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唱歌音準的幾種情況

  音唱不準的因素有很多,必須實際聽到、看到事件的經過,才容易判斷出原因。下面小編來和您聊聊影響音準的幾種情況。

  若是以現在大家常唱的敬拜詩歌作分析,大略有下列幾種狀況會影響音準:

  一、對唱滑音***轉音***技巧的概念偏差:

  不論是流行歌曲或是敬拜詩歌的CD,出現以滑音方式唱歌的技巧已經是非常普遍了。滑音顧名思義就是以滑行的方式進行音與音的轉換,或是以滑行的方式進行生音的即興裝飾演唱。爵士樂、藍調、靈魂樂常用到,為了配合方言的語調也會用到***特別是臺語歌***;這是流行樂風格必備的技巧。滑音唱的好歌手,必定能先以不用滑音的方式把音唱準,如此才能掌握滑音的音準。

  滑音的應用必須經過設計,也就是設計歌曲好適合滑音的字或樂句。現在常常發現弟兄姊妹常常無意識便唱出滑音,這可能已經變成習慣,但是要將音一個個的唱反倒不習慣;這個現象表示因唱不準的現象因為過多模仿CD,使音準被破壞了;這也是令人憂心的現象。CD中的演唱者能將音滑來滑去、又唱的準準,只有兩個因素:a.實力派;b.應用數字錄音後製作的技術。b項是最常用的,也就是說並不是現場的,而是數字製成的,這並不是虛假,而是錄音室應有的技巧,但是也顯出常人並不易做到。

  基本解決之道是:單音先唱準,再唱滑音,唱滑音之處要練習更多次才是。

  二、咬字發音不正確:

  每一種語文都有其正確的咬字,咬字正確才能發出正確的聲音。如果是中文的咬字與發音,就是一般所說的「正音」。西方英美語系的演員或歌手,幾乎可以在不看字幕的情況下聽懂他們在說甚麼或唱甚麼,這是因為咬字發音正確才辦的到的。中文的「正音」並容易辦到,必須要經過一番磨練才辦的到。我個人因為從事過福音廣播節目主持,因此曾對正音下過功夫,發現正音真的不是很容易。將正音應用在聲樂上,又是一門學問了。有正確的咬字和發音,才能達到音準的控制。

  三、聲樂技巧不足:

  聲樂技巧影響音準的部分,若要細說,想寫成博士論文都還是有空間的。舉一兩個例子來說吧:

  a.呼吸不良將影響音準:送氣使聲帶振動便能產生聲音。送氣不穩、不均勻、氣量分配不佳,都會影響聲帶振動的準確度與質量。要得到好的送氣,便要透過好的呼吸法才可。

  b.發聲位置虛浮:一支小喇叭的音筒是固定的,所以從高音到低音的聲音也就不難固定。唱歌的人,也必須把持自己,使自己在唱歌像音筒一樣;想要得到這樣的效果,便要使發聲的方向統一,這樣的技巧便是「發聲位置」的掌握。唱京戲、唱歌仔戲、義大利歌劇的、、、,為何聽起來各個聲音相差很多,這是因為發聲位置掌握的方向不同之故。許多優質的流行歌手,都有其特別的音色,而且都很「固定」,這就是發聲位置技巧的掌握。如果發聲位置虛浮,音準不良是容易發聲的。

  音準的培養,就是音樂訓練中的「視唱聽寫」,國外的音樂學校甚至有以「視唱聽寫」做為主修的。最佳的音準培養,便是接受視唱聽寫的訓練;初級的視唱聽寫可透過教材作自我訓練。

  從來沒有人能把音唱的像機器一樣準,但卻不會因此減損聲樂藝術的美感,聲樂雖然無法非常準,卻充滿了缺陷美,也因此聲樂是最符合人類聽覺的音樂藝術;這是上帝創造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