繼續做,把Facebook開放給所有的人用。

  後來,又有人說:“好,現在別人也用Facebook了,但是他們很快就不會再用它了。”

  可是我們還是繼續做。

  人們一直在用,因為人跟人的連線是很重要的。

  然後有人說:“可能它在美國有用,但它不會在其他國家有用。”可是我們還是繼續做,並且延伸到了世界其他國家。

  又有人說:“社交媒體永遠不會賺錢。”可是我們還是繼續做,建立了強大的業務體系。

  然後又有人說:“人們不會在手機上使用Facebook。”可是我們還是繼續做,現在我們成立了以移動業務為中心的公司。

  當時,我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沒有人知道。

  我們堅持繼續做是因為我們用心。

  很多公司在創造社交媒體,但是他們害怕這些問題。

  我們相信,社交媒體和連線世界是重要的。我們相信,雖然我們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我們還可以繼續幫助人們,連線人們。

  我們只是更用心了一點。我們一直在努力,現在有15億人在用Facebook。

  不要因為要改變就放棄。我覺得中國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一直努力,你就會改變世界。

  第三個故事關於“向前看”。

  我很喜歡馬雲說過的一句話:“和15年前比,我們很大;但和15年後比,我們還是個嬰兒。”

  為了重要的使命,你瞭解得越多,你就會覺得要做的事情越多。

  10年前,我們的目標是連線10億人。因為以前沒有網際網路企業做過,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

  當我們達到了這個目標,我們開始意識到10億隻是一個數字,我們真正的目標是連線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這就難多了。

  世界上差不多有2/3的人沒有使用網際網路。我們如果要把他們連線起來,就必須擴大整個網際網路的覆蓋範圍。

  要做到這個,我們要解決很多的問題。超過10億人不住在網路附近,所以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技術,像衛星和飛機,把他們連線起來;超過10億人沒有錢使用網際網路,所以我們需要讓網際網路更便宜;大約20億人沒有用過電腦或網際網路,所以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方案,幫助他們連線起來。

  3年前,我們成立Internet.org***主要使命是為沒有聯網的人們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編者注***,去擴大網際網路。我跟我們的董事會說:“我覺得我們要花10億多美元。”他們問我:“這個東西怎麼賺錢?”我告訴他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連線人是我們的使命,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向前看,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整個計劃,但是如果我們幫助人們,未來我們也會受益。”

  這就是向前看的意思。每走一步,你就可以做新的東西。以前你覺得不可能,現在就有可能。當你面對非常大的挑戰時,如果你努力,也許就會戰勝這些挑戰。一直向前看。

  歷史上,中國人一直在堅持創新。中國給了世界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

  學習對於創新來說最重要。幾年前,我的妻子在北京的一家醫院學習。她選擇北京,因為她想向中國最好的老師學習。

  我的中文很糟糕,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學習中文。

  如果你多學習,會在生活裡創新,也會在企業裡創新,你就什麼都可以做。

  在你開始做之前,不要只問自己你怎麼做,要問自己為什麼做。

  你應該相信你的使命,解決重要的問題。非常用心,不要放棄,一直向前看。

  你們可以成為全球領導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可以用網際網路影響全世界。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連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