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範文

  試卷分析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教學效果檢查的重要依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一***

  一、試題分析

  試卷內容分析:本次期末卷知識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題量適中,題型非常的新穎;從試題難易程度看,試卷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在此基礎上不乏適當的拓展,有一定的難度。能夠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是近幾年來一年級試題中較難的一套,這份試卷涵蓋了一年級下冊數學課本中絕大部分內容,如20以內的減法、100以內的加減法、觀察物體、找規律、認識人民幣、分類與統計等,這些章節的內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學生對各章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質量分析

  1.計算方面

  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強。如第一大題的第2小題連加8的算式,4小題求加數和被減數以及第四大題算一算,這幾道題學生答得非常好,基本上沒有什麼錯誤。只有極個別學生看錯加減法導致丟分。

  2.基礎知識方面

  這部分知識學生不但掌握紮實,而且能靈活運用。不論題型怎麼變換都能運用自如。比如填空題第1小題人民幣的認識,第3小題根據人民幣與數字的比較大小,這兩道題準確率都很高,這就說明,如果知識掌握得透,不管怎麼考都沒問題。

  3.解決問題方面

  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所增強,其中第五大題解決問題第1題求原來有多少輛車這道題準確率達到了98%。第4題是出現錯誤較多的題,有部分學生用了對於題意沒有搞懂,導致解題錯誤,這也是本冊書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的難點。第3題把人民幣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結合到了一起,能更好的考察學生對這兩部分知識靈活運用程度。第2小題生活中的連減問題,有部分學生計算失誤。

  4.其他方面。 找規律、觀察物體、分類與整理這些知識學生也都掌握的不錯。其中第一大題第4小題連續加7和連續減6的運算,這對於初步學習數字規律的一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但是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很強,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率還是很高的。第二大題連一連,把計算結果相同的算式連在一起,這道正確率較高。第三大題分類與整理學生掌握的還是不錯的,只是有的學生粗心數錯導致失分。

  三、改進的措施:

  1.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改掉粗心的毛病,學會自己檢查自己的試卷,不要總是依賴家長。

  2.在今後教學中抓穩基礎知識,讓每位學生都能牢固掌握課本上的基本概念,減少基礎題的失誤。

  3.在課堂教學中認真落實到每一堂課,落實到每一個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根據題目的結構和資訊選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和讀題意識,養成良好的解題審題的習慣。

  4.在今後的練習設計中,增加問題的真實性和情境化,切實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開展一幫一、一對一的活動。

  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二***

  一、考試情況概述:

  試卷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考試,考核物件是一年級全年級學生,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形式採用閉卷、統一筆試形式,我所任教33名學生參加考試,其中合格24人 ,合格率為 72.73% ,優分11人,優分率為33.33%,全班無一人低分。

  二、主要成績

  1.學生試卷卷面清晰,書寫認真端正,正確率高,有15%的學生得了滿分,及格率和優秀率都相當高,取得了滿意的成績。

  2.第一題是直接寫得數的題比較簡單,由於平時在這方面加強了對學生的訓練,大多數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失分特別少。

  3.第二題填空題中的第一小題,看圖填數題是看著計算器的圖來填數,題目明瞭簡單,學生一看就明白,大多數學生都正確。第六小題是考查學生用湊十法來算題,由於平時對學生在這方面加強了訓練,學生完成得較好。

  4.第八題看圖列式是由兩道加法題組成的,學生做這樣的題比較容易,正確率較高,大多數學生比較細心,答卷的時間也比較充足。

  三、提高措施

  1、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我們數學老師在平時教學中有可能沒有像語文老師那樣重視孩子的書寫,因而,雖然在數學作業、試卷中,學生大部分都是在書寫0—9這幾個數,但卻是寫得馬虎,結果有的學生自己也會看錯自己寫的數,影響到孩子的解題正確率。一年級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還沒有存在書寫馬虎的壞習慣,容易培養。我覺得,在本學期中可以讓孩子在田字格中書寫數字,堅持一學期後,孩子的數字書寫方法就會定型,離開田字格照樣會寫得好看。

  2、要重視培養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的能力。正確理解題意是做對題的前提,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學生養成做題前先讀題,正確理解題意的好習慣。有的孩子識字多,我們可以多鼓勵他們,讓他們讀題給其他同學聽,激發其他同學讀題的慾望,逐步過渡到讓孩子們跟著老師讀題,讀完題後,讓孩子氣們說說題目要我們做什麼。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養成做題前要先讀題的習慣。

  3、在遊戲活動中學習新知。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們平時在教學中要想辦法儘量把數學知識和遊戲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及注意力,一年級的孩子,只有當他們對學習感興趣了,聽課的效果才會好。如果是老師強迫他們來聽,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4、要重視輔差。剛入學的孩子,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都還不習慣,不懂得怎麼學習,成績有可能就跟不上。這時我們老師就要多花時間來輔導他們,等他們慢慢適應小學生學習生活以後,就會慢慢地進步。

  四、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須夯實數學基礎。

  紮實的數學基礎是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數學基礎訓練講究一個“嚴”字,教師及學生的態度都要嚴肅,教師的教風要嚴謹,對學生的要求要嚴格。一定要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中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活用”知識,當碰到基礎知識的變形題時,就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了。

  2、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的培養。

  教師要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注重培養學生審題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3、數學教學重在提高能力。教師要不斷加強教學的應用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理解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

  4、教師教學中注重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讓學生適當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接觸一些開放性問題,改變數學教學過於追求“精確”、“唯一答案”和“最優化”的狀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情感發展空間,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5、重視考後反思,師生共同分析試題。

  教師和學生要通過考後的試卷分析,教師反思教學存在的問題,學生反思自己在知識、方法和發揮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提高教和學的有效性、針對性。

  6、教師要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

  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補差轉化工作是每位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堅持做好以下工作: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與後進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後進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後進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7、作為一年級的數學任課教師,再次強調要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展並重。繼續加強基礎知識夯實和基本練習到位、練習多樣的訓練。應多從答題錯誤中深層次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聯絡生活、做數學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