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學畫畫

  兒童學畫畫的好處多多,既能夠增長孩子各方面的知識,又能夠鍛鍊其感知能力。如何教孩子畫畫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學畫畫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學畫畫方法1

  一,從孩子的興趣入手

  孩子們都喜歡玩,都喜歡新鮮的東西,所以開頭幾次活動家長可以儘量多提供一些繪畫工具,油畫棒、毛筆、彩色水筆、皺紙、水粉顏料、膠水、毛條、手工紙、鉛畫紙、卡紙、白報紙、彩色卡紙、舊報紙、廣告紙等等,和孩子一起玩繪畫遊戲、手工遊戲,吸引孩子動手參與,漸漸地適應活動,樂於活動,期待活動的開始。

  二,多肯定、多鼓勵、多讚揚

  兒童畫是沒有對錯的遊戲,不能以大人固有的眼光來看待。鼓勵孩子大膽作畫,多為孩子的進步加油鼓勁,多表揚多讚賞,給孩子多一點的自信。

  三,多引導、少示範、不照抄

  有時我會先畫給孩子們看,然後將我的示範收掉,鼓勵他們自己畫,畫得不一樣也很好。

  四,多和孩子交流討論,幫助孩子豐富畫面

  活動從主題交流開始,收集相關的資料和實物,鼓勵孩子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畫畫的同時也要多交流,當孩子畫不下去的時候,進行一些引導性的交談,鼓勵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想象,自己來豐富畫面。

  五,尊重孩子

  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喜好色,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然後再比較給他看,這樣做遠比你說教的效果好。畫畫過程中不干涉孩子運用圖形和顏色,讓孩子做畫畫的主人,讓孩子體驗畫畫的樂趣,並進一步得到提高。孩子間不做無謂的個體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教育孩子學畫畫方法2

  以言語引導孩子畫畫

  當孩子想要畫一件事物,卻不知如何表現時,請您以“言語”來引導他做畫。例如:孩子想畫“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討論大象的特徵,若能輔以圖片或書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帶孩子到動物園觀看,都能加強孩子對畫作內容的表現慾望及構成概念。然後,鼓勵孩子以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別做頭部、身軀、四肢的描繪。“想一想,大象的頭和長長的鼻子像什麼形狀?圓形還是長方形?”“很好!身體又是什麼形狀呢?”“長方形。”

  若要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畫作內容,則可和孩子共同討論分享,掌握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的原則,對孩子做言語上的刺激。以畫烤肉為例,問孩子:“你和誰一起去呢?”“在什麼地方烤肉呢?草地?河邊?”“是早上?傍晚?還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們還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飲料?唱歌?打球?”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更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舉例來說,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是豐富孩子作畫靈感的最佳來源。

  孩子要透過親身的體驗,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不會老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讓父母納悶的畫了。這樣的作品,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

  提供能引起共鳴的圖冊

  藉助圖畫書引導孩子作畫,可培養他判斷、選擇與整合的能力。不過,圖畫書內容要合乎幼兒的語言理解程度,並且以圖書為主、文字為輔。

  像四—六歲孩子喜歡幽默風趣、充滿新奇與想象的圖畫書。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各國民間故事,或近代創作中《好餓的毛毛蟲》、《下雨了》、《變色島》等書,都是擴充套件孩子認知經驗及刺激想象力的好書。

  再者,圖畫書的故事結構最好有三、四段不同的情況或高潮,且要易於描繪,孩子作畫時才能得心應手,甚而將幾個高潮加以整合,選擇一段表現在畫中。

  孩子學畫畫對成長有七大好處

  1、記憶能力的提高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塗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們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但是這並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裡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雲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喔!比如下面的這些繪畫作品。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裡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於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內容並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復,只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2、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侷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3、想象能力的提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鬍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隻手……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隨意塗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4、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裡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5、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6、繪畫過程鍛鍊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塗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

  7、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

  繪畫也是一種藝術,它跟音樂、舞蹈一樣富有魅力,可以說是人類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成人的繪畫作品,都附帶了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要知道,沒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無生命力的。所以,要想您的孩子從小具有藝術細胞,不妨讓他試試!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