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用的中草藥都有什麼

  中草藥是中藥的一大類,有些中草藥可以當做菜來吃,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有哪些中草藥可以當做菜吃。

  做菜用的中草藥:薄荷

  剛採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或者與鯽魚一起煲湯。需要提醒的是,有夜間盜汗、煩躁不安、面板瘙癢、吹風容易感冒等症狀的人以及脾胃虛寒、腹瀉者要少吃。

  做菜用的中草藥:板藍根

  板藍根屬寒涼藥性的蔬菜,可清熱解毒,適用於上呼吸道有炎症的人,如果家裡有人經常患咽喉炎、口腔炎、牙齦炎,可買點回家涼拌著吃,但像消化不良的老人、小孩,以及脾胃虛寒、長期腹瀉的病人,要慎用板藍根。近年來,其作為新特蔬菜,開始走上市民餐桌,常見烹飪方法,主要以涼拌為主。

  做菜用的中草藥:馬齒莧

  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淤消腫的作用,其嫩莖葉可作為蔬菜食用,也可晒製成乾菜。馬齒莧可以用來炒雞蛋,還可涼拌。但其含草酸較多,烹調前最好焯水。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受涼易腹瀉的人及孕婦忌食。

  做菜用的中草藥:秋葵

  秋葵又名黃葵、補腎菜、羊角豆、洋辣椒、咖啡黃葵,原產於非洲等地,其嫩果***莢***肉質柔嫩、潤滑,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堪比人蔘,卻比人蔘更適合日常食補,可炒食、煮食、涼拌、制罐頭、做湯及速凍加工等。其富含鋅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的機能。另外,秋葵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面板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面板美白、細嫩。

  做菜用的中草藥:穿心蓮

  穿心蓮作為一種苦味蔬菜,極適宜在夏季食用,具有消暑、敗火等作用。同時,其含豐富的維生素C、葉酸、胡蘿蔔素、鉀、鎂等,並含有很強的抗氧化劑——葉黃素,對人體各個臟器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做穿心蓮的菜餚,少不了姜、蒜、醋,選任何一兩種進行製作菜餚,都會減輕苦味、土腥味。

  做菜用的中草藥:山藥

  山藥這稱呼並不準確,它全稱是薯蕷。平常所說的山藥,指的是它地下的根莖部分。我國早在周朝時就開始種植山藥了,算起來它在中華大地上已經生長了3000多年,有“上品之藥”的美名。中醫認為山藥有“益腎氣”、“健脾胃”、“潤皮”的功效。

  山藥含有澱粉酶,能將人體內的澱粉水解為葡萄糖。葡萄糖是人體所有活動的能量來源,相當於人體的燃料。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分解到多糖這步時,因為缺乏胰島素,不能繼續分解成葡萄糖。山藥則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濃度,對糖尿病人的病情有減輕作用。

  山藥裡含有多酚氧化酶,能幫助脾胃消化,促進吸收。

  山藥中豐富的黏蛋白質,可以分解成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能滋潤面板。山藥中還含有一種叫“黏多糖”的物質,它可以和人體內無機鹽類結合,形成骨質,使軟骨具有彈性。

  做菜用的中草藥:沙蔘

  沙蔘是個統稱,生長在我國南邊的叫南沙蔘,北邊的叫北沙蔘。雖然種類不同,功效卻很相似,都是補陰的良藥。北沙蔘滋陰效果更好,南沙蔘還有祛痰的功效。

  中醫應用沙蔘歷史悠久,早在《神農本草》裡就有沙蔘的記載了。一般用沙蔘治療胃陰虛的口乾舌燥、食慾不佳,以及熱病、久病所致的陰津虧乏的口燥咽乾等症。

  現代醫學發現沙蔘中含有花椒毒素,這種物質對癌細胞有比較明顯的抑制作用,稀釋10000倍後,仍可使腫瘤的生長速度減低50%。現在臨床上治療肺癌已經開始使用沙蔘了。沙蔘中含的皁苷等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濃度為5mg/ml。