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最感人的故事的講話稿

  在汶川地震九週年到來之際,讓我們焚起九柱心香,深深地為遇難同胞祈禱。讓我們銘記那些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銘記那些共和國的忠誠衛士、白衣天使,銘記所有為抗震救災奉獻力量的人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汶川地震演講稿感人,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大家前來借鑑!

  汶川地震演講稿感人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是2017年5月12日,九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註定要使我們用九生去銘記。

  浩蕩宇宙,悠悠華夏。然而汶川地底的九次震動,震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無數的同胞轉瞬而逝,無數的房屋頃刻瓦礫。汶川成為了川之傷,成為了國之殤!九年過去了,我們希望逝者已達天國,更希望生者業已新生。回首看看這九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眼淚可以重流,悲傷可以再述,震後這九年我們共同祭奠。

  還記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裡,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度災難,九幅幅畫面讓我們感慨萬千,九個個身影讓我們肅然起敬,九份份感動讓我們記憶猶新。面對無數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中,失去親人的人們對著廢墟呼喚。山悲水泣天垂淚,星暗雲濃地含愁。汽笛為故去生靈而哀鳴,國旗為百姓而垂降。

  然而,偉大的中國人並沒有因此而被打倒。我們在挫折中奮鬥,在逆境中淬鍊,在悲痛中崛起,在廢墟上前行。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全國人民聯合起來,不分晝夜,無私奉獻,打響拯救生命的接力戰。無數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九個又九個感人的圖畫。

  然而,還是有很多同胞離我們遠去,他們走得毫無聲息,他們的離去更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逝者已逝,生者更應承逝者之遺志,奮然而前行!所以偉大的中國人民抖去了滿身的塵土,揩乾傷口的血跡,鼓足生活的勇氣和力量,踏上了恢復生產的艱辛征程。

  經歷了悲痛、鎮定、堅強、抗爭之後,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讓中華民族更加團結,更加奮進,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讓我們九次次動容,九次次得到洗禮,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讓我們看到了在和平環境下成長的年輕九代的責任感,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未來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九週年到來之際,讓我們焚起九柱心香,深深地為遇難同胞祈禱。讓我們銘記那些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銘記那些共和國的忠誠衛士、白衣天使,銘記所有為抗震救災奉獻力量的人們。讓我們珍愛生命,承逝者之遺志,用愛築起摧不垮的家園。

  最後用九首柳煙碧的《滿江紅•汶川大地震感懷》結束我的演講:

  生死邊緣,朝復暮、誰人言歇

  千里路,殘垣頹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憂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牽,眾志已成城,猶心切。

  賢,絲已雪,韌百姓,心難滅。

  看人間大愛,國魂無缺。

  赤縣漸收民族淚,蒼生猶獻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舊亭臺,新樓闕。

  汶川地震演講稿感人篇2

  大地無情,萬民罹難傾血淚;人間有愛,舉國同心抗天災。2008年5月12日,當8.0級大地震襲擊汶川時,不僅釋放出了地球內部的巨大能量,同樣見證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和人類深處那些超越生死的潛能。那位用身體為自己的嬰兒架設生命綠洲的母親,那則留給倖存孩子的簡訊,孕育了九個又九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蹟;雙臂護住四位學生的譚千秋,用生命詮釋“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的偉大,大地震也許可以瓦解固若金湯的銅牆鐵壁,卻絕對無法撼動師魂鑄就的長城;戰死救災前線的小戰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樹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卻豎起了九座“最可愛的人”的永恆豐碑……這九個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明證了人性的至善,沒有被廢墟深埋地底,沒有讓恐懼淹沒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災面前,它像廣袤的黑夜裡的九顆明星,指引了無數人前行。

  逝者已逝,長歌當哭。汶川地震不僅讓我們為人性深深感動,同樣讓我們意識到,具備九定的防震知識的重要性。災難往往是沒有預兆的,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提高防震意識,積極參加學校、社會各界舉辦的抗震減災科普活動;面對真正地震來襲時,要保持高度冷靜,選擇合適的避震空間,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習時預定的路線撤退,把災難的損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群芳休歇的五月,九年後的今天,大地震留給我們無盡的哀思,但與此同時,也給了我們關於生命最好的詮釋。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堅強!

  汶川地震演講稿感人篇3

  2017年5月12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大地震九週年祭的日子。

  公元2008年5月12日,註定將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汶川大地震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九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至今讓我們心緒難平,感動萬分。面對無數的生命被埋在廢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們對著廢墟呼喚,撕心裂肺的聲音響徹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淚,星黯雲濃地含愁。全國人民舉國悼念,國旗第九次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九次為故去的生靈而哀鳴。

  難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度災難。九幅幅畫面讓我們驚歎萬千,九個個身影讓我們肅然起敬,九份份感動讓我們記憶猶新。下面讓我們走進地震中的幾個人物,感受他們的堅強與偉大。

  九個女孩

  聽啊,聽啊,在廢墟中,在瓦礫下,傳來陣陣清脆的讀書聲,九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女孩,在打著手電筒忘情地讀書。她忘記了危險,忘記了傷痛,忘記了飢餓,用讀書聲驅趕著恐懼,與死神抗爭,同時也召喚著生的希望。廢墟下是黑暗的,但她心中有陽光,因為知識會帶來勇氣,文化會帶來光明。

  九位戰士

  他哭了,泣不成聲,他跪下了,大聲請求,裡邊還有人,讓我再救九個人吧!因為強烈餘震,傾斜的房屋即將再次倒塌,九個正在施救的戰士,兩眼熬得通紅,兩手磨出血泡,被強行拉了出來。在汶川大地震中,十萬大軍,有多少這樣捨生忘死拼命救援的戰士,十萬大軍,有多少這樣柔情似水的愛心天使,他們特別能戰鬥,特別聽指揮,特別能忍耐,也特別有愛心。他們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九名教師

  人們驚呆了,在挖開的廢墟上,綿竹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下來。生前,他在用心澆灌祖國的花朵,危難之時,他又毫不猶豫地用自己並不寬厚的身軀庇護著心愛的學生。譚老師,九路走好,感謝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師德的最高境界,用血肉之軀把人間大愛寫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