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老年大學聲樂教學

  目前,許多老年大學都開設了聲樂課,深受喜歡聲樂藝術的老年朋友歡迎。小編整理了一些專業人士對於老年大學聲樂教學的看法,歡迎閱讀。

  老年大學聲樂教學剛剛起步,大到教學方向、培養目標,具體到教學內容與教材、訓練規範與方法等諸多問題都還在摸索實踐之中。辦好老年聲樂教學需要主辦單位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長期、持久的關注,也需要熱愛聲樂藝術的老年群體的積極參與和諫言獻策。就如何辦好老年聲樂教學談幾點想法。

  :恰當的定位

  老年大學聲樂教學的培養目標和訓練水平既不能定得過高,也不能過低。音樂學院聲樂系是培養聲樂的專門人才,師範院校的音樂系、科是培養中等學校專業音樂師資,其訓練水平的要求都很高,顯然不是老年聲樂教學所期待的。但老年聲樂教學的目標、水平也不能定得過低,不能低到學學歌、唱唱歌,豐富一下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層次。因為聲樂畢竟不是一般地學唱歌,而是通過較長期、系統訓練逐步掌握科學的歌唱方法和各種聲樂技巧,教會人們如何唱好歌,更好地演釋聲樂作品,充分表現作品的內容和感情。

  據此,我以為老年聲樂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專業聲樂素質的老年人,使他們或在自娛活動中陶冶情志、享受藝術,或成為群眾性老年聲樂活動的骨幹,在各種演唱和比賽活動中,充分展現老年群體積極的生活狀態和藝術風采。辦好老年聲樂教學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明確的教學內容和訓練要求

  教學要以歌唱的呼吸、發聲、共鳴、吐字的訓練及歌曲演唱練習等為主要內容,通過較規範和系統的訓練逐步建立起正確的歌唱方法,掌握各種聲樂技巧。

  1、歌唱的呼吸訓練包括各呼吸器官肌肉的鍛鍊和建立歌唱呼吸的正確方法。所謂“歌唱的呼吸就是呼的肌肉和吸的肌肉的對抗平衡”,一首歌曲的高、低、強、弱、抑、揚、頓、挫的變化,全靠呼氣和吸氣肌肉在堅強而靈活的運動中達到平衡才得以完成。所以,鍛鍊各呼吸器官肌肉的彈力、控制力和對氣息的支援能力至關重要,應是每課的必須內容,也是需終生修煉的基本功。歌唱發聲的呼吸方法有多種,其中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即在歌唱中用胸腔、橫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進行呼吸和控制氣息的呼吸方法,被認為是一種最完善、最科學的呼吸方法。用這種方法呼吸,吸氣可“沉於底”,聲“灌於頂”;呼氣有節制且均勻有力,發出的聲音落在控制的氣息上,這種用氣息支援的聲音響亮悅耳、強弱有致、收放自如,還可唱出音色上的變化。

  2、歌唱的發聲訓練包括起音、開啟喉嚨、口形變化、穩定喉頭、混合聲等內容。歌唱的發聲是由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官有機協調配合完成的,要求呼吸力量的大小、聲帶張力的強度與共鳴腔體這三者之間保持一定的動態平衡。在這種狀態下發出的聲音是有氣息支援的,有充分共鳴、高位置的,上下統一的聲音。這種聲音就是發聲訓練要求得到的聲音。它能強能弱、圓潤達遠,音色柔美持久,具有很強的穿透性。

  3、歌唱的共鳴訓練主要包括混合共鳴、可調節共鳴腔、聲音位置等訓練內容。混合共鳴訓練就是歌唱要使頭腔、口腔、胸腔各共鳴腔體連成一個整體,並根據高、中、低三個聲區的不同比例,主次有所側重,使之有機協調配合,混合運用。要求發出的聲音同時分佈於三個主要共鳴器官,使聲音在三個聲區內部都能做到明亮華麗、豐滿結實,既有金屬光澤,又具很強的穿透力,並在聲區轉換時無明顯痕跡。可調節共鳴腔***口腔、喉咽腔***是調節共鳴的主要腔體。通過訓練要使之隨歌唱中語言、音高、音量和情緒的變化能夠敏捷作出各種不同的調節,使聲音能靈活地反射到各共鳴腔體,發揮其共鳴腔體間的橋樑和樞紐作用。聲音位置是人在歌唱時的一種感覺,而聲音位置是可以通過感覺來調節的。聲音位置訓練就是體會聲音的位置,學會用感覺來調節聲音的各種位置,逐步做到歌唱時無論聲區、字音、音高如何變化,都能保持同一高度的感覺。

  4、歌唱的吐字包括字頭、字腹、字尾的訓練。因為歌唱是聲與字的結合,二者要放在一個整體中,因此將歌唱中的每一個字都放在科學的歌唱狀態中就成為吐字訓練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科學的歌唱狀態指聲音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字腹即母音的訓練對建立科學的歌唱狀態至關重要。作為字的發聲引長部分,母音要發得圓潤豐滿、音韻準確、有明確的支點和穩定的狀態。有了穩定的字腹,字頭才能得到發揮和誇張,也才有剛、柔、虛、實的語氣變化的基礎。當歌唱方法基本穩定、字與字轉換自如時,吐字訓練又要能在共同的氣息、共鳴、位置之中體現每個字的個性和特點,甚至可以誇張每個字的色彩,使歌唱中既有聲音的巨集亮、圓潤、通暢,又有語氣和感染力,更好的表現聲樂作品的內容和感情。

  5、歌曲演唱練習仍以建立正確發聲方法和全面的歌唱技巧為主,作為所學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和實踐。同時也要涉及一些有關歌曲的藝術表現和藝術處理的基本要素,如在讀譜中領悟音樂的感情、意境,領略音樂的節奏、旋律特徵;通過分析歌詞語言節奏、韻味、語氣、語調、語勢及語言色彩因素,增強對歌曲思想內涵和感情形象的理解能力;根據作品內容要求對歌曲旋律的分句、吐字行腔、氣口安排、聲音的運用等方面作出統一的佈局安排等等,為日後學習和掌握歌曲的藝術表現能力打下初步基礎。

  :聘請專業的優秀聲樂老師

  聲樂是一門學科,有其科學的訓練規範和方法。老年聲樂班的學生一般都未受過聲樂訓練,他們喜歡唱歌,靠自己的自然嗓音條件和樂感練習唱歌,有的還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但他們的演唱中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需要從基本訓練入手,逐步建立科學的歌唱方法。所以,只有經過專門聲樂訓練的老師指導,才能使尚處啟蒙學習階段的老年人走上正確的歌唱道路。北京海霖聲樂***hailin123***聲樂老師

  具體地說,一位聲樂老師通常應具有:

  ——辯證的思想方法。正確的歌唱方法應該是整體的歌唱,要求人體參與歌唱的部位間保持動態的平衡。因此,在聲音的訓練中就要求老師的思想方法是辯證的,並在教學中得以體現。只有掌握在聲樂訓練中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才能客觀全面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隨時調整歌唱狀態的平衡。

  ——良好的聽覺和準確的辨別力。在聲音訓練中,學生會因呼吸方法不對,發聲器官不協調

  、失去平衡或區域性活動不當造成種種毛病。這些錯誤的聲音全靠老師良好的聽覺和對聲音好壞的辨別能力,以及對學生具體發聲過程中仔細觀察和分析才能發現,才能指出產生原因,提出改正方法。

  ——豐富的感覺教學經驗。聲帶是歌唱的發聲中樞,它長在人體內部,看不見也摸不著。要了解正確的發聲狀態和聲音,以及抓住發聲時發聲器官的動作,主要靠自我感覺。所以,老師的教學經驗,尤其是啟發式感覺教學經驗十分重要。如果老師能把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做到的一些動作和感覺,恰當合理地運用在訓練中,就會使學生通過這些動作和感覺體會到正確的發聲狀態,並把這種動作和感覺加以強化,就可逐步形成正確的發聲方法。

  :有效的教學組織

  組織教學的有效性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在組織老年聲樂教學方面,建議做好如下幾點:

  1、有穩定的資金支援,如聘請老師的費用等,以及配置必須的聲樂器材,如鋼琴等。

  2、聲樂班學員人數不宜過多。由於每個人的發聲器官構造各不相同,歌唱狀態也不一樣,在教學方面需要因人而異,所以音樂院校都採用一對一的教學。老年聲樂教學通常採用以老師與全體學生互動為主,老師與每個學生互動為輔的形式。前者系總體訓練和解決普遍問題,後者則為有針對性訓練。通過一對一的互動,老師可通過對學生在具體發聲的仔細分析和觀察判定出現的問題及產生原因,提示改正方法及示範來糾正錯誤與不足。這種訓練因費時而較少進行,有時還被擠佔。為在有限的課時內儘可能有點一對一的機會,適當限制學生數量是唯一辦法。通常老年聲樂班人數以不超過20人為宜。

  3、組織演唱實踐活動。作為教學成果展示,每個學習季或學年組織一次演唱實踐活動,對提高學生演唱水平十分有益。這種當眾演唱或舞臺演出也有益於學生克服自我心理障礙,培養良好的歌唱心裡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