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

  老師要如何設計一堂別開生面的教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絡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麼?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並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生自由發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裡有一隻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後,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瞭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① 陶罐的短處是什麼?鐵罐又是憑什麼來奚落陶罐的?

  ② 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③ 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裡,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並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麼樣?<很謙虛>。

  ②請同學們自學後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度?鐵罐:傲慢、狂妄 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麼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後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麼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並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麼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為什麼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儲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儲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聯絡學生的課文和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這則寓言採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一顆小豌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及設計理念

  這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一顆小豌豆在一座小樓的窗臺裂縫裡發芽、長葉、開花;房間裡住著一位病得很厲害的小姑娘,小豌豆頑強的生命力,使小姑娘鼓起勇氣,戰勝病魔,小豌豆從中得到了快樂。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本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景,引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讀書活動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小豌豆長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長好了”這句話的內涵。

  方法與過程:繼續學會在閱讀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養成邊讀邊思的好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小豌豆、在長葉、爬藤、開花的生長過程中給生病的小姑娘帶來的無限愉快和生機,讚賞小豌豆有理想,熱情,樂於助人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小豌豆長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長好了”這句話的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小豌豆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揭題,讀題。看到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不會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同學。

  2.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對方的錯音。

  4.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得通順流利。

  5.指名檢查讀,評讀。

  6.再讀課文,想: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三、讀中感悟

  1.自由讀,你知道了什麼?

  讀一讀最小的那顆小豌豆說的話,想想該怎樣讀?

  2.分角色讀,想一想小豌豆實現了它的“能為大家做點事就高興”的願望嗎?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下面的問題:

  A..小豌豆滾到了哪裡,它是怎樣幫助別人做好事的?

  B.小姑娘原來病得怎麼樣?後來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C.讀書彙報

  D.讀好小姑娘和小豌豆的話,體會小姑娘和小豌豆高興的心情。

  四、總結課文

  1.你喜歡這顆小豌豆嗎?為什麼?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正確讀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多麼幸福啊!不過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她在街上賣火柴會發生了什麼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什麼?通過預習你瞭解到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生答***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大家都是一群愛學習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錄影能幫你解答一些問題。請同學們留意畫面,用簡潔的言語說說故事的內容。

  2.錄影畢竟太直觀了,而我們想了解這位來自丹麥的童話大師筆下的精彩,還必須讀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3.好,請大家讀下面的句子。***生讀***老師相信你們把這些句子放到課文中,會讀得更好。

  4.現在,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你認為小女孩怎樣,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在四人小組裡交流。

  5.你覺得小女孩怎樣?,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憐。***“可憐”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別的詞嗎?***悲慘***

  6.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三、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以彙報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生:我從“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體會到小女孩很可憐,本來大年夜是閤家團聚的日子,小女孩卻在街上賣火柴,多可憐啊!

  生:我從“她的舊圍群裡兜著許多火柴,手裡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知道小女孩是多麼悲慘,她生在一個人情冷漠的社會裡,那裡的人沒有一點同情心。

  生:我從“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體會到小女孩很淒涼,爸爸不疼愛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生:我還從小女孩在牆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象中體會到小女孩很悲慘。這裡作者運用的是側面描寫。

  師:大家同意這說法嗎?***生異口同聲:同意***誰來談談你的見解?

  生:我來談。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溫暖,她就幻想有火爐;因為餓,她就幻想有食物;因為聖誕節就要來了,她就幻想聖誕樹;因為現實沒人疼愛,又想念奶奶,她就幻想出奶奶。

  生:就是因為現實與幻想有著如此大的區別,幻想越美好,就讓讀者覺得她更悲慘。

  四、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小結: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對冷冰冰的天氣、冷冰冰的親人、冷冰冰的社會,小女孩悲慘地死去了。

  2.延伸: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為她改寫命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