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教材使用:

  今年使用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分析

  三年級有2個班,從抽測成績來看,一班比二班的成績好一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對學生檢查的力度不夠,存在與個別學生的身上,需要背唱的歌曲還不熟練。二是對學生的表演方面要求的過低,對學生放的太厲害,應該有的放矢,抓住主流,這樣學生的成績才能提上去。

  二、本班級學優生、學困生檔案:

  學優生: 宋曉鈺 何霖 杜倩倩 王春潔

  簡要分析: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濃厚,課堂聽課認真,教師傳授的知識掌握的牢固,能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學困生:宋惠雲 宋為鑫 錢金龍 鄭偉

  簡要分析: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聽課不認真,對於教師傳授的知識不能準確的掌握,很難完成教學任務。

  四、本學期教學工作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唱13首歌曲,要欣賞15首樂曲,面向全體學生,師生參與的音樂活動有2個課時的內容。

  2、引導學生認識音名和唱名,並能準確的演唱。

  3、引導學生認識3/4、4/4拍號的含義,強弱規律以及指揮圖式。

  ***二***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樂於參與各種音樂演唱活動。

  2、能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

  3、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對探索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情感目標

  1、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的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動作做出體態反應。

  2、體驗並說出音樂情緒的相同與不同。

  五、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學唱13首歌曲,學習1個音樂情景劇《森林的故事》,還要欣賞15首樂曲,面向全體學生,師生參與的音樂活動有2個課時的內容。

  2、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認識音名和唱名,並能準確的演唱。

  ***2***引導學生認識音符和休止符,並能準確的掌握它們的時值。

  ***3***引導學生認識重音記號、頓音記號、換氣記號,並能知道它們的作用。

  六、教學措施

  ***一***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採取的教學措施:

  1、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裡,學習更多的知識。

  2、教學中要尊重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注意師生的互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知識的掌握。

  3、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小組學習的方式,給學生留出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二***教學常規中採取的教學措施

  1、備課方面:

  ***1***認真鑽研、熟悉音樂教材,掌握每課的重點與難點,明確每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2***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環節,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到音樂課的內在美。

  2、上課方面;

  教態要親切自然、板書工整,語言要貼近學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堅持用普通話進行課堂教學。

  3、輔導方面:

  ***1***學困生輔導:

  對於這些學生主要從思想上加強教育,提高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優生拔高:

  對於這些學生,可以讓他們進入興趣小組,根據他們的特長,發展他們的才能。

  六、課時安排:

  以縣發《教學進度表》為準授課。

  篇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對於中年級的學生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音樂,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愛學、願學。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學目標

  1.演唱:

  ***1***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2***能夠用打擊樂器表現一定場景。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與他人合作創編簡單的律動、集體舞歌表演等。

  4.識讀樂譜

  ***1***複習簡單的節奏符號,並能創作簡短的節奏。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5.創作實踐

  能夠運用線條、色塊或手勢,來表現聲音或音樂。

  三、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

  本冊共有8課第一課《童年》,第二課《好夥伴》,第三課《草原》,第四課《放牧》,第五課《媽媽的歌》,第六課《四季的歌》,第七課《鐘聲》,第八課《豐收歌舞》

  2、教材重難點:

  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從而達到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教材特點

  本教材的編寫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音樂於相關文化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正確理解民族文化於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關係。本教材的設計特色是以單元式的教學結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傳統於現代相結合的教材內容,獨特的評價方式,活潑大方的版面設計。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一***、完成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

  ***二***提高措施

  愉悅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五、教學進度: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