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手抄報

  生活變成了算術,不斷加呀,乘呀,算來算去,算了又算,數學和數目沒完沒了,像一個大漩渦。這個大漩渦把人的最後一點家當也都席捲而去,吸入那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深淵……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資料:唯一一個拒絕到場領獎的格里高利·佩雷爾曼

  在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開幕式上,出現了一個從來沒有過的情況,獲獎人之一,俄羅斯數學家格里高利·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 沒有到會,也沒有委託任何人領獎,成為唯一沒有接受菲爾茲獎的第一人。據說會前國際數學聯盟主席專程去做他的工作,要他參加大會和領獎。可是佩雷爾曼還是沒有到場來領獎。

  大會寫給佩雷爾曼的頒獎詞是:“由於他在幾何學以及對瑞奇流中的分析和幾何結構的革命化見識” 而獲此獎。而他的名字卻由於他在解決拓撲學中兩個重要的問題——龐加萊猜想和瑟思頓的幾何化猜想提供了方法而聞名世界。佩雷爾曼1966年出生在前蘇聯,他在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並在20世紀90年代,他曾經到美國工作過一段時間,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米勒訪問學者。還在斯特洛夫研究所做過研究員。在瑞士蘇黎世召開ICM1994大會上,他應邀作過報告。他是誰?從童年起就被迫學習的神童?一個家庭支離破碎的不幸者?一個過著隱修生活的怪人?一個漠然拒絕百萬美元獎金的窮人?格力高裡·佩雷爾曼,這位俄羅斯的數學奇才,因為拒絕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茨獎”,而不可避免地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儘管這是他最討厭的事。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近日採訪了佩雷爾曼的鄰居、同學和同事瞭解到他一些不為人知的成長故事。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資料:因為沒路費而不去領獎?

  佩雷爾曼在研究所工作了幾年就離開了那裡,很多人說他是自願離開的。不過,他的一位中學老師並不相信這個說法。她向記者透露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內情。她說:“任何一個科研機構的研究員、副教授和教授每五年都會重新選一次。這樣,佩雷爾曼就必須寫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可他沒有做到這一點,因為從1994年起,他就開始專心破解複雜的龐加萊猜想。為此,他丟掉了研究員的職位。當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偉大發現之後,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有意隱瞞了這個事實。”

  離開研究所後的佩雷爾曼加入到失業者的行列。他沒什麼積蓄,僅有的一點錢剛夠供自己和母親的房租、出行等生活費用。幾年前,有個朋友問他:“你有女朋友嗎?”這位天才數學家無奈地攤開雙手:“我連買音樂會票的錢都沒有,什麼樣的姑娘會和我在一起呢?”現在,佩雷爾曼母子倆就靠著微薄的退休金勉強度日。在這位老師看來,他之所以拒絕到西班牙領取“菲爾茨獎”,是因為他沒有路費,而他逃避媒體也是因為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生活貧困,覺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俄羅斯學者生活窘迫是件很尷尬的事情。

  不過,佩雷爾曼在研究所的同事瓦古連科並不這樣認為,他說是因為佩雷爾曼在幾何研究室與同事發生爭吵後,被調到了另一個研究室,但這裡的研究方向和他並不對口。漸漸地,佩雷爾曼也就不來研究所了。在他看來,佩雷爾曼和其他天才數學家一樣,非常瞭解數學,卻根本不瞭解人。“您記得電影《雨人》嗎?我們的佩雷爾曼就是這樣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