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不好聽怎麼去練

  如果和朋友一起去唱歌,自己唱的不好聽應該怎麼樣去練習?如何才能練的更好?下面是!讓小編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唱歌不好聽怎麼辦

  1.如何認識自己的聲音特質?

  通常人的聽覺分為兩種,即外耳聽覺與內耳聽覺。我們比較悉知的外耳聽覺,即聲波被耳廓收集,傳達到鼓膜,再到達聽覺神經。而人的內耳聽覺則不然,自我所聽到的是通過氣息震動聲帶,貫穿到咽鼓到達耳膜。因為接收的原理的不同,外耳聽覺和內耳聽覺會形成差異,理所當然。

  這也就是諸如為什麼我明明沒跑調別人說我跑調了。 為什麼我錄下來的聲音跟我想的不一樣了……等等各種問題的根源。因為你聽到的自己唱的和別人聽到你唱的,真的不太一樣。那麼可以這麼說吧,多數時候內心聽覺騙了你~那些跑調到禍害世界的人們,已經不僅被內心聽覺騙了,大概還產生了幻覺。

  那麼,外耳聽覺和內耳聽覺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嗎?

  也不見得。他們之間是藕斷加絲連的,並且有很多祕密。

  諸如,內心聽覺的音量是外耳聽覺的一半。簡單解釋起來就是,別人聽到你發出的聲音要比你自己聽到自己發出的聲音要大聲兩倍。 所以有時候你自以為已經很小聲說話了,其實依然影響到了別人。那麼知道這個原理,今後請在需要安靜的公共場合更加註意

  再諸如,內耳聽覺覺得亮度剛好的聲音可能外耳聽覺已經刺耳。

  內耳聽覺覺得飽滿的聲音可能外耳聽覺已經感覺到炸。

  那麼很容易的呀,以後我們就往暗處唱就好了。於是,在美聲唱法裡有個概念,即所有你聽起來暗的,啞的,破的,都是正確的。

  好噠,知道了以上,我們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2如何練習?

  在這來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叫做“內心聽覺”。讓外耳聽覺與內耳聽覺統一合拍,即擁有了內心聽覺。

  這個練習還真的比較殘酷。因為你得從幻想中走出來,打破自我良好的窘境,去接受赤裸裸的現實。

  首先你需要個安靜的,沒有干擾的環境。錄音棚當然最好,它會吸掉回聲,獲取最本質的聲音。如果實在沒有條件,請不要選擇在浴室以及一切空曠有迴音的地方練習,這些地兒混響太好,會欺騙你的耳朵。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知道自己唱的有多難聽。

  然後呢?錄下自己的聲音。 但是請不要馬上聽,你可以早上錄,晚上聽,或者第二天早上聽。你大概會聽到一個滿是瑕疵的,讓人嫌棄不堪的聲音。沒關係,找找自己哪句唱的最難聽,第二天針對性地去改,再錄,再聽,直到有一天你知道怎麼唱是最合適的。

  這將會是個漫長的。痛苦的。磕磕絆絆的過程。但是堅持下來,一定會有成果。

  這個技能真的非常重要。不僅適用於聲樂,還適用於視唱練習,糾正跑調等等。所以我偶爾也會想,擁有了內心聽覺,真的就擁有了一切呀!

  唱歌不好聽,該從什麼歌練起

  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大多數唱歌普通的人所面臨的問題,我覺得相當具有代表性。我們先分析一下存在的這些問題的原因。

  感覺會有這種的問題原因主要在於:

  1.唱歌不夠好聽。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別人聽起來卻不盡然。

  2.和朋友去KTV的時候,只能一旁聽歌,很尷尬。

  3.想要練習卻不知道哪些歌自己可以駕馭,哪些歌適合新手,哪些歌能提高水平。

  作為一個經常去KTV的業餘愛好者,有些場合是唱歌表現下的,但是想唱好,一定要學習,畢竟唱歌這種東西,自學起來比較抽象,自己摸索起來有些困難。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說是真的想要練好唱歌,練系統,練專業,那自然是要找一個專業的聲樂老師。可我們是業餘愛好者,可能也沒有那麼強烈的需求。

  那麼,如何開始起步呢?我覺得依次要解決以下的問題。如果一味考慮練對應的歌,但是方法不正確,會走很多彎路。

  1.基礎:音準,節奏,咬字

  音準和節奏應該顧名思義吧。音準,簡單來說就是把音給唱準。呃我們討論的都是自己能駕馭的,比較簡單的歌曲。如果唱歌跑調嚴重,下一個鋼琴軟體來唱音階吧。節奏的話,就是每個字都能押在調上,唱歌的時候能準確跟上伴奏。咬字首先就是普通話要準,然後要像說話一樣自然,親切,不要刻意製造出不自然的聲音。這些是唱歌最基本的,不要求像專業歌手一樣基礎特別牢固,但是這些都是必須要達到合格的。我覺得這些如果解決的不太好,都可以通過多唱,多練來解決。那麼,既然要練,自然要找好唱的歌。我個人推薦以下:

  男:

  林宥嘉-殘酷月光:節奏和情緒都平穩,比較抒情,都是中低音。

  陳奕迅-好久不見:低音有些難,可以不用太在意細節,整首歌比較低,可以體會唱歌的情感。

  張棟樑-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品冠-我以為:唱起來有些累,可以鍛鍊氣息。

  張震嶽-思念是一種病:可以鍛鍊節奏與氣息,提高樂感。

  劉德華-冰雨:可以模仿華仔的顫音,不過不要過度了。

  水木年華-一生有你

  何炅-梔子花開

  徐譽滕-等一分鐘

  朴樹-那些花兒

  林俊杰-殺手

  女***KTV套路唱***:

  蔡依林-倒帶-音低,旋律無起伏。伴奏吵雜,走調了別人聽不清對於五音不全者,先邁出一地步

  蕭蕭-愛要坦蕩蕩-旋律簡單通俗上口

  梅豔芳-女人花-適合男人嗓的女人,可適用於領導唱歌歌唱,證明自己還是女人,有合適小夥快介紹。

  李綺貞-旅遊的意義-曾軼可都能唱好

  都是比較常見的歌曲。鍛鍊這些來鞏固基礎吧。能夠在KTV順暢的拿下一首歌,就已經是很大的收穫了。由於我是男生所以對女生不太瞭解,也就不誤人子弟了。但感覺女生在音域上面對的問題相對比男生要小。至少唱男生的中音的歌曲應該不是問題,可選擇面比男生要來得廣。

  不會唱歌的人,如何才能讓聲音變好聽

  能夠保證基本的音準節奏咬字,自然就能夠順暢的唱下一首不難的歌。但是中間氣息穩不穩定,聲音的質量都很難保證。唱歌新手的話,聲音是比較鬆散乾癟的,以我個人的理解,這主要是因為:缺乏氣息支撐,發聲點過大,聲音不夠集中。

  有一個聲樂的概念叫做“點小”,大概的意思是, 唱歌的時候,聲音要儘量集中。題主在中低音的時候,可能感覺問題不算太大,聲音越高,越感覺問題明顯。可能很多高音都可以上的去,但是就是聽起來像是喊, 其實這是因為,通過“喊”上去的高音,缺乏氣息的支撐,聲音發散,不集中,哪怕上去了,也沒有穿透力。其實中低音也一樣,唱一些抒情的歌曲,聲音的 “點”,如果過大,也會破壞歌曲的美感。像我們熟悉的林俊杰,王力巨集,在“點小”這一點上,就做得很不錯,聲音可以做到集中,具有穿透力。

  試著把嗓子放開,發“啊”的長音,“啊~~~~~”,你會感覺,聲帶的振動面積比較大,聲音不太集中,有些發散。

  然後,試著收著一點,發“一”的長音,“一~~~~~”,你會感覺,聲音似乎和剛才相比,比較集中,就像一條線一樣,從口中發出來,而不是發散開來。所以,我們要用發“一”的方式,去發“啊”這個音。

  繼續發“一”這個音,然後轉為“啊”,就像這樣“一一一一,一啊一啊一啊一啊,啊啊啊啊啊~”,聲音是連續的,就是用發“一”的這個聲帶狀態,去發“啊”,你會慢慢找到“點小”的感覺,感覺聲音是集中的,沒有之前那麼發散。

  漸漸找到這個感覺後,嘗試著用“點小”的技術,去唱一下中低音歌曲,有意識地把歌曲唱得柔情一些。如果你錄下來,你會發現,把發聲面積減小,聲音更集中之後,錄了之後聽下來感覺更細膩,也更好聽。

  還有喉位的問題,儘可能保持低喉位,去發氣泡音,然後用氣泡音去帶出唱歌的聲音。可以避免聲音的擠卡。氣泡音的教程網上也有很多,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總之很有幫助。

  然後氣息的問題也要注意。一般聲樂訓練都會特別注意腹式呼吸,就是所謂的“氣沉丹田”。其實說來玄乎,其實就是:把氣息吸進腹部,感受到肚子鼓起來,這樣就有充足的氣息來推動聲帶工作。我們一般呼吸都是用的胸式呼吸,就是劇烈運動後那種大口喘氣,上半身都在晃動的那種。唱歌的時候如果用胸式呼吸,會缺乏氣息的支撐,所以要提升聲音質量,還是要關注氣息的問題。網上也有很多教程,大家都可以搜來看看。具體的練習就是:一隻手放在腹部,吸氣,感受腹部慢慢鼓起,之後發弱延音“ssssssss”,平緩地把氣息放出,手感受腹部慢慢變癟,這樣可以鍛鍊對氣息的控制能力。

  如果能夠適當對於這些問題進行調整與改善,不敢說聲音一下子就有突飛猛進的變化,至少在多加練習之後,會感覺不一樣。

  對於新手來說,以上的問題要解決應該也要一段時間了。在訓練的過程中,肯定也會想唱更多自己喜歡的相對高音的歌曲。如果是激情一點的歌曲,可以嘗試去”喊“,把嗓子開啟,大吼大叫的那種。儘管它不科學也不適合歌唱,但是對於新手來說,可以鍛鍊自己的聲帶能力,等到唱歌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再去學習換聲技術會比較好。抒情一些的歌曲,不適合”喊“的,可以轉假音來唱。

  如果感覺自己唱歌有了長足的進步,自己的真聲區域都開發出來了,唱不了更高了,可以去搜集一些資料,學習所謂的”換聲“,”混聲“。不過我相信如果到了這一步,你的唱歌水平肯定也還不錯了,至少在KTV能夠完整流暢地拿下很多首歌,不至於不敢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