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反思是語文老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秋天》教學反思

  課上過去很久了,某些原因,反思及時地寫出來。有時候思想的火花是轉瞬即逝的,錯過了也就永遠錯過了。所以覺得自己對於自己的這節課寫不出什麼了。

  激情四射的去上課,一直在心中告訴自己,自己的地位必須擺正,做好導讀,千萬不要插手太多,讓孩子自己去體會美德意境,一個不留神,還是講多了,過了。

  在第一節的時候,用了比較多的時間把秋天和夏天做比較,主抓紅日,空氣等意象。談得有些過了,讓學生反而在誦讀體會中表現得少了。

  在講到把夏天的腳印輕輕的塗掉時,學生提出了疑問。我不回答,反問:“為什麼用塗這個字?究竟是怎麼塗得?”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擱置,接著看後面的內容。三四五小節學生採取自讀自學的方式,找出比喻的地方,如何去比喻,為什麼去比喻,說得還蠻像回事。其實這裡面有些很有趣的東西我沒有提出來,後來在讀雲姐姐的貼還有其他老師的貼時,發現忘掉一個夏天的煩惱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當時卻沒有及時的發現並提出,太遺憾了。

  最後兩個小節,比較的簡單,學生和我討論了一下珍藏黃葉,秋天向我們微笑。我忽然想起了古文中秋的意象,但對於孩子來說難,就說得比較的少,但是還是情不自禁的談到了悲秋主題,並和這一課做了比較,告訴孩子們要有樂觀向上精神。要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

  雲姐姐的匯入值得我們學習,她在上班的路上,由玄武湖邊的一片黃葉引出詩文,真是漂亮。

  本詩的學習我們進行的課時較多,我重點完成了一項:當堂指導背誦。為孩子們減輕了課下的負擔。學生的部分習作,我想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單調了,壓力也太大了,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為他們減輕壓力,不要讓課業成為他們的負擔。因此,在背誦這方面,我要努力把功夫下到課上。

  把自己融化在秋天裡——《秋天》教後感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學生的對朗讀的興趣,提高了對秋天的認識。在他們的事情並茂的朗讀聲中,我知道他們對秋天有了一種無比熱愛的感情。在次基礎上,我繼續鼓勵學生能說出一句美麗的話來表達自己對秋天的喜歡。

  一、暢遊想象的翅膀,融化在濃濃的秋天之中。

  師:秋風能打滾,蘋果穿紅襖,玉米樂了,高粱紅了……好一派生機勃勃的秋天啊。面對這樣美麗的秋天,你想幹什麼呢?***出示:我真想變成。***我們都來說一句美麗動人的句子,好嗎?

  生1:我真想變成一片梧桐樹的葉子,然後在上面寫上:秋天,我愛你。在我想念秋天的時候,就可以看看它。

  生2:我真想變成一個自由自在的風箏,在天空中飛啊飛,呼吸著甜甜的空氣,望著小朋友們在田野裡奔跑。

  生3:我真想變成一條小雨,游到荷花的旁邊和它作伴兒。

  生4:我真想變成一朵朵桂花,然後飄到陸老師的茶杯裡,給你解渴,提神。

  生5:我真想變成一隻大大的蘋果,然後塞滿你的嘴巴。

  在訓練這樣的句式的時候,即可以激發學生大膽的想象力,又能很好地和課文相結合,於複述中創造,於想象中激發學生對秋天的熱愛。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當然在學生說一句美麗的句式的時候,有的時候可能不是很流暢,教師要善於傾聽,善於糾正學生表達的不規範,不厭其煩地指導他們能完整地說出一句完整的乃至美麗的話為止。只有通過這樣堅持不懈的訓練,學生的表達才會充滿個性特點,才會洋溢想象的瓊液。

  二、訴說依戀的情懷,融化在濃濃的秋天之中。

  當學生讀到最後一段時,當學生讀到珍藏一片小小的黃葉的時,他們知道秋天就要走了,於是,我在黑板上寫下——“走了……”然後,讓孩子默默地看著黑板,接著便讓他們一起讀,他們讀的非常到位,把那種依戀很好得通過朗讀表現了出來。接著,我便問他們:“當你們看著黑板上‘走了……’的時候,你有什麼要說的嗎?或者就和她道聲別吧!

  生1:秋風,你慢點走,我會永遠想念你的。我們永遠會等著你再來的。

  生2:秋天啊,我的風箏還沒有放夠,你明年能早點回來嗎?我一定把我的風箏放得更高的。

  生3:秋天,再見!但我用野菊花的花瓣,把它晾乾,藏在我的書中,這樣我的書中就會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了。

  生4:秋天,你慢慢走,我會在春天種下一棵果樹,等到你來的時候,我就會有豐收的果實了。

  生5:秋天,再見,雖然明年我們還會相見,但我想念你的。

  …………

  學生非常天真,什麼時候都容易動情,語文教學是感性的教育,只有在學生情感受到觸動的時候,他們的表達才會生情,許多孩子不是不會表達,教師要善於喚醒學生的潛在的情感,激發學生表達、傾訴的願望。對於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一方面需要創設一種濃重的語文氛圍,同時也要教師在課堂上不斷地鼓勵、表揚、點撥、更正、喚醒……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九寨溝》教學反思

  《九寨溝》這篇課文是蘇教版七冊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以生動的筆墨,飽蘸著對祖國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麗美妙的自然景觀,使人不禁陶醉於九寨溝那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裡,折服於靈幻的異獸珍禽的童話世界裡。文章層次清楚,語句清新,辭藻華美,重墨濃情,易於朗讀和背誦。

  本教案是第二課時,在這節課中我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一位偉人曾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是自主探究的源頭。設計質疑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造成認知的衝突,從而激發他們自主探究的慾望。在開課時,教師讓學生回憶“九寨溝名字的來歷及你認為九寨溝怎麼樣?”調動學生以有的知識積累進行質疑“此時,你的頭腦中會有什麼樣的疑問?”課堂學習的內容是學生的自我需要,學生自主探究的慾望就調動了。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質疑的能力,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確定學習的目標,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在合作、探究中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生是為了不教。葉聖陶說:“不拿現成的解決辦法來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指導學生以最短的時間去找到這種辦法並利用這種辦法來找到別的辦法,解決別的問題。”這些話正好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掌握基本的語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3自然段的時候,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合作學習,出示閱讀提示:“a.、讀3自然段,看看寫了哪些景觀,用筆圈出來。b找自己最喜歡的一處風景,讀一讀。c.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說一說從哪些詞語上能體現出來,在書上作記號。”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掌握了這一段的學習方法:讀——找——想——讀——講。而4自然段的結構和3自然段的結構相同,所以在學習4自然段的時候,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就會把前面學到的方法遷移到4自然段的學習中來,根據自學閱讀提示:“A、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珍稀動物?用筆劃出來。B、每人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或幾種動物讀一讀,並劃出表示它主要特點的詞語。C、說說怎樣讀就能讀出喜歡的感覺。”學生興致盎然地品讀課文,積極參與動口、動腦、動手,在不知不覺中去獲得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落實了學法指導,真正做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第三、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在這節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是本節課的主要特點。3自然段在小組內合作探究,4自然段學生自學。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悟到了主人的樂趣,激發了學習的慾望。“閱讀教學是學生、文字、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小學生由於知識經驗有限,他們對課文的感悟總是不全面的。而教師的點撥、指導常能啟發學生,促使學生自主頓悟,並且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比如發揮想象、理解的方法等,在情緒低落時調動,在迷茫時導方向。因此在3自然段學習時出示了閱讀提示,3自然段交流後小結了學習的方法;學習4自然段時出示了自學閱讀提示,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特點。學生交流時遇到了障礙,教師進行示範如“一座座雪峰插入雲霄,峰頂銀光閃閃”,教師提問“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雪峰的什麼特點?”這樣學生就知道該如何進行交流了。在體會最後一自然段的作用的時候,教師進行了點撥“省略號前面半句和上文是什麼關係?後半句和上文什麼地方有關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自主學習的效果就能迅速的提高。他們今後在自主學習中閱讀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另外,因學而定教學內容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如交流3、4自然段的感受時,學生說到哪一處,教師就引導大家來學習這一處。以學生說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在具體教學時教學順序根據學生的交流而定。

  第四、在朗讀中感悟課文,感悟九寨溝的美麗。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從朗讀中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這也是蘇教版的特色,從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出,我安排了“快速讀課文—細讀課文—精讀課文—美讀課文”層層遞進的方式,通過默讀、自由讀、分讀、配樂讀等方式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3自然段的感悟中,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處景觀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中間穿插各種圖片資料,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說一說,動一動,然後在音樂聲中自讀自悟享受美。接著讓學生站起來齊讀該段,整體感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進行記憶。第四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與第三自然段類似。只是教師退居幕後,讓學生讀、說,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學生在讀中感悟到了九寨溝的神奇與美麗,被九寨溝那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給陶醉。學生在朗讀中理解、體驗、積累、內化語言文字,領悟語言文字所蘊涵的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產生對朗讀的興趣。學生感在其中、悟在其中,對課文的感受深了,對九寨溝的讚美之情就情不自禁了。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對於學生的自主感悟教師應給予充足的時間,但這節課中學生交流的人範圍較窄,朗讀的時間雖然不少,但還不夠。學習是為了運用,在最後一個環節活用、內化語言的活動“小導遊活動”沒有得到體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