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數學不等式教案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至於要如何做好一份優秀的教案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

  〖教學目標〗

  在本學段,學生將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建立不等關係,進而抽象出不等式的過程,體會不等式和方程一樣,都是刻畫現實世界中同類量之間關係的重要數學模型,同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知識目標

  1.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大小關係瞭解不等式的意義.

  2.理解什麼是不等式成立,掌握不等式是否成立的判定方法.

  3.能依題意準確迅速地列出相應的不等式.體會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係,學習不等式的有關知識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類比方法研究相關內容的能力.

  2.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積極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

  2.通過不等式的學習,滲透具有不等量關係的數學美.

  〖教學重點備註: 不等號的由來

  ①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係,如何用符號表示呢?為了尋求一套表示“大於”或“小於”的符號,數學家們絞盡腦汁.1631年,英國數學家哈里奧特首先創用符號“>”表示“大於”,“<”表示“小於”,這就是現在通用的大於號和小於號.與哈里奧特同時代的數學家們也創造了一些表示大小關係的符號,但都因書寫起來十分繁瑣而被淘汰.

  ②後來,人們在表達不等關係時,常把等式作為不等式的特殊情況來處理.在許多情況下,要用到一個數***或量***大於或等於另一個數***或量***,此時就把“>”和“=”有機地結合起來得到符號“≥”,讀做“大於或等於”,有時也稱為“不小於”.同樣,把符號“≤”讀做“小於或等於”,有時也稱為“不大於”.

  那麼如何理解符號“≥”“≤”的含義呢?用“≥”表示“>”或 “=”,即兩者必居其一,不要求同時滿足.例如≥0,其中只有“>”成立,“=”就不成立.同樣“≤”也有類似的情況.

  ③因此有人把a>b,b”或“=”,即兩者必居其一,不要求同時滿足.例如≥0,其中只有“>”成立,“=”就不成立.

  三、補充練習

  作業:課本P4習題

  5分鐘練習

  1.“x的2倍與3的和是非負數”列成不等式為*** ***

  A.2x+3≥0 B.2x+3>0 C.2x+3≤0 D.2x+3<0

  2.幾個人分若干個蘋果,若每人3個還餘5個,若去掉1人,則每人4個還有剩餘.設有x個人,可列不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層作業〗

  基礎知識

  1.判斷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既不是等式也不是不等式.

  ①x+y ②3x>7 ③5=2x+3 ④x2≥0 ⑤2x-3y=1 ⑥52

  2用適當符號表示下列關係.

  ***1***a的7倍與15的和比b的3倍大;

  ***2***a是非正數;

  .在-1,-,-,0,,1,3,7,100中哪些能使不等式x+1<2成立?

  通過測量一棵樹的樹圍,***樹幹的周長***可以計算出它的樹齡,通常規定以樹幹離地面1.5 m的地方作為測量部位,某樹栽種時的樹圍為5 cm,以後樹圍每年增加約3 cm.這棵樹至少生長多少年其樹圍才能超過2.4 m?請你列出關係式.

  燃放某種禮花彈時,為了確保安全,人在點燃導火線後要在燃放前轉移到10 m以外的安全區域.已知導火線的燃燒速度為0.02 m/s,人離開的速度為4 m/s,導火線的長x***m***應滿足怎樣的關係式?請你列出.

  1.A 2. 4*** x-1***<3x+5解:等式有③⑤,不等式有②④,既不是等式也不是不等式的有①⑥.

  解:***1***7a+15>3b;***2***a≤0;***3***:籃、排球體積沒有告知多大,可設籃球體積為x,排球體積為y.則有x>y.解:使不等式x+1<2成立的數字有-1,-,-,0,.

  要用未知數確定此樹的年齡通過大小比較,將文字語言轉換成符號語言,列出關係式.

  解:設這棵樹至少要生長x年其樹圍才能超過2.4 m.

  3x+5>2.4.

  導火線燃燒的時間要大於人走10 m所用時間.

的人

1.八年級數學不等式習題

2.初中八年級數學不等式習題

3.八年級數學上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練習題

4.2016年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5.七年級數學不等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